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的基本形式五礼(国学经典之周礼第三讲)
周礼的基本形式五礼(国学经典之周礼第三讲)【译】用公平治理官府的六项评断官吏的标准,辅佐大宰评断吏治。一是廉洁而又能做好工作,二是廉洁而又能推行政令,三是廉洁而又勤勉努力,四是廉洁而又处事公正,五是廉洁而又执法无误,六是廉洁而又明辨是非。依据礼法掌管祭祀、朝觐、会同以及接待宾客时告诫有关官吏具备用品,如有军事、田猎和徒役、死丧和灾荒的事,也这样做。以上七事,都命令有关官府供给财物用具;决定免于服役的人,评断各官府的有关事项和争讼。凡祭祀,跟从大宰协助王拿玉器、币帛和爵,协助王献尸行裸礼的事。凡接待宾客时协助大宗伯向宾客行裸礼;凡接受宾客向王酢酒之爵的事,凡接受宾客向王所献币帛的事,都协助大宰去做。遇王丧或荒年,负责接受诸侯、诸臣赠送的含玉、衣服、币帛、玉器的事。每月月底,依照官府的尊卑次序,接受官吏们当月的会计总账。协助大宰接受一年的会计总账。年终,命令穹吏们汇报当年的政绩。 夏历正月,协助大宰率领治官的属官观看悬挂在象魏上的治典
《周礼》是儒家经典,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今从其思想内容分析,则说明儒家思想发展到战国后期,融合道、法、阴阳等家思想,与春秋孔子时思想发生极大变化。周礼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堪称为上古文化史之宝库。
【译】小宰的职责,掌管建立有关王宫中官吏的刑法,施行王宫中的政令,纠察一切违反王宫禁令者。掌管王国六典、八法、八则的副本,以辅佐大宰考核天下各国、王畿、朝廷官府的政事。掌管王国九贡、九赋、九式的副本,以辅佐大宰使王国均财节用。依照官府六个方面的尊卑次序规正官吏们。一是依照尊卑次序规正朝位,二是依照尊卑次序排定上报政绩的先后,三是依照尊卑次序分派所做事情的大小,四是依照尊卑次序制定俸禄的多少,五是依照尊卑次序接受所上报的年终会计总账,六是依照尊卑次序安排向王陈述或提出请求的先后。
【译】用官府的有关六类属官的法则辅佐大宰开展王国的政事。第一类是天官,它的属官有六十名,掌管王国的治理,大事听从各自长官的指挥,不设长官的小官的小事可自行向王报告。第二类是地官,它的属官有六十名,掌管王国的教育,大事听从各自长官的指挥,不设长官的小官的]小事可自行向王报告。第三类是春官,它的属官有六十名,掌管王国的礼制,大事听从各自长官的指挥,不设长官的小官的小事可自行向王报告。第四类是夏官,它的属官有六十名,掌管王国的军政,大事听从各自长官的指挥,不设长官的小官的]小事可自行向王报告。第五类是秋官,它的属官有六十名,掌管王国的刑法,大事听从各自长官的指挥,不设长官的小官的]小事可自行向王报告。第六类是冬官,它的属官有六十名,掌管王国的生产事务,大事听从各自长官的指挥,不设长官的小官的]小事可自行向王报告。
【译】用官府有关六类职责的规定辅佐大宰分辨王国的政事。第一是治理的职责,以使天下各国政治公平,以使民众赋役平均,以调节财物开支。第二是教育的职责,以安定天下各国,安定民众,安定[来朝的]宾客。第三是掌管礼制的职责,以和谐天下各国,和谐民众,祭祀鬼神。第四是掌管军政的职责,以使天下各国顺服,以使民众遵循正道,以征集进贡的各种财物。第五是掌管刑法的职责,以禁止天下各国的叛逆,纠察民众,除去盗贼。第六是掌管生产事务的职责,以使天下各国富庶,以养育民众,以增殖各种财物。用官府的六项联合办事的法则辅佐大宰会同各官合办王国的事务。一是祭祀之事的合办,二是接待来朝宾客之事的合办,三是王丧和赈济灾荒之事的合办,四是军事的合办,五是征发役徒进行田猎之事的合办,六是征赋和施惠之事的合办。凡小事也都有合办的。用官府的八种成事品式辅佐大宰治理王国。一是评断征派赋役方面的争讼,就依据人口财产登记册。二是查核出征或田猎的人员兵器,就依据人员兵器登记册。三是评断阊里间.有关土地的争讼,就依据户籍和地图。四是评断有关借贷的争讼,就依据傅别。五是评断禄位的当否,就依据封赐时的策书。六是评断借取授予方面的争讼,就依据书契。七是评断买卖方面的争讼,就依据买卖质剂。八是评断财物收支方面的争讼,就依据会计账册。
【译】用公平治理官府的六项评断官吏的标准,辅佐大宰评断吏治。一是廉洁而又能做好工作,二是廉洁而又能推行政令,三是廉洁而又勤勉努力,四是廉洁而又处事公正,五是廉洁而又执法无误,六是廉洁而又明辨是非。依据礼法掌管祭祀、朝觐、会同以及接待宾客时告诫有关官吏具备用品,如有军事、田猎和徒役、死丧和灾荒的事,也这样做。以上七事,都命令有关官府供给财物用具;决定免于服役的人,评断各官府的有关事项和争讼。凡祭祀,跟从大宰协助王拿玉器、币帛和爵,协助王献尸行裸礼的事。凡接待宾客时协助大宗伯向宾客行裸礼;凡接受宾客向王酢酒之爵的事,凡接受宾客向王所献币帛的事,都协助大宰去做。遇王丧或荒年,负责接受诸侯、诸臣赠送的含玉、衣服、币帛、玉器的事。每月月底,依照官府的尊卑次序,接受官吏们当月的会计总账。协助大宰接受一年的会计总账。年终,命令穹吏们汇报当年的政绩。 夏历正月,协助大宰率领治官的属官观看悬挂在象魏上的治典,边走边摇动木铎,说:“不执行法令的,国家自有常刑。”于是退下,把有关王宫中的刑法悬挂公布,纠察王宫中违反禁令者。下令各官府说:“各自遵循你们的职守,遵守你们的规章制度,完备你们的职事,而听从王的命令。有不尽职的,国家自有重刑。”
【译】宰夫的职责,掌管有关治朝的法令,以规正王及三公、六卿、大夫和群吏的朝位,监察他们是否违反禁令。依尊卑安排群吏的职事,以待治理来朝宾客的小事,受理诸臣的奏事,以及民众的上书。掌管王对于官府的征召和命令,分辨官府的八类职责以备征令的下达。一是正一级的职责,掌管官府的法规制度而审核一年的会计总账。二是师一级的职责,掌管官府的成事品式而审核一月的会计总账。三是司一级的职责,掌管官府的法规制度而审核每天的会计账目。四是旅一级的职责,掌管按照官吏的常职而[对官吏]的工作进度进行考核。五是府的职责,掌管书契而负责[文书、器物等的]收藏。六是史的职责,掌管官府文书的起草而协助治理。七是胥的职责,掌管依照官事的轻重缓急而指派徒属。八是徒的职责,负责根据官府的命令而供召呼役使。掌管治法用以考核各官府、各采邑以及县、鄙的政绩,计算他们钱粮财物的收支情况,凡钱粮财物使用失当,以及造假账的,就要根据官刑报告冢宰加以惩罚。那些用度充足、能够增殖财物、能使物产精良的,就奖赏。依照祭祀礼法负责祭祀时告诫有关官吏供给祭祀牲物,以及祭祀用的脯醢和各种食物,跟从大宰视察祭器是否洗涤干净。凡举行礼仪的事,协助小宰检查校核各官府所准备的器物是否符合要求。凡是朝觐、会同或有宾客到来,依照牢礼之法,负责供应牲肉和活牲、供应路途所需粮草和牲、供应宾客留居期间所需牲肉和禽鸟、供应燕礼和飨礼所需酒食、供应宾客初到时所赐便宴的用牲,以及各种食品和器物陈列的数量。凡王国有吊唁诸侯或大臣的事,掌管[对前往吊唁的官吏]进行告诫和命令,负责供给所当用的币帛、明器、财物,以及凡所当供给的器物。有大丧或小丧,负责对小官进行告诫和命令,率领有关官吏办理丧事。三公、六卿的丧事,与职丧一起率领有关官吏办理。凡是大夫的丧事,就使众下士率领有关官吏办理。夏历年终就命令官吏们总结确定一年的会计文书,月终就命令总结确定当月的会计文书,旬终就命令总结确定本旬的会计文书,而用以考核官吏们的政绩。政令不按时施行的,就报告冢宰加以责罚。夏历正月,就用法警戒官吏们,让他们做好王宫中的各项工作。记载他们当中的贤能者和优秀者,而用以报告上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