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振奋人心的几大战役(一场志在必得的歼灭战为何只打成溃敌战)

振奋人心的几大战役(一场志在必得的歼灭战为何只打成溃敌战)他将库存的5万件日军大衣、棉鞋全部拿出来调给9兵团使用,东北边防部队的干部战士也脱下身上的衣帽送给9兵团战士,但数量极少,部队停车时间极短,当时脱下的衣服很多都来不及送上列车。熟悉朝鲜高寒气候的东北军区副司令员贺晋年,看到入朝部队如此单薄的衣装,大吃一惊,严厉地警告说:“你们这样入朝,别说打仗了,冻都把你们冻死了!” 须知,长津湖本是朝鲜半岛最苦寒的地区,海拔在1000至2000米之间,夜间最低温度接近摄氏零下40度,而那年又遇上了50年来最寒冷的冬天,最低温度达到了摄氏零下54度!偏偏,当时,由20军、26军和27军组成志愿军第9兵团正在南方为解放台湾作准备,接到入朝命令时,不但来不及整训和作好在高寒地区作战的心理准备,甚至来不及换装,匆匆赶赴战场。列车从山海关抵达沈阳,有短暂的停车时间。

振奋人心的几大战役(一场志在必得的歼灭战为何只打成溃敌战)(1)

昨天我写了一篇讲述长津湖血战的文章——《一场双方都不愿回忆起的残酷大战:战败方会做噩梦,战胜方会流泪》,此战,我英雄志愿军打败了美国“王牌军”海军陆战队第1师,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歼敌3.6万,其中美军2.4万,俘虏3千多人。

我有注意到,有个别读者很不以为然,说我志愿军是靠人海战术取胜,没什么大不了。

是的,为了这场胜利,我志愿军是付出巨大的代价——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总减员52098人!

但是,必须注意,这其中,冻伤伤员高达30732!

须知,长津湖本是朝鲜半岛最苦寒的地区,海拔在1000至2000米之间,夜间最低温度接近摄氏零下40度,而那年又遇上了50年来最寒冷的冬天,最低温度达到了摄氏零下54度!

偏偏,当时,由20军、26军和27军组成志愿军第9兵团正在南方为解放台湾作准备,接到入朝命令时,不但来不及整训和作好在高寒地区作战的心理准备,甚至来不及换装,匆匆赶赴战场。

列车从山海关抵达沈阳,有短暂的停车时间。

熟悉朝鲜高寒气候的东北军区副司令员贺晋年,看到入朝部队如此单薄的衣装,大吃一惊,严厉地警告说:“你们这样入朝,别说打仗了,冻都把你们冻死了!”

他将库存的5万件日军大衣、棉鞋全部拿出来调给9兵团使用,东北边防部队的干部战士也脱下身上的衣帽送给9兵团战士,但数量极少,部队停车时间极短,当时脱下的衣服很多都来不及送上列车。

入朝后,9兵团每个班十多人只有一两床棉被,夜间,战士们就将这一两床棉被摊在雪地上,十多个人挤在棉被上互相搂抱,取暖是谈不上了,只能是防止身体被冻僵而已。

入朝第一天,就冻伤了800人!

美海军陆战队第1师有着完善御寒装备,数十年后,参加过这场战役的美国士兵回忆当时的寒冷时,说:“从行动到思维都陷于停顿,脑子几乎都不能思考,没法从一数到十。”

连数数都没法完成从一数到十,他们能想象得到中国志愿军是怎么承受这巨大的寒冷的吗?

而且,除了保暖防寒之外,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的伙食也非常丰盛。

其中第7团A连下士海洛德•摩尔豪森回忆:“我们所到之处,冰天雪地,平均气温在华氏零下20多度。尽管有御寒的大衣,可是仍然挡不住刺骨的寒风。直到今天,每当我回忆韩战,总是想到那寒风刺骨的冬天。感恩节那天,我们又接到继续向北开进的命令。大家一片怨言,因为我们将吃不上盼望已久的感恩节大餐了。当天傍晚,我们到达指定地点,扎寨过夜。第二天一早,我们惊喜地发现,连队厨房已连夜赶到我们驻地,开始准备感恩节的晚餐。我们吃到火鸡、火腿、苹果派,和其它很多好吃的。我吃得太多,肚皮都要撑破了。”

再看一下我志愿军吃的是什么吧。

由于美国掌控着制空权,他们的飞机把我军40多辆满载物资的卡车用凝固汽油弹烧了个精光,战士们很快接近断粮,每人每天只能分到三颗冻成冰疙瘩的土豆,硬得没法啃,只能夹在腋下化,化一层啃一点儿。

甚至,他们在冷得浑身战抖的时,还得靠吃冰雪解渴。

在长津湖行进的战斗中,志愿军的战术安排没有问题,非常顺利地把美军进行分割包围,但使用的武器主要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缴获的机枪、步枪和少量中小口径的迫击炮,极难冲破美军用坦克组成的环形防线。

振奋人心的几大战役(一场志在必得的歼灭战为何只打成溃敌战)(2)

那些中小口径的迫击炮曾试图掩护步兵冲锋,但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中,三分之二打出去的炮弹成了哑弹。

炮兵们望着打出去的哑弹放声大哭。

没办法,步兵只能用步枪、机枪、手榴弹去冲击敌人的坦克阵。

老实说,这时候,我们除了人海战术和强大的精神意志,真的没有任何优势。

而作困兽斗的美军利用大口径机枪和迫击炮配合坦克疯狂拦截不断冲锋的志愿军,他们的弹药用之不尽,机枪连续射击,在零下40度的气温里,竟也打得炽热滚烫。

美军上尉斯比尔战后描述:“我们飞机和大炮的火力是相当强的,经过几十分钟压制的轰炸与轰击之后,满以为敌人的阵地已经被摧毁了,但是当我们的步兵向前冲锋夺取敌阵的时候,却遭到密集的机关枪与手榴弹回击,我们真不明白敌人那边是怎么回事。”

反复多次鏖战之后,美军指挥官们终于意识到遇上了“极其强硬的对手”,为了突出重围,他们将航空兵和地面火力发挥到了极点——美军飞机投下大量的凝固汽油弹和高爆炸弹,把整个志愿军前沿阵地“翻耕”犁平。

突围撤退的时候,以坦克为先导,以空中的飞机掩护,不断用凝固汽油弹把道路附近炸成一片火海,以阻止志愿军蜂拥接近。

饶是如此,我坚忍不拔的志愿军仍是凭着双脚不停地追击机械化的美军。

振奋人心的几大战役(一场志在必得的歼灭战为何只打成溃敌战)(3)

一名美国老兵心有余悸地回忆:“在照明弹下,中国士兵一群一群地从树林里冲出来,他们在树林里不知躲藏了多长时间,树林边有条小河,十多米宽,河水不深,河上的冰已经被我们的炮火炸碎了,河水冒着水汽在缓缓地流淌。中国士兵正在淌水过河,上岸后,他们的两条裤腿很快就被冻住了,他们跑得很慢,因为他们的腿被冻住了不能弯曲。我们的火力很猛,他们的火力很弱,而且没有炮火掩护,枪好像也被冻住了。他们像僵硬的原木在移动。”

可以说,这是一场武器完全不对等的较量。

美军拥有最先进的迫击炮、机枪、飞机、坦克,而且弹药多得用不完,他们跑路跑得太急,一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在兴南港口分批撤上了船后,没有时间将堆积的大批军需物资装载撤走,就由陆战队的工兵们进行爆破,那些多余的弹药在引爆后,直接把整个港口炸飞上了天,场面无比震撼。

还有,美军的物资运输非常给力,即使必经之路水门桥三次被我志愿军炸毁,工兵即连续三次迅速架设桥梁成功。

最后一次架设的钢架新桥,其所有桥梁型材、组件都在日本、釜山等军事基地赶制,并以空投方案完成,整个架桥时间仅用一天,工作效率之高,超乎想象。

担任炸毁水门桥任务、并在1081 高地负责阻截美军的是志愿军9军团第58师的一个步兵营。

但是,美军冲上阵地,我志愿军能够开枪战斗的不过寥寥数人。

其余的人,都以连排战术队列俯卧,手持步枪,凝固成寒冷的战士的塑像。

海洛德•摩尔豪森下士回忆:“出乎意料之外,攻山的战斗并不激烈。山上的志愿军没组织什么有力的抵抗。他们的火力分散,而且多是近距离射击,对我们的攻击部队没有多大阻击力和杀伤力。他们的弹着点和手榴弹只落在几个地方。只要你绕着走,就可以完全避开志愿军的火力。他们也没有重武器和火力点,我们的35火箭筒基本上没派上用场。我们团仅以很小的伤亡,就攻到山顶,占领了志愿军的阵地。一到山顶,我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小小的山头上到处是死亡的中国士兵,大约有一二百具志愿军的尸体。每走一步都会踩到尸体。我从来没有一次见过这么多的死人。我的上帝,真是恐怖极了!我们攻击时并没有这么激烈的战斗,造成中国军队这么大的伤亡。他们好像大多是在空袭和炮击时被炸死的,尸首不全,肢体四散。但是班长根据他们铁青的肤色和无血的肢体推断说,很多志愿军士兵在我们的空袭和炮击前已经被冻死了。有些尸体三三两两抱在一起,可见他们是想借同志的体温维持生命。他们都是身着薄衣薄裤单鞋,没有棉大衣。难道中国志愿军不知道北朝鲜的严寒气候?他们有军火供应,却没有过冬准备?要不是冻死、冻伤这么多的志愿军,那一二百具尸体就可能不是中国人的,而是我们美军陆战队的。”

成功突围后的美陆战一师得到了美国军方的嘉奖,军中将士获得了17枚荣誉勋章、70枚海军十字勋章。

可以说,这是美军战史上为一次作战颁发勋章最多的。

这获得海军十字勋章的人里面,有一个人,不得不提。

此人是个华裔,名叫吕超然,在7团1营B连担任少尉排长。

吕超然祖籍在广东,1944年,刚满18岁就加入了美国海军陆战队。1945年至1946年间,他被派遣到美国海军陆战队基础学校(The Basic School),训练学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因为种族歧视,他一直没法参与战事任务。

振奋人心的几大战役(一场志在必得的歼灭战为何只打成溃敌战)(4)

朝鲜战争时期,他争取到了参战资格,并在长津湖之战建奇功了。

建了什么样的奇功呢?

吕超然后来在录制纪录片《非同寻常的勇气:长津湖大突围》时回忆:在营队被志愿军包围后,“情况非常危急。”“我们的部队不知道对方隐藏在哪里。”

振奋人心的几大战役(一场志在必得的歼灭战为何只打成溃敌战)(5)

在这种时刻,纯种美国兵是不会伸头出来领死的。

但吕超然这个“二鬼子”为了向美国主子效命,决定利用自己长着的中国人样貌出来开路。

他跳了出来,时不时开几枪,吸引志愿军的火力。

吕超然回忆说:我边走,边大喊着“不要开枪!我是中国人。”

这样,志愿军刚刚发起的攻击霎时停顿,但自己埋伏的位置已经暴露。

后面美军的机枪、火炮这时一齐发作,朝志愿军疯狂射击。

吕超然回忆到这儿,手舞足蹈,洋洋得意,似乎在嘲笑志愿军太傻,又似乎是在称赞美军的火力之猛烈,说:“其他弟兄跟上来,跟着我拿起卡宾枪疯狂扫射”,最后顺利杀出了重围。

振奋人心的几大战役(一场志在必得的歼灭战为何只打成溃敌战)(6)

吕超然骄傲地说:“我从来没有怕过。或许中国人都是宿命论者。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能够活着回来。所以,我当时就坚定地认为自己的死将是关荣和伟大的。”

是的,吕超然做下这种与父母之国为敌的不义之举,退役后,过着祥和幸福的日子,安度晚年,在2014年3月才停止呼吸,但他有过两段婚姻,却没产下一儿半女。

振奋人心的几大战役(一场志在必得的歼灭战为何只打成溃敌战)(7)

最后补一下:前段时间,有一名华裔美国女兵在网上晒照炫耀,这种人,本质和吕超然没什么两样。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