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暂坐有声版(贾平凹的暂坐尺度不亚废都)
贾平凹暂坐有声版(贾平凹的暂坐尺度不亚废都)讲述这些女子在偌大的城市中独立奋斗又孤独寂寞的故事。故事的核心人物是“暂坐茶庄”的老板娘“海若”,她是一位自带仙气又通透优雅的女子,同时也是一位离异的单亲妈妈。儿子从小不学无术,被海若送到国外上学。《暂坐》是一部以故事为主导的作品,它抛开了一切华丽与奢侈的文字包装,只专注于故事本身,让人们透过故事去感受作品的主题思想。《暂坐》的书名取自故事里的“暂坐茶庄”,以这座茶庄为中心展开,陆续刻画了十多个在商场上得意、却在情场上失意的都市女性的群像。曾经有人将《废都》称为现代版的《金瓶梅》,因为其中敏感的情节实在令人面红耳赤,然而现如今,许多人早已忘记书中的色情描写,而是去探讨和挖掘文字背后的内涵与精神。今年9月份,“创作鬼才”贾平凹又出新作,这是继《废都》之后的第二部都市题材的长篇小说,尺度惊人,堪比《废都》,可为何书中并无用星星或括号遮掩敏感字眼或是“此处省略几百字”的说明了呢?“别说我爱你,你
引言:“睡在哪里都是睡在夜里的,”出自贾平凹的《废都》。这是原著中唐宛儿对偷情对象庄之蝶说的话,此话透露出她内心的悲凉与无望,读来颇有一种殊途同归的无奈与无助。《废都》出版于1993年,由于书中有太多露骨的描写,没过多久就成了禁书。
谁也不曾预料,这本书竟在国外大放异彩,甚至在1997年获得了“费米娜文学奖”的殊荣。最终,此书于2009年在我国解禁。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废都》成了贾平凹创作道路上的里程碑,同时也让他名声大噪。
《废都》的故事背景发生在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内,主要描述了男主人公庄之蝶与众多女子之间的爱恨情仇。此书自发表之后,可谓是毁誉参半,有人赞美与歌颂它,这是因为感受到了《废都》的内涵与核心思想。
有人诋毁甚至欲消灭它,这是因为《废都》揭开了了他们伪装的面具。纵观全书,看似热闹的官司与情感纠纷恰恰透露着钻心刺骨的悲凉,在利益与权势面前,正义永远都得低头。
曾经有人将《废都》称为现代版的《金瓶梅》,因为其中敏感的情节实在令人面红耳赤,然而现如今,许多人早已忘记书中的色情描写,而是去探讨和挖掘文字背后的内涵与精神。
今年9月份,“创作鬼才”贾平凹又出新作,这是继《废都》之后的第二部都市题材的长篇小说,尺度惊人,堪比《废都》,可为何书中并无用星星或括号遮掩敏感字眼或是“此处省略几百字”的说明了呢?
一、《废都》2.0——《暂坐》“别说我爱你,你爱我,咱们只是都饿了。”这是贾平凹对爱情的看法,许多作家与文人都喜欢将爱情描绘与渲染地十分高尚与圣洁,但在贾平凹的眼里,爱情不过是两个人各取所需罢了,再平凡与真实不过。贾平凹同样也将这种思想渗透到它的作品之中。
《暂坐》是一部以故事为主导的作品,它抛开了一切华丽与奢侈的文字包装,只专注于故事本身,让人们透过故事去感受作品的主题思想。《暂坐》的书名取自故事里的“暂坐茶庄”,以这座茶庄为中心展开,陆续刻画了十多个在商场上得意、却在情场上失意的都市女性的群像。
讲述这些女子在偌大的城市中独立奋斗又孤独寂寞的故事。故事的核心人物是“暂坐茶庄”的老板娘“海若”,她是一位自带仙气又通透优雅的女子,同时也是一位离异的单亲妈妈。儿子从小不学无术,被海若送到国外上学。
失败的婚姻并未在海若身上留下疲惫的痕迹,反而令她变得更加优雅、从容与成熟。“暂坐茶庄”是西京城里最高级的茶庄,里面汇集了最精致的茶具与最上等的茶叶,来往客人络绎不绝,大都是有钱、有身份、有地位、有文化与追求的都市中人。
茫茫人海中,老板娘海若因缘分巧合结识了十一位风格迥异的都市女子。其中,有在广告公司工作的路以可;有因生病住院的夏自花;有经营康复医院的向其语;还有火锅店老板娘虞本温。她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便是经济独立、有自己的工作与事业、穿着打扮时尚,都是新时代女性。
海若常常将十一个姐妹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她们一起打麻将、一起聚餐吃火锅、一起替人搬家,在平凡的生活琐事中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暂坐茶庄”成为了这十二位都市丽人在繁华闹市中的秘密基地,更是她们逃离苦难与挫折的避风港湾。
有位名叫羿光的名作家,是暂坐茶庄的常客,他也在茶庄里结识了这一帮恣意洒脱的女子,并称她们人手一块玉,便可媲美《红楼梦》的十二只金钗,一句玩笑话倒是预言了这十二名女子后来的聚散无常以及无力摆脱悲凉结局的命运。
羿光已年逾五十,是西京城的文学大家,他虽是茶庄的“妇女之友”,却从不在行为举止上有半分越矩。此外,羿光闲暇之时还会写写字,奈何他的字迹行云流水、别致雅观,深受大众喜爱,上来讨字的人也就多了。
为了避免麻烦,羿光将字画定价为十万元,以此来婉拒那些整日追着他讨要字画的闲人。每日,暂坐茶庄都在上演着人生百态,十二名女子在这座古典淡雅的茶庄里,暂时逃离了充满利益纷争的现实社会。
她们围坐在一起喝酒、相视而笑、泪流满面,撕下冠冕堂皇的伪装面具,让茶庄的宁静慢慢疗养自己被欲望与利益腐蚀的灵魂。无论真实的现实生活有多痛苦与不如意,踏入茶庄的那一刻,她们便可享受片刻的安宁,可一旦离开茶庄,惶恐与不幸又接踵而来。
茶庄到底是她们心中的乌托邦,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它是多么不堪一击。这些独立自主、潇洒自信的新时代女性还是无法挣脱由欲念编织的天罗地网,彻底沦陷在欲望的深渊里。
“弱者都是群居者,所以有芸芸众生。”是《暂坐》里的经典语录,读来引人深思。茶庄里的十二个姐妹有着光鲜亮丽的外表,有着人人羡慕的财富,殊不知那只是她们用来掩盖空虚内在的面具罢了,她们将弱小、受伤的心灵依偎在一起,努力与现实抗争,终究还是成物欲社会的牺牲品。
茶庄老板娘海若本是一位美丽高贵、善良真诚、笃信佛教又富有正义感的女子,为了帮朋友逃离家暴,不惜付出惨痛代价;为了帮姐妹收回高利贷,不惜沾染黑帮的混子,如此真挚诚恳的极品女子,却也难以逃脱欲望与诱惑。
她一面坚持着信仰,待人诚恳;一面为了追求财富和地位,与官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因此干了不少违法的事。最后,这朵被权势污染的清莲最终还是将“暂坐茶庄”变成了官商勾结的联络点。
应丽是一位有着23间出租房的富婆,让姐妹们羡慕嫉妒恨。然而,她却不满足盆满钵满的财富,对于金钱的渴望和执念就像一座挣脱不开的监牢,牢牢地套住了她。为了获取更多财富,她“以色事他人”,甚至放高利贷来利滚利。
却不曾想到不但收不回本金,还被催债的混混勒索30万,本想花钱消灾,却不料被混混缠身,最后自食恶果。冯迎更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人物,她的出场便是跟随代表团去菲律宾访问。可这一去便如泥牛入海,姐妹们再没得到任何与她相关的消息,连续十几天电话关机。
后来,有人突然给海若传话,说是冯迎带话让海若届时将从羿光那收回的三角债给患了白血病的夏自花治病。冯迎的骤然离开以及突然传话都很扑朔迷离,令人颇为疑惑与不解。事情在最后真相大白,冯迎的代表团登上的是那个死亡航班——马航,飞机上无一人幸免于难。
而明明目的地是菲律宾,为何又去了马来西亚,至今还是个谜。最后,这十二朵金钗还是逃脱不了被现实击打的命运,大难临头各自飞,不再特立独行,带着各自的悲哀藏匿于人群中央,成为芸芸众生。
三、《暂坐》:文学要具有现代性《暂坐》是贾平凹的第十七本长篇小说,也是他花费时间与精力最多的一部作品。贾平凹前后四次改稿,并耗费两年光阴才著成此书。写《废都》时,贾平凹经历了父亲的离世,对人生感到迷茫的他只能在文学中寻找突破,他以“庄之蝶”自喻,写尽世间男子的荒唐与寂寥。
时隔十八年,经过时间洗礼的贾平凹早已超然物外,已经名利双收的他不用再像27年前那样,目睹着自己的作品在出版时被删减或标记上“此处省略几百字”了。《暂坐》的写作初衷源于一家贾平凹从前常去的“暂坐茶馆”。
贾平凹每天习惯性地去茶馆喝茶,可突然有一天茶馆搬走了,喝不到茶的贾平凹感到空虚与落寞,不觉感慨:原来不论是茶馆或是茶馆中人不过也是在生命中暂坐而已。在《暂坐》一书中,贾平凹完成了几大转变。
一是借鉴了作家路遥的写作风格,用更加朴实与真实的文字都描述故事,以触动读者的内心;二是一改《废都》的男性视角,以女性视角来刻画世间的纷纷扰扰;三是师法《红楼梦》,给羿光戴上了贾宝玉的帽子,让他在大观园里与众女子相处,重新审视现代男女之情。
结语:随着年龄的增长,贾平凹的写作水平愈加炉火纯青,笔下的文字也更加真实感人。比起年轻时作品的恣意妄为、外放淋漓,《暂坐》写得更加内敛含蓄,扣人心弦。在贾平凹看来,写小说就是写生活,写实,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柴米油盐用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
没有那么多荒诞的戏剧化的剧情,更没有吊人胃口的起承转合。就像《暂坐》里写的,每个人到这个世界上来不过是简单地走了一遭,短暂地品尝了一下酸甜苦辣,而所有的事与人都是聚散无常的,因为人生本就是短暂的聚会。
《暂坐》里的十二位女子原本拥有体面的工作与靓丽的外表,可逐渐被自己的贪念所控制,最终走向堕落与灭亡。现实生活何尝不是如此,有多少人不满足于现状,一味地奢望与追求本就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人心不足蛇吞象,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所谓的财富与名利不过是过眼云烟,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我们不应该对其过分贪恋,否则会在欲望中逐渐迷失自我。正如贾平凹写道:“人在这世上走一遭,不过就是一场暂坐而已。”人的一生何其短暂,譬如朝露,如果能在纷扰尘世之间找到精神的栖息地,也不免来这世间“暂坐”一遭。《暂坐》的几大转变之处跟上了时代的步伐,非常适合年轻读者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