宝宝玩具不玩了怎么处理(孩子的玩具总是乱七八糟)
宝宝玩具不玩了怎么处理(孩子的玩具总是乱七八糟)我在旁边目睹了整个过程,一直在思考问题出在哪里?首先,玩具全部堆放在客厅的地上,看上去杂乱无章。其次,收拾玩具是一种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再次,收拾玩具的主体是谁?谁是玩具的所有者和管理者?最后,收拾玩具很重要吗?为什么重要?孩子都喜欢把玩具全部摆出来 别说朋友家了,我们家这种情况也很严重。去年我回老家,我外甥丁丁就上演了玩具满天飞的疯狂场面,我妈刚开始采用温柔说教法:“丁丁最懂事了,来帮姥姥一起收拾玩具。” 外甥跟没听见似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妈又开始用激将法:“丁丁,不会收拾玩具吧,好孩子都会收拾玩具,看来丁丁不是一个好孩子。”外甥在一旁辩解道:“我是好孩子,我是不喜欢收拾玩具的好孩子。” 我妈说:“不收拾玩具怎么能算好孩子呢?”然后,两个人斗了一会嘴皮子,还是我妈把玩具收拾起来了。
上周末跟朋友聊天,朋友跟我吐槽,说三岁的女儿在家里从来不收拾玩具,每天都会把所有玩具全部倒出来,摆一客厅,玩完了,也不知道收拾,而且每次都是这样。
朋友刚开始还抱有让孩子自己收拾玩具,或者和孩子一起收拾玩具的想法。后来发现,这就是幻想。让孩子自己收拾或者两个人一起收拾,更是斗智斗勇,消耗体力,就索性自己来收拾孩子留下的烂摊子。
玩具摆得乱七八糟
孩子每日玩玩具的必修课,硬是把原本温柔贤惠的朋友,逼成了“歇斯底里”的角色。她向我感叹说:“我们家现在已经形成了我怕娃,娃怕爸爸,爸爸怕我的恶性循环了。”
别说朋友家了,我们家这种情况也很严重。去年我回老家,我外甥丁丁就上演了玩具满天飞的疯狂场面,我妈刚开始采用温柔说教法:“丁丁最懂事了,来帮姥姥一起收拾玩具。”
外甥跟没听见似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妈又开始用激将法:“丁丁,不会收拾玩具吧,好孩子都会收拾玩具,看来丁丁不是一个好孩子。”外甥在一旁辩解道:“我是好孩子,我是不喜欢收拾玩具的好孩子。”
我妈说:“不收拾玩具怎么能算好孩子呢?”然后,两个人斗了一会嘴皮子,还是我妈把玩具收拾起来了。
孩子都喜欢把玩具全部摆出来
我在旁边目睹了整个过程,一直在思考问题出在哪里?首先,玩具全部堆放在客厅的地上,看上去杂乱无章。其次,收拾玩具是一种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再次,收拾玩具的主体是谁?谁是玩具的所有者和管理者?最后,收拾玩具很重要吗?为什么重要?
带着这几个问题,我开始翻阅资料和实践之旅。先来说说收拾玩具很重要吗?
我听过很多家长说,孩子才两岁多,太小了,还不会收拾玩具,等长大了自然就好了。大家可能低估了收拾玩具的重要性和价值,也低估了两岁孩子具备的能力。
会收拾玩具其实很重要
收拾玩具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秩序感,秩序感是孩子建立安全感和认识世界的基础。外在的秩序感会影响孩子内在秩序感的建立。东西从哪里拿的放回哪里去,这一个小小的习惯。其实是在告诉孩子,你的世界是安全的,有秩序的。没有归位习惯的孩子,看似没什么关系,其实对以后成长的影响还是蛮大的。很有可能就是长大后学习上马马虎虎,生活中丢三落四,工作上漏洞百出。
既然收拾玩具这么重要,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玩具整理有序
如果你家的客厅里到处都是玩具,孩子没有生活在有秩序的环境中,怎么可能养成收拾玩具的习惯呢?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买个玩具架子或收纳箱,把玩具分类,有序的摆放好。请注意,玩具架子的目的不是为了展示玩具,而是为了让孩子方便自己取放玩具。所以,玩具架上一次不要摆放太多玩具,只放两三个就可以了,定期更新玩具。
首先准备好一个收纳箱
这样做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放太多反而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一会玩儿这个,一会玩儿那个,容易影响孩子的专注力。二是,放的玩具越多,孩子肯定就越不愿意放回去。就像大人收拾屋子,如果家里到处都乱七八糟,不知道从何下手,那么刚开始的时候就需要很大的勇气,何况是孩子呢?
2.从小培养归位意识
在顺顺很小的时候,我就会把“归位意识”融入到生活中。比如我用完梳子,我会告诉她,妈妈用完了梳子,就会把它送回家。所以,她大约一岁半左右就有了用完东西,再“把它送回家”的意识。我相信所有的教育必须是融入生活的,只有注重生活中的细节,才能有好的教育效果。有了“归位意识”,那么孩子把玩具送回家,就是很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把“归位意识”融入到生活中
我家玩玩具时,基本采用蒙氏方法(蒙特梭利教育),一个玩具玩完,放回去,再开始玩下一个。(这个也要灵活,有时候她想两个一起搭配玩,也是可以的,说不定还能玩出新花样,千万不要因为规则,破坏了孩子的创造力)
但是说实话,即使孩子有“归位意识”,毕竟受限于大脑发育水平,也不会每次都那么配合,怎么办呢?那就让收拾玩具变得有趣吧。
3.让收拾玩具变得有趣
很多人都喜欢旅行,如果我告诉你,这个周末,你必须去某个景点,花多长时间逛完,还必须品尝某个小店的食品,并且要拍多少张照片,写多少字的观后感,估计没有几个人想去旅行了。
收拾玩具也是这样,如果家长让它变成一种孩子必须完成的任务,孩子必然会产生逆反心理。如果家长让收拾玩具变得有趣,孩子体验到了乐趣,收拾玩具相对就会变得轻松许多。
让收拾玩具变得有趣
以下的游戏收拾玩具法,是我在与孩子一起收拾玩具时采用的众多游戏之一,供大家做参考:
丁丁把积木洒了一地,一会儿又准备去玩其他玩具,我说:“这里好多宝贝啊,我们一起把他们都运到山洞(积木盒子)里吧?”说着我拿了两三个说:“我抓了一小把,我想抓一大把,怎么抓不住?”丁丁说:“我来抓一大把。”
然后,我们就用“一大把和一小把”的游戏,把玩具送回了家。送完后,我说玩具说话了,我们听一下,于是模仿童音:“谢谢你们把我送回家,下次我还想和你们玩。”
在游戏中教孩子收拾玩具
快两周岁时的顺顺,自己的主意越来越大,她不喜欢做的事情很难去强迫她做。从小我们一家人就有意识地培养她东西从哪里拿,再放回哪里去的习惯,但最近顺顺开始对抗这个规则。
她把小熊玩具和超市玩具都洒在爬爬垫上,接着又想去拿珠子玩具,我告诉她要把那两个玩具收起来,才能玩珠子玩具,没有任何效果。她用高分贝的声音,向我发出抗议。
这时候,我想了一个办法,把珠子玩具握在手里,然后装作机器人对她说:“顺顺请注意,顺顺请注意,现在珠子玩具被关在我的手里,需要密码才能打开,密码就是先把床上的玩具收起来。如果玩具收拾好,珠子玩具才会掉下来。”
顺顺很期待得赶紧下来收拾爬爬垫上的玩具,然后我说:玩具已经收拾好,密码已经破解,珠子玩具要掉下来啦。她很开心地去拿珠子玩具玩了。
4.孩子才是玩具的主人
很多朋友抱怨说,每次我让孩子收拾玩具,他根本不听我的,还是沉浸在游戏中。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思考一下,孩子是不是还没有玩好?收拾玩具是当孩子玩一个玩具结束后,又准备玩其他玩具前,或者所有玩具都玩好了,准备做其他活动前,要做的一个归位活动,而不应该是你认为他玩得过程很杂乱,就要孩子强制进行收拾。所以,我们在带孩子时需要好多点耐心和观察,留意孩子的状态,否则横加干涉,会让孩子觉得没有得到充分得尊重,而更加叛逆。
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明确孩子才是玩具的主人,主人有自由支配玩具的权利,相应的也有要保护好玩具的义务。有时顺顺不想收拾玩具时,我会告诉她:“你是玩具的小主人,如果你不能帮玩具送回家,那么玩具的使用权就会回收一天。如果你还想成为它的主人,那么一天之后才能给你。”
孩子才是玩具的主人
我希望她知道权利和义务是相应的,她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收拾玩具,那么玩具的使用权就会回收一天,当然这个时间根据自家情况而定)。
虽然,说了这么多如何让孩子学会收拾玩具的方法,但是请大家一定要记住关系才是一切的基础,亲子关系和谐,育儿的技巧是锦上添花;亲子关系不和谐,育儿的技巧就是雪上加霜。
感谢各位朋友观看这篇文章,喜欢文章内容的话,请关注我们的头条号。我们今后也将发布各种关于教育的文章和信息。我们关注的教育领域从婴幼儿时期一直到大学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