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传记作家的进阶之路(壹点号新书清泉录正式发布)
顶级传记作家的进阶之路(壹点号新书清泉录正式发布)主流媒体为互联网作者出书,把云端的内容变成印刷体的书籍,也算是一件特立独行的事儿。壹点号是我们搭建的用户创作平台,有4500多个壹点号作者,一年下来要发20多万篇文章。第一次出书可谓是大工程,先圈了一个框架,按照齐鲁风情、文化走笔、社会生活感悟这三大类,从十几万篇文化副刊类作品中,精选了85件文稿。尽管入选作品都登上过“清泉录”阅读榜单,阅读量和好评过硬,毕竟数量还少,肯定有挂一漏万的遗珠之憾,还请广大作者们理解,还有下一本呢。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总编辑廖鲁川为《清泉录》作序:特立但不独行全文如下:齐鲁晚报出过许多书,把齐鲁壹点客户端上的优秀原创内容结集出版,这是第一次。我相信这只是开始。
5月28日,第一届青未了散文奖颁奖典礼在济南隆重启幕。在颁奖典礼上,集合了壹点号优秀作品的选集《清泉录》也进行了新书发布仪式。
《清泉录》按照齐鲁风情、文化走笔、社会生活感悟三大类,从十几万篇文化副刊类作品中,精选了85篇优秀文章集合成集。“清泉可洗心,品读这些文字,就像徜徉在长满了新绿的古旧石板路上,触目皆是风情风景,还有风情风景深处的人间滋味”——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马兵在《清泉录》推荐语中这样评价。
新书发布会上,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内容中心壹点号事业部主任曹竹青介绍了《清泉录》的出版过程。“从《青未了》副刊到壹点号阵地,齐鲁晚报从报纸到网端,文学一脉相承,创作生生不息。”曹竹青介绍说,2015年,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推出了给创作者们的内容开放平台——壹点号。此后,随着优质创作者越来越多在壹点号集结,壹点号先是推出了“清泉计划”来奖励优质用户和内容,又推出了电子杂志月刊《清泉录》,把壹点号好文章集结成册。最终,《清泉录》一书的出版“水到渠成”。
“我们为文学做了一件嫁衣,最值的传颂的是每一篇映照人生、反映时代的文学作品。再次感谢这些文学创作者们!”曹竹青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总编辑廖鲁川为《清泉录》作序:特立但不独行
全文如下:
齐鲁晚报出过许多书,把齐鲁壹点客户端上的优秀原创内容结集出版,这是第一次。我相信这只是开始。
壹点号是我们搭建的用户创作平台,有4500多个壹点号作者,一年下来要发20多万篇文章。第一次出书可谓是大工程,先圈了一个框架,按照齐鲁风情、文化走笔、社会生活感悟这三大类,从十几万篇文化副刊类作品中,精选了85件文稿。尽管入选作品都登上过“清泉录”阅读榜单,阅读量和好评过硬,毕竟数量还少,肯定有挂一漏万的遗珠之憾,还请广大作者们理解,还有下一本呢。
主流媒体为互联网作者出书,把云端的内容变成印刷体的书籍,也算是一件特立独行的事儿。
有特色才能立得住,这是生存法则。
报纸落后了。报纸从业者们用了很长时间才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深度融合转型是媒体发展的必答题。不久前,我去参加全国报社负责人岗位培训班,厦门日报社的社长在大会上介绍他们融合转型探索,谈到现实紧迫感时说:“纸币都快消失了,何况纸媒!”
众人笑,且又默。是啊,不自我革命,就会被替代。纸媒需要变成智媒。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革命风起云涌,潮流浩荡。一说起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下面这一句必不可少: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事实也是如此。
像邮票信函、胶片相机、电报CD机等等,有多少行业产品淡出了我们的生活,实在难以计数。传统的如诺基亚、柯达,曾经强大到我们从未想象过它们会有倒掉的一天。即便你曾经看过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又何曾想象得到如今移动支付、视频通话、网络购物已经成为城乡生活的标配。
互联网正成为时代的操作系统,万物互联产生了去中心化、去中介化、去边界化的巨大势能,对任何行业或者个体,没有网络化、数据化,就没有未来。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有它的霸蛮逻辑,它以摧毁来重构新的世界,不在乎你的意愿,只看你的表现。让信用卡赋闲的是微信支付宝,打败尼康的不是佳能而是智能手机,打败泡面火腿肠的是外卖小哥,正所谓“打败你,但和你无关”。
何况纸媒呢,被称为传统媒体的报纸,是第二次技术革命的产品,从代际上来讲,和广播电视一起被称为古典媒体才来的更形象,就像当下的古典音乐,醇厚经典但不流行。曾经新锐的网站也已在用户习惯中淡出,可以叫做传统媒体。移动端智媒体才是新媒体。
要么败,要么变,古典媒体要在互联网上找到位置,建立阵地。深度融合,化古为新,变纸为智,是媒体生存发展的必答题。
齐鲁晚报连续十余年发行量过百万,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当我们发现读者正加速离去时,才意识到过去的荣光不会再回来,靠把报纸内容搬到网站上的简单触网行不通,必须要实现数字化生存,以新的形式与用户建立新的连接。
从一张报到报网端微屏产品齐备、图文音视频形式多样、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技术应用、24小时通讯社式滚动发布的全媒体,齐鲁晚报用了6年时间。我们的小庆幸的是见识行动还算早,我们的大遗憾的是自我革命还不彻底,离着用户的需求还有很大距离。
齐鲁晚报已经不再以报纸这一种形式存在。经过多年媒体融合实践,齐鲁壹点已经成为平台化互联网产品,齐鲁晚报初步完成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合二为一”的命题,成为全媒体的形态。
在以上的变化过程中,有一个问题时时在拷问我们:齐鲁晚报新媒体的特色是什么?在以百万计的移动端产品中,凭什么能让受众下载齐鲁壹点,又凭什么能让用户每天或每周打开看几次?
问题挺残酷,探索也不易,这是对用户阅读时间的一场争夺战,是对齐鲁壹点功能定位的考验。我们在实践中交出的是“特立”的答卷——以互动服务产品为特色,做“新闻 服务”的具有社群社交功能的山东门户客户端。
要特立,但不可独行。和用户同行,我们把用户放在心里,用户才能把我们捧在手中。以服务带动互动,与用户建立强连接,吸引用户特别是年轻网民的参与,使齐鲁壹点这个平台形成了特色聚合效应。
横向比,除了提供新闻这个共性产品,在全国主流媒体的新媒体中,齐鲁壹点“特”色鲜明,形成了六大互动服务产品:壹点号,是用户内容生产的平台,4500多位入驻壹点号的创作者们每天生产分享数千篇作品;情报站,是一个庞大的用户团组,是个小微博小微信,按兴趣分社群,光是重度沉浸粉丝就有12万多人,找线索拍视频播见闻说观点晒心情;找记者,全部689名记者在线,用户随时可以找到记者沟通反映问题,全国的新闻线索汇聚;问壹点,是个小知乎和服务站,和生活有关的行业部门1500多位专家和专员在线服务,问考问学问法律,问理财问社保问暖问水电,样样齐全,即时响应;还有齐鲁公益,有两千多个大小公益组织和个人入驻,发起公益行动能形成广泛联动;齐鲁相亲大会,为单身青年提供免费交友服务,俊男靓女云集,是刚需服务也是齐鲁壹点上的一道特色风景……
纵向看,齐鲁晚报由一份报纸单一产品,变身为一个有着内容和技术两个发动机的全媒体,齐鲁壹点成为有着大数据 算法的新闻和服务平台,纸媒向智媒进化,在移动互联网上与用户深深融在一起。
特立而不独行,使刚刚过去的2020年成为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连接力、影响力大幅提升的一年,齐鲁壹点累计下载量超过4500万,齐鲁晚报全媒体覆盖人群超过8000万。与用户读者携手同行、同心互动、同频共振,汇聚用户的力量,是我们前行的新动能。
当下的时代,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宏观维度的巨大论断,对报纸媒体来说,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技术的进步带来的社会变迁、用户需求升级,更有利于我们理解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可以特立,不可独行,顺应趋势,拥抱技术,就是这样一把发展的钥匙。
借用《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之意做个小改动,作为此文结尾:
岂曰无路,与君同行,修我矛戟,与君偕作。
壹点号壹点号之家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