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大寒到底早起还是晚起(大寒遇腊八一半是寒)

大寒到底早起还是晚起(大寒遇腊八一半是寒)二候征鸟厉疾。“征鸟”多指鹰隼之类的鸟,“厉疾”表示迅猛,此时鹰隼之类的禽鸟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一候鸡乳。“乳”的甲骨文字形像母亲抱着孩子喂奶,表示哺育之义,这里表示繁殖的意思,也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九九歌里唱道:“五九六九,河边望柳。”从河边望柳,隐隐已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迹象,所以不会像冬至到小寒这段时期那样严寒。有农谚说“大寒不寒,春分不暖”,意思是如果大寒这一天天气不太冷,那么寒冷的气候就会向后展延,来年的春分时节天气就会相对寒冷。还有“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意思是在大寒时节里,如果能多下雪,把蝗虫的幼虫冻死,来年的农作物才会丰收,农人们就可以丰衣足食了。

导语:今天是腊八,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大寒是最后一个节气,它意味着四时的终结,预兆着新春的开始。近来天寒地冻,疫情反扑,做好防护,齐心安全度过这个冬天吧。

大寒天地: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大寒是全年中寒气最重的一个节气,俗话说,“大寒大寒,抱成一团”,足见大寒节气的寒冷。

老舍《北京的春天》里也有一句俗语:“腊七腊八,冻死寒鸦”。意思是到了腊七腊八就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能把耐寒的寒鸦儿冻死。腊八节和大寒节气是同一天,在冷得发抖的时,食一碗腊八粥,幸幸福福地迎接新年到来。

从冬至开始“数九” “三九四九不出手”,大寒已进入了“四九”,六七天后即进入“五九”,整个“五九”都是在大寒节气中。

大寒到底早起还是晚起(大寒遇腊八一半是寒)(1)

九九歌里唱道:“五九六九,河边望柳。”从河边望柳,隐隐已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迹象,所以不会像冬至到小寒这段时期那样严寒。

有农谚说“大寒不寒,春分不暖”,意思是如果大寒这一天天气不太冷,那么寒冷的气候就会向后展延,来年的春分时节天气就会相对寒冷。

还有“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意思是在大寒时节里,如果能多下雪,把蝗虫的幼虫冻死,来年的农作物才会丰收,农人们就可以丰衣足食了。

寒气至盛下的大寒三候

一候鸡乳。“乳”的甲骨文字形像母亲抱着孩子喂奶,表示哺育之义,这里表示繁殖的意思,也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

大寒到底早起还是晚起(大寒遇腊八一半是寒)(2)

二候征鸟厉疾。“征鸟”多指鹰隼之类的鸟,“厉疾”表示迅猛,此时鹰隼之类的禽鸟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

三候水泽腹坚。朱右曾在《逸周书集训校释》中解释说:“腹坚,言层冰坚固凸出如腹。”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而且最结实、最厚。

新旧交承,准备一份过年的心情

大寒到立春是新旧太岁交承之时,每到大寒时节,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佳肴,准备迎接新年。祭灶、除夕等节日也处于大寒之中。

“祭灶”就是祭祀灶神,通常在农历的腊月二十三,民间就有“二十三,祭灶官”的说法。

旧时,百姓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为灶君司命或司命菩萨,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灶王神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的神像。

大寒到底早起还是晚起(大寒遇腊八一半是寒)(3)

农历腊月二十三夜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这一天,家家户户用玉米或小米做“祭灶糖”,晚上敬献祭灶,意为堵住灶王爷的嘴,免得他上天后瞎汇报。这一天还会燃放鞭炮送灶神等。

灶神是民间富有代表性和广泛群众基础的神,寄托了劳动人民辟邪消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所有所有这一切,其实都是小时候的记忆,都是中国大寒时候的老礼,都是进了腊八,到了腊月二十三,整个大家要过的迎接新年的那点感觉,现在想想这一切,真的是觉得温暖而遥远,因为这里面,有中国人朴素的谦卑。

大寒到底早起还是晚起(大寒遇腊八一半是寒)(4)

在这个因为疫情又寒冷几分的冬季,也许我们可以借着这些源自传统的仪式感,在心中怀着一份对美好未来的盼望,大寒里期盼福气的到来。

大寒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围在一起,泡一壶暖暖的茶,或者一起备备迎接春节的吃食,在大寒的时节有一份迎接过年的心情,大概这才真是天时人心的相映衬。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