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朋友把孩子吵哭了要不要哄哄孩子(就该卑微道歉吗)

朋友把孩子吵哭了要不要哄哄孩子(就该卑微道歉吗)第二,带孩子坐飞机对父母本来就更艰难,我们要带安全座椅、推车、辅食、尿不湿,还有乱七八糟五花八门的重的不得了的东西,跟逃难也差不多了。“要是下回我带着大包小包和两个扭来扭曲的双胞胎坐飞机,没能成功地把包装精美的小礼物带上飞机分发给周围的人,我也不想遭人白眼啊。”第一,飞机上让人郁闷的事情很多,孩子并不是唯一的一个,不能都甩锅给孩子熊。所有的成年人都受过比孩子哭更强的“攻击”,“比如有一次坐在我身边的乘客带了一个特别臭的三明治,但他也不觉得需要送我一包糖果来道歉。”我觉得很有意思,挑一部分翻译出来分享给大家。Cassie说,乘飞机的时候,给坐在周围的乘客准备礼物,看起来是在表示善意,但这一行为并不妥,因为它传递出的信息是,我们应该为孩子表现得像个孩子而感到内疚,而实际上并不需要。她给出了如下理由:

眼看就要放暑假了,大家肯定都在打包行李,准备携夫带子一起去度个小假期了吧?后台收到了不少问宝宝第一次坐飞机该怎么准备的。

网上曾经有一组照片特别红,是国外的爸爸妈妈带孩子乘飞机的时候,给前后左右的邻座准备的小礼物,一般是糖果还有耳塞之类的,看到的时候大家都惊呼,好暖心好sweet啊!

朋友把孩子吵哭了要不要哄哄孩子(就该卑微道歉吗)(1)

图片来源:boredpanda.com

但今天想先跟大家分享一个有意思的观点,一对双胞胎的妈妈Cassie Murdoch发表在Mashable(博客网站)上的文章刷爆了FB,被各大社交媒体转载,评语是,近乎残酷的诚实

我觉得很有意思,挑一部分翻译出来分享给大家。

Cassie说,乘飞机的时候,给坐在周围的乘客准备礼物,看起来是在表示善意,但这一行为并不妥,因为它传递出的信息是,我们应该为孩子表现得像个孩子而感到内疚,而实际上并不需要。

她给出了如下理由:

第一,飞机上让人郁闷的事情很多,孩子并不是唯一的一个,不能都甩锅给孩子熊。所有的成年人都受过比孩子哭更强的“攻击”,“比如有一次坐在我身边的乘客带了一个特别臭的三明治,但他也不觉得需要送我一包糖果来道歉。”

第二,带孩子坐飞机对父母本来就更艰难,我们要带安全座椅、推车、辅食、尿不湿,还有乱七八糟五花八门的重的不得了的东西,跟逃难也差不多了。“要是下回我带着大包小包和两个扭来扭曲的双胞胎坐飞机,没能成功地把包装精美的小礼物带上飞机分发给周围的人,我也不想遭人白眼啊。”

第三,为了不让孩子吵闹影响别人,父母已经用尽洪荒之力了。“我可能没有带可以让你发朋友圈的礼物,但跟绝大多数父母一样,我已经提前做了很多准备,并且竭尽所能地让孩子在整个飞行过程中不要打扰其他人。而且,在整个飞行过程中最让人提心吊胆的,是去狭窄的飞机卫生间用狭窄的尿布台处理孩子的大便。”

她的理由,我实在是感同身受!不说一孕傻三年(这个理由现在已经不好用了),就说带孩子出门打包列清单就得好几天,收拾出两个大箱子都是孩子的东西,其他家人的一人一个背包就算完了,要是因为忘了准备糖果而感受到压力,确实有点冤。

Cassie所说的,不要因为孩子表现得像个孩子,我们就应该心存歉疚,就应该放低姿态去跟周围的人道歉,是有道理的。这种压力不该由我们承担,也不该由孩子来承担。

坐飞机的不适是普遍存在的,成年人起飞降落的时候还会耳朵不舒服呢,更何况小孩子?而且小小孩也不能给个ipad消磨时间,长途飞行空间狭小确实不舒服又无聊,孩子会闹也是情有可原。春节人多,出门都不容易,也希望大家都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体谅一下。

不过,虽然我话说的满,“我不欠你的一个道歉”,但该认怂/想辙还得来,于是结合自己带娃,尤其是带俩娃坐飞机的血泪史,来说说在飞机上怎么让孩子好好地配合,努力让他们在整个飞行途中有事可做,不要把精力发泄在大吵大闹上。

总体策略就两句话:预防大于应对,尽人事听天命。

朋友把孩子吵哭了要不要哄哄孩子(就该卑微道歉吗)(2)

01排除孩子身上的不适

这件事情亲妈一定要做好。孩子最忠实于自己身体的感受,哪里不舒服了都有可能爆发。

•起飞降落时,喝水喂奶。鼓励孩子做吞咽动作,减少海拔变化对鼓膜的刺激。
•穿着合适的衣物。机舱永远是一个温度莫测的地方,有的航班闷热难受,有的航班又寒冷彻骨。最合适的方式还是洋葱穿衣法,多层搭配方便随时增减。
•适量补充水分和食物。渴了饿了,孩子肯定不干;吃太多喝太多,也容易肠胃不适,还会增加换尿不湿的次数。
•注意晕机症状。虽说飞机比汽车和轮船要平稳一些,但在狭小的机场里,遇到气流颠簸的时候,孩子还是很有可能晕机。02飞行前和孩子充分沟通

坐飞机对大多数孩子来说都是特别的经历,他们可能觉得兴奋、有趣,也可能觉得恐惧、无措,这些情绪都有可能让孩子进入机舱后无法“正常”表现。我们可以在登机之前,甚至从旅行前几天就开始和孩子谈论即将到来的飞机旅行。

•用玩具、绘本等方式,提早告诉孩子即将坐飞机的安排。当孩子到达机舱里之后,他对飞机反倒没有完整的认知。提前用玩具、绘本向孩子描绘飞行的过程,让他们看到飞机全貌,帮助他们理解飞行的过程,是很好的预热。

•候机的时候,带孩子观看实物飞机,有机会能看到飞机起落就更好了。我们可以用愉快自信的语气和孩子说:哇,飞机好大!飞得好高啊!好期待走进飞机看一看呀。

•提前告诉孩子飞机内部的状况以及需要他们作出的配合,例如,他们可能会觉得有点挤、需要一直系着安全带,同时也充满期望地跟他们描述,在飞机里我们能飞得好高好高,可以从窗户看到美丽的云朵和遥远的大海。

•如果孩子以前坐过飞机了,则可以多强调愉快的经历,多描绘这一次要去的地方和风景。

03与周边乘客提前熟络

有句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当我们带着孩子登机之后,非常建议主动和周围的人们打招呼,不仅可能在旅途中认识新的朋友,在必要时方便请求他们帮助,万一孩子状态不佳,对方也更容易容忍。平时不擅长和陌生人打招呼的话,用孩子作为中介也是更自然的方式。

•带着孩子直接和旁边的人打招呼,小朋友往往是人际关系破冰的先锋。
•如果身边有其他小朋友,不妨让孩子们先认识,继而和父母聊一聊。
•如果身边的人看似面善,可以请求他们帮忙递个包扶一下孩子,之后再进入攀谈就比较容易了。
•如果身边的人一直冷酷脸,也不愿意搭理人,甚至在闭目养神,那就不用太过主动了。不过如果之后孩子有吵闹,我们可以对孩子说(实则是说给旁边人听的):叔叔/阿姨在休息哦,我们需要安静一点呢。至少让身边的人知道,我们有关注他们的需求,也在努力不打扰。

朋友把孩子吵哭了要不要哄哄孩子(就该卑微道歉吗)(3)

04带上有意思的玩具零食

在陌生的机舱里,孩子过了最初的新鲜劲儿,往往需要平时自己最喜欢的玩具陪伴。我们可以根据飞行时间的长度,选择不同的玩具搭配。这是特别个性化的选择,一定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喜好来决定。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带太多,也不要带太大的东西。太杂的玩具会落得七零八落,太大的东西压根儿就施展不开。最合适的尺寸大概就是能把玩具装进一个A4文件夹的样子,方便放在座位后的袋子里。

玩具包示例

•1-2小时飞行:彩色卡片一套、画板一个、绘本两本
•3-4小时飞行:填色书一本、彩色铅笔一套、绘本三本、贴纸书一本
•5-6小时飞行:贴纸一套、小汽车/飞机模型两个、胶带一卷、纸笔一套、小勺小叉一套(大多数是给孩子玩想象游戏的)

朋友把孩子吵哭了要不要哄哄孩子(就该卑微道歉吗)(4)

05利用飞机上的各类设施

飞机本身就是一个大玩具,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带孩子好好探索一番,也是难得的体验。在好奇心驱动下的孩子,往往会更专注于手头上的事物。

•安全须知和机上杂志。我们可以带孩子翻看安全须知的内容,寻找安全带、呼吸罩、紧急出口在哪里,还可以学习遇到危险时的防冲击姿势。机上杂志则内容丰富,如果有美丽的图片,就是很不错的绘本替代品。
•座位上的各类设施。安全带、遮光板、小桌板、扶手……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有意思的小机关,不要因为我们对飞行习以为常,就忽略掉这些小机关的有趣之处。在飞行情况允许的时候,我们可以带孩子把玩这些小东西,打开关上、抬起放下、向左拧向右拧,也不失为教会孩子实用词汇的机会。
•视听设备。如果座位上有屏幕、耳机、遥控器等视听设备,让孩子玩一玩也无妨。

朋友把孩子吵哭了要不要哄哄孩子(就该卑微道歉吗)(5)

06积极寻求机上便利条件

出门在外带着孩子确实是大挑战,除了在乘机之前沟通好婴儿摇篮、辅食等事项,上了飞机我们依然有机会寻找更便利的条件。

•飞机前排座位有时是预留,实际起飞时却没有人坐。这时我们可以和空姐沟通,转移到前排座位,更宽敞,也更方便进出。
•飞机后排座位常常因为乘客少而空出来。同样的,和空姐沟通后,挪到后排座位,可能会拥有一整排的空间哦。
•飞机上供应的各类物资,例如小点心、饮料、纸杯、餐巾纸、毯子、枕头,都有可能帮我们更好地安抚孩子(我家曾经在飞机上玩纸杯和餐巾纸消磨了半个小时)。有需要的时候,不要犹豫向空姐询问索取。07择机使用电子产品

如果上述游戏都玩腻了,我们还有最终的大杀器——电子产品。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嘛,何况在飞机上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在iPad上准备好合适的动画片或者游戏,让孩子在飞机上玩玩也是完全ok的。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记得让孩子适当休息眼睛,时不时以喝水、吃东西、看窗外等方式“打断”一下。

朋友把孩子吵哭了要不要哄哄孩子(就该卑微道歉吗)(6)

08调整放平自己的心态

做好了一切预防工作,就放平心态,好好享受旅途。

曾经有妈妈发现孩子在家都很配合,一到公共场所就各种矫情吵闹。后来才意识到,妈妈自己每次出门就格外紧张,不仅小心翼翼,孩子一旦出现吵闹的苗头就恨不得立马把这苗头扼杀在摇篮里,语言行为里充满着紧张感。然而孩子是何等敏感,妈妈这样的状态在孩子眼里看起来古怪又压力重重,自然也就很难心平气和。

不管功课做得多足,我还是经历过好几次哥哥弟弟轮番闹腾的闹心旅程,但是,自己放平心态后,向旁边的乘客说声抱歉,然后接受这一次不那么愉快的旅途,这事儿就可以翻篇了。随着孩子越来越大,我们积攒的旅行经验越来越多,飞行也慢慢变得更轻松愉快。如果我一直很紧张,如果遇到一次不愉快我就不再带孩子出门,也许我们永远都不会学会如何在飞机里面与孩子和平共处。

祝大家旅途愉快!有哪些飞机出行的妙招,也欢迎留言与我们分享哦!

【END】

作者萌芽,学龄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启萌】创始人,全球婚姻疗法和情绪训练权威机构约翰戈尔曼的首位中国实习治疗师。 公众号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专注于早教启蒙和亲子沟通,是百万妈妈信赖的育儿号。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