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乌云密布时等风(驱散乌云迎朝阳)

乌云密布时等风(驱散乌云迎朝阳)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离开闽西踏上二万五千里的征途后 国民党军李延年部向新泉南阳、通贤进犯。反动派复辟 对通贤全区人民进行反攻倒算 疯狂地从农民手里夺走分得的全部土地、山林、房屋和家产 并强迫农民补交1929年至1934年的租谷。为统一指挥 提高抗击敌人“清剿”的战斗力 上杭与新泉两县合并成立新杭县 钟奕辉任县委书记 张华兴任县苏主席 统一组织了新杭县游击队 把500多人整编成5个连 其中2个连驻在障云岭担负县委、县苏机关的安全保卫任务。 障云人民分得了土地 挣脱了封建剥削制度的束缚 成了土地的主人 为了粉碎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围剿” 障云赤卫队、少先队儿童团一齐动手 在山隘路口埋下地雷竹枯钉 在山上装上滚木榴石等障碍物 并就地取材把松树、荷树挖空心 装上火药 制成松树炮、荷树炮 随时可以打击敢于来犯之敌。 1928年共产党员罗化成、李天富受组织委派 前往才溪开展革命活动 组织秘密农会

驱散乌云迎朝阳

———上杭县通贤镇障云村革命简史

乌云密布时等风(驱散乌云迎朝阳)(1)

障云村 是上杭县通贤镇西北面的一个高海拔山村。1930年初障云成立了第二乡苏维埃政府,管辖障云、燕子塔、白石、桂坑和竹子寨等5个自然村。这里山峰层叠 悬崖峭壁 全村只有4条通道,地形十分险要 是红军游击队的主要革命据点村之一。

暴动前 障云有130户390多人。这里山多田少 农民生活来源主要靠山上竹林造纸出售。在黑暗的旧社会里 大部分土地和山林均被地主阶级占有 最多的占有土地100多担谷田 而大多数人无田、无地、无山林 靠租种地主的土地和替人做土纸打工为生 受尽地主阶级剥削压迫。

1928年共产党员罗化成、李天富受组织委派 前往才溪开展革命活动 组织秘密农会 发展共产党组织 障云村进步青年在才溪圩获悉后 回障云暗中宣传 使障云父老乡亲分享喜悦和受到鼓舞。1929年农历三月初八日清早 官庄蕉坑里杨保生陪同长汀共产党员张赤男来到障云宣传革命思想 启发劳苦大众投身革命。他们在障云活动了3天 发展了张桂雄等7人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成立了障云乡党支部 由张桂雄担任中共障云乡党支部书记。同时组织了秘密农会 由邱南光任主席。从此障云在党支部领导下 农民运动开始兴起。

1929年5月 “红旗跃过汀江 直下龙岩上杭” 红四军在朱德、毛泽东率领下 第二次入闽并打下龙岩、永定县城 解放了上杭白砂镇。为策应各地农民武装暴动和帮助各区乡开展土地革命 红军在闽西实行了“七月分兵”。7月21日 红四军一个纵队挺进才溪、通贤 策应了才溪各乡农民武装暴动 障云乡很快公开成立了农民协会、赤卫队、少先队、儿童团等革命组织。不久 成立了障云乡苏维埃政府。障云人民在苏维埃政府领导下 开展了打土豪、毁借约、烧田契、分田地斗争。

土地是障云农民的命根子 是他们迫切需要的生产资料。因此障云乡苏维埃政府成立后 根据形势的要求 立即成立了分田委员会 专门负责分田事宜。

障云人民分得了土地 挣脱了封建剥削制度的束缚 成了土地的主人 为了粉碎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围剿” 障云赤卫队、少先队儿童团一齐动手 在山隘路口埋下地雷竹枯钉 在山上装上滚木榴石等障碍物 并就地取材把松树、荷树挖空心 装上火药 制成松树炮、荷树炮 随时可以打击敢于来犯之敌。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离开闽西踏上二万五千里的征途后 国民党军李延年部向新泉南阳、通贤进犯。反动派复辟 对通贤全区人民进行反攻倒算 疯狂地从农民手里夺走分得的全部土地、山林、房屋和家产 并强迫农民补交1929年至1934年的租谷。为统一指挥 提高抗击敌人“清剿”的战斗力 上杭与新泉两县合并成立新杭县 钟奕辉任县委书记 张华兴任县苏主席 统一组织了新杭县游击队 把500多人整编成5个连 其中2个连驻在障云岭担负县委、县苏机关的安全保卫任务。

1935年1月 张鼎丞从江西回杭永边开辟游击基地 途经障云岭会见了在这里坚持游击的上杭、长汀、新泉3县部分党政军领导人和游击队员 并在燕子塔住一夜。当时在障云燕子塔设立了红军医院和兵工厂(厂长王太堂) 张鼎丞向他们表示慰问 鼓励大家与敌人斗争到底。同时建议新汀杭3县合并成立新汀杭县 把武装人员组织起来 开展和坚持群众性的、持久的、灵活的游击战争。接着在障云正式成立了新汀杭县 刘祥文任县委书记 杨松辉任县苏主席 胡辉昌任副主席 并在障云统一组织了武装力量 把南阳、才溪、茶溪、芷溪4个区的游击队合并组成新汀杭游击队 由雷桂林任司令员 钟奕辉任政委 原新泉独立营挺进游击队 池溪游击队新朋游击队共200多人从新泉出发到障云岭与新汀杭游击队汇合。

1935年2月间 国民党八十三师在民团配合下猖狂进攻新汀杭县苏所在地障云岭 实行了残酷的“三光”政策。这时地方机关工作人员400余人 兵工修械厂、粮食调剂局等省苏机关人员编为独立团投入游击战争。当时在障云乡的红军、党政军机关人员有1000多人 衣食住、柴米油盐全部落在障云人民身上 为防止敌人进犯 还要日夜站岗放哨 障云人民克服一切困难 省吃俭用千方百计支持地方机关和红军游击队粮食、食盐 使红军游击队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仍与敌血战1个多月。

1935年农历二月初四深夜 国民党军八十三师伙同3县国民党地方部队共5600多人摸黑4路同时进攻障云。障云军民奋力抗击 与数倍于我的敌人展开血战。他们运用土炮土枪等武器从清早打到下午4点多 共打退敌军17次进攻。终因敌众我寡 弹药奇缺 被迫分路突围转移。一部分转移到岩下山、双髻山与代英县游击队汇合 一部分突出重围到武北山区坚持斗争 另一部分突围后转移到连城 与那里活动的红九团汇合。这些红军游击队在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领导下 坚持游击战争 后来在障云乡重新建立了新的游击据点 障云乡人民在共产党游击队领导下 一直坚持革命斗争到解放。

据记载,当年障云全乡18岁至45岁青壮年男子有87人 除1人有残疾外 全部参加了红军。其中 邱义庭全家有6人当红军;邱银庆、邱银球、邱银仁等4户各家有3兄弟都参加了红军;黄莳来家祖孙三代都参加了革命。障云涌现了许许多多父送子、妻送郎、夫妻双双当红军的光荣人物和感人事迹。如:张桂雄、李满玉;邱腾洪、刘节姑;丘银泉、黄玉秀;丘祥秀、黄才;黄满和、阙节秀5对夫妇在扩大红军运动中 双双对对报名参加了工农红军。有些障云优秀儿女 已成长为共和国的将领。如邱国光1929年参加革

命 1932年当红军 同年加入共产党 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建国后曾任广州军区后勤部部长、副司令员、解放军后勤学院副院长等职 当选为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 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8年被授予级红星荣誉勋章。张力雄1929年在参加本地农民暴动后 参加共青团 1931年入党 1932年参加红军 历任团政委等职 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剩”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解放后 曾任云南省军区政委、江西省军区政委、福建省军区顾问

等职 当选为全国五届人大代表 全国六届、七届政协委员 1961年晋升为少将 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勋章。当年障云人民积极参军参战 为保卫苏区作出了巨大贡献。许多障云优秀儿女为了工农的翻身解放 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英勇牺牲。解放后 有37人评定为革命烈士。(摘自《红色文化周刊》)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