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里尔克诗选在线阅读(里尔克汉语译本系年)

里尔克诗选在线阅读(里尔克汉语译本系年)卫茂平,《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晚清和民国时期》(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整理这个“系年”,以笔者手中收集的资料为主,以网络检索为辅,更参考了:陈宁、何家炜译《里尔克诗全集》(商务印书馆,2016年)Dasha按:最初整理这个“系年”,只是为了建立自己的阅读的路标、记录自己的阅读的足迹。2009年应林笳教授要求而爬梳钩沉,则意在大致描绘出里尔克的文字在汉语世界里随时间之流生根开花的图景,以裨爱好者寻根溯源,拣选所需。然而,在笔者自身,终不免井蛙陋见;于外部环境(出版业的繁盛),必定挂一漏万。所以,最终的完成,只能留待汉语文本的全文电子化的最终完成。

本文转自:翻译史研究

本文原载于“里尔克中文网”,由其站长陈宁(网名Dasha,辽宁沈阳人,1970–2012)整理编写,此次转载略作调整。这位“民间里尔克专家”已不在人间,其主译的四卷本十册版《里尔克诗全集》(第四卷“法语诗全集”由何家炜翻译)于201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谨表敬意与纪念。

里尔克诗选在线阅读(里尔克汉语译本系年)(1)

里尔克及其签名(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里尔克诗选在线阅读(里尔克汉语译本系年)(2)

本文原作者陈宁(Dasha)

里尔克诗选在线阅读(里尔克汉语译本系年)(3)

陈宁、何家炜译《里尔克诗全集》(商务印书馆,2016年)

Dasha按:

最初整理这个“系年”,只是为了建立自己的阅读的路标、记录自己的阅读的足迹。2009年应林笳教授要求而爬梳钩沉,则意在大致描绘出里尔克的文字在汉语世界里随时间之流生根开花的图景,以裨爱好者寻根溯源,拣选所需。然而,在笔者自身,终不免井蛙陋见;于外部环境(出版业的繁盛),必定挂一漏万。所以,最终的完成,只能留待汉语文本的全文电子化的最终完成。

整理这个“系年”,以笔者手中收集的资料为主,以网络检索为辅,更参考了:

卫茂平,《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晚清和民国时期》(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张松建,《里尔克在中国:传播与影响初探,1917-1949》(http://zgshige.net/c/2017-01-03/2372354.shtml、

http://zgshige.net/c/2017-01-03/2372355.shtml);

李魁贤,《里尔克在台湾》(《笠》诗刊,1990年第163期,第127-137页;收李魁贤译《里尔克诗集(卷1)》,台北: 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1月初版,第239-254页)。

体例说明:

1. 以里尔克文字的译本为主,辅以传记;研究、评介文字(包括学位论文与专著),种种原因,概不录入。

2. 专著,录一版一印、更换出版社(含出版社更名)或有修订的再版;杂著、合辑,以刊行首译文本为选择标准;期刊、报纸,1949年以后的,不复录入,感兴趣的读者诸君不妨在网络上稽考CNKI、维普、万方、龙源期刊乃至读秀。

1929慈母的悲哀 / 王显庭译. 上海: 世界书局 民国十八年[1929]五月初版

收《慈母的悲哀》([Esthonian]Friedebert Tuglas),《祖母》([Swiss]E. Rod),《屋顶老人》([Austrian]R. M. Rilke)等3篇外国短篇小说。封面署名“王显庭译”,版权页署名“编译者 新文化学社”。书中无前言、后记,不知原文所据。根据国籍拼写,当转译自英译本。标称Rainer Maria Rilke的《屋顶老人》,根据内文,为《上帝的故事》(Geschichten vom Lieben Gott,亲爱的上帝的故事,好上帝的故事)中的“Eine Szene aus dem Ghetto von Venedig”(威尼斯犹太人聚居区一幕)。据卫茂平《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晚清和民国时期》(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年,第193-198页)介绍,此书中的译文,为里尔克文字第一次被翻译成汉语。

1931华胥社文艺论集 / 华胥社编. 上海: 中华书局 1931年

收有梁宗岱译《罗丹》。

1934《沉钟》第32期(北平沉钟社 1934年1月30日)

第482-487页,冯至节译“马尔特·劳利得·布里格随笔”。

1936西窗集 / 卞之琳著.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36年3月第58-81页,收卞之琳据Suzanne Kra法译本La Chanson d'Amour et de Mort du Cornette Christoph Rilke 转译《军旗手的爱与死》。据“卞之琳主要著译书目”(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卞之琳代表作》,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1月,第271-272页),似乎卞仅译过里尔克此种。按:此Suzanne Kra,1981年版《西窗集》并安徽教育《卞之琳译文集》及其他卞译本,均误植为Sussane Kra

一切的峰顶 / 梁宗岱辑译. 上海: 时代图书公司 民国二十五年初版

新诗库第一集第二种。收《严重的时刻》、《这村里》。

《新诗》1936年第1卷第3期(上海: 新诗社)

第285-302页“里尔克逝世十年祭特辑”,是冯至早年的全部里尔克译诗并一篇纪念文字《里尔克》。

1937一切的峰顶 / 梁宗岱辑译.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37年

上海商务印书馆重印上海时代图书公司该书,补进《军旗手底爱与死之歌》。亦见湖南文艺出版社“诗苑译林”丛书《梁宗岱译诗集》。梁译“旗手”,缺里氏原文的“作者题记”。

1938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 冯至译.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38年

中德文化丛书之七。“十封信”外所附录的《论“山水”》,即里尔克的“Von der Landschaft”。

里尔克诗选在线阅读(里尔克汉语译本系年)(4)

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冯至译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封面

1939《星岛日报·星座》第三一八期(1939年6月23日)

徐迟选译《里尔克战时书简》

1940《中国文艺》2卷2期(1940年4月1日)

第20-21页,丙子译《布里格随笔》。落款“译自M. R. Rilke: Gesammelte Werke第四卷”,为“Die Aufzeichnungen des Malte Laurids Brigge”第16章。

1943交错集 / 梁宗岱译. 桂林: 华胥社 1943年2月译有里尔克《老提摩斐之死》、《正义之歌》、《欺诈是怎样到了俄国》、《听石头的人》。按:此四则均出自《亲爱的上帝的故事》(Geschichten vom Lieben Gott)。

《时与潮文艺》创刊号1943年3月

第138-141页,徐迟《里尔克礼赞》。

《中德学志》5卷1-2期(中德学会 民国32年5月)

第71-87页,收有吴兴华著述的《黎尔克的诗》和节译的《述罗丹》(Auguste Rodin)。

罗丹 / 梁宗岱译. 南京: 正中书局 1943年

《交错集》、《一切的峰顶》、《罗丹》,再加上《诗与真》(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5)中题为《论诗》的致徐志摩的信中有里氏《Die Aufzeichnungen des Malte Laurids Brigge》(马尔特·劳里德斯·布里格手记,第13章)片断译文,乃宗岱先生译里尔克全部。据刘志侠先生考证,梁译里尔克,犹转译自法语(参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梁宗岱著译精华插图本”相关卷册)。

1944黎尔克诗选 / 吴兴华译. 中德学会,1944年

中德对照丛刊第三种。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曾出版《吴兴华诗文集》,独不存《黎尔克诗选》;此外,臧棣编《里尔克诗选》(北京: 中国文学出版社 1996. 9,第96-150页)收有27首。

1947春情曲 / 林凡译. 南京: 正风出版社,1947年

74-81页,据英译本转译,译有里尔克《爱情》(实际为《新诗集》中的Liebes-Lied,爱的歌曲、恋曲)、《先知》(实际为《图像集》中Vorgefühl,“预感”)、《寂静》(实际为《图像集》中的Ernste Stunde,“严重时刻”)、少女之祷二首(实际为《祝贺我》中组诗Gebete der Mädchen zu Maria中的两首:第3、17首)。林凡于“题记”中说“在付印之前,蒙宗白华先生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将这集子,批阅一遍,又用德文原文部分的校对”。

《诗创造》1卷第1期 带路的人(1947年7月)

徐迟译《钢琴练习》。

据张建松:杨业治又将这首诗重译一遍,与另一首诗《诗人的死》一同发表在杨振声主编的北平《经世日报·文艺周刊》第43期(1947年6月8日)。另,张建松还记载:唐湜主编的上海《文汇报》副刊雅善介绍西方现代派诗人的作品,此时也不失时机地推出了里尔克的名诗《静寂的时候》之中译本,译者是屠岸。发表在唐湜主编的上海《文汇报·笔会》第90期(1946年11月8日)。

1948《诗创造》1卷10期 翻译专号(1948年4月)

第10-12页,陈敬容译《少女的祈祷及其他》。据后记频频出现英语单词,当转译自英译本。英译本译者Ludwig Lewisohn,错印成Londwig Lewiohn。

《中国新诗》月刊第二集 黎明乐队(森林出版社 1948年7月)第19-23页,陈敬容里尔克《诗七章》。据前言“节译自L. Lewisohn里尔克英译本序”判断,本期译诗与前文《诗创造》中《少女的祈祷及其他》,当转译自英译本:Rainer Maria Rilke:Thirty-one Poems by Rainer Maria Rilke in English Versions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Ludwig Lewisohn New York: The Beechhurst Press 1946。

张健松说:“九叶诗人”中的唐湜和陈敬容也是里尔克诗的爱好者,他们都根据英文译本,于1948年各自译出几首诗。唐译发表在上海的一家小型的中美合资报纸《华美晚报·新写作》,署名“迪文”,计有7首:其中《骑士》在第6期(1948年8月12日)、《天使们》在第7期(1948年8月16日)、《开始》在第8期(1948年8月19日)、《疯狂》在第9期(1948年8月23日)、《孤独的人》和《哀歌》在第16期(1948年9月16日)、《邻人》在第17期(1948年9月20日)。

1958时间之书 / 黄时枢译. 台北: 现代诗社 1967年2月初版黄时枢,笔名方思。转译自Babette Deutsch英译本:Rainer Maria Rilke: Poems from The Book of Hours. translated by Babette Deutsch. New Directions 1941。该书扉页将德语Stunden-buch错印成Studen-buch,第一首诗英译本第一个单词花体的“How”被方思误读为“Now”。

春情曲 / 华生译. 台北: 读者书店 1958年10月

按:华生,即林凡。

1959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 冯至译. 香港: 建文书局 1959年

1960德国诗选 / 李魁贤译 三民书局,1960年12月初版

收李魁贤译里尔克诗7首。

1963现代文学散论 / 胡品清撰. 文星书店 1963年7月

第93-108页:《论德国存在主义诗人里尔克》。其中《里尔克诗抄》有7首译诗,但没有提及所据原文。根据行文与德文的差异并胡品清的外语能力,当为转译自法语。

1967里尔克诗及书简 / 李魁贤译. 台北: 商务印书馆 1967年2月初版

在台湾当属李魁贤最为着力。幸好其影响力并不大。比如几米《地下铁》中里尔克诗句就不受其影响。

1968画中的雾季 / 张健著. 台北: 水牛出版社 1968年9月

据李魁贤《里尔克在台湾》记载,译有里尔克诗5首。

据李魁贤《里尔克在台湾》,华源出版社1968年9月出版《雨窗集》,收卞之琳译“旗手”,译者被改为“之诚”。

1969杜英诺悲歌 / 李魁贤译. 台北: 田园出版社 1969年3月初版

李魁贤自注:依据富士川英郎日译本和麦金塔尔英译本译。

给奥费斯的十四行诗 / 李魁贤译. 台北: 田园出版社 1969年3月初版

里尔克传 / 侯笃生撰; 李魁贤译. 台北: 田园出版社 1969年3月初版

和亚丁谈里尔克 / 程纪贤撰. 台北: 远东图书公司 1969年3月初版

程抱一,本名程纪贤。程在“谈里尔克”过程中据德语原文翻译了里尔克的相关作品。

现代名诗选译 / (菲律宾)施颖洲译. 台北: 皇冠出版社 1969年7月

按:施翁此书译里尔克10首,均据德英对照本,基本属于转译。1999年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施颖洲译《世界诗选》与此内容大致相同,仅原作者编排顺序有别、并相关人名、诗名统一为大陆通行标准,删去了原本的每首诗末的译后记。

里尔克及其作品 / 叶泥著. 高雄: 大业书店 1969年9月初版

书中叶泥译里尔克诗若干,更多是评介文字。叶泥译里尔克,所据版本、语种,不详,但据其论方思译《时间之书》时将方译与他人所译(叶泥未署他人之名)比对,犹可断定叶泥不通德语。

1971一切的峰顶/ 沉樱编译. 台北: 林白出版社 1971年8月

沉樱,即陈锳女士。《一切的峰顶》,即梁宗岱的《一切的峰顶》。林海音《念远方的沉樱》一文中对此书的出版缘由有记载。

1972和亚丁谈里尔克 / 程抱一著. 台北: 纯文学出版社 1972年1月初版

马尔泰手记 / 方瑜译. 台北: 志文出版社 1972年3月初版

里尔克“布里格手记”(Die Aufzeichnungen des Malte Laurids Brigge)的第一个汉语全译本。方瑜于《译序》中说:“执笔翻译《马尔泰手记》,对我而言,实在有点不自量力。起初也没有想到终于能够将它全部译出来,如果没有外子的帮忙,这本书决不能有完成的一天,他根据四本不同版本的日译本,帮我解开了书中许多难解的语句。”(按:方瑜外子即李永炽。)方瑜译本,从封面到内页插图、注释,基本取材自日本中央公论社1964年版《世界の文学 第36卷 リルケ》中杉浦博的日译本《マルテの手記》,但错译,却与杉浦博无关。

一切的峰顶/ 沉樱编译. 台北: 大地出版社 1972年3月

1973平原极目 / 唐文标撰. 台北: 环宇出版社 1973年12月

据李魁贤《里尔克在台湾》,书中《一首译诗的故事》收与黄用合译《哀歌第六》。简体版可参看关博文编《我永远年轻:唐文标纪念集》(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12月,第152-166页)。根据译注,应该是据德语原文译出,参考了Leishmann、Spender合作的英译本和Harry Behn的英译本。

1977形象之书 / 李魁贤译. 高雄: 大舞台书苑 1977年1月

杜英诺悲歌 / 李魁贤译. 高雄: 大舞台书苑 1977年1月再版

给奥费斯的十四行诗 / 李魁贤译. 高雄: 大舞台书苑 1977年1月初版

里尔克传 / 侯笃生撰; 李魁贤译. 高雄: 大舞台书苑 1977年3月再版

里尔克及其作品 / 叶泥著. 高雄: 大舞台书苑 1977年10月再版

西洋文学评论 / 刘守宜编. 台北: 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1977年12月

第三册收邝德文《谈里尔克的诗》。邝德文,即吴兴华。

1979德诗选粹 / 齐德芳 张明华译. 台北: 欧语出版社 1979年1月

原文诗集名为“Anthologie deutscher Gedichte vom Barock bis heute”,译里尔克诗文8种,在第258-266页。圣言会会士齐德芳(Franz Giet 1902-1993年),“来华垂五十年”,台湾辅仁大学德文系教授,原籍德国,1902年出生于德、荷边境。按,书名页副题“巴洛克明代”疑为“巴洛克时代”。

西窗集 / 卞之琳编译. 香港: 大方图书公司 1979年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重印。

1980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一册)/ 袁可嘉 董衡巽 郑克鲁选编.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年

张威廉主编《德语文学词典》(Lexikon der deutschsprachigen Literatur,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10月,第944页)称: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出版冯至译《里尔克诗文选》。考“冯至年谱”(《冯至全集》第十二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674页),当为此书第38-57页的里尔克名下的“诗选”。此后,1991年10月,选译里尔克《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Die Sonette an Orpheus)八首,刊于《世界文学》1992年第一期,再加上此前的《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冯至译里尔克尽在于此。

在流放地 / 冯亦代编.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0年9月

1981年7月改名为《卖笑的人》,由花城出版社再版。第257-278页:李士勋译《掘墓人》,杨武能译《小园中》、《老人们》。

生命 死亡 永恒: 德国诗人李尔客生平著作及思想发展 / 简大森撰. 台北: 台湾华欧出版公司 1980年9月

据李魁贤《里尔克在台湾》记载,此书98页,只有资料没有译文。

1981西窗集(修订版) / 卞之琳编译.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1年11月

1982德国诗选 / 钱春绮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2年5月

第478-482页:钱春绮译里尔克(里尔凯)诗5首。

1983现代西方文论选 / 伍蠡甫等编.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3年1月

第162-165页:林骧华据英译本转译《致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中“第一封信”(节译)。

男男女女 / 刘华明编译 台北: 常春树书坊 1983年2月

第104-108页,《爱情》、《少女之祷》,未署译者姓名,实际为林凡译本。

梁宗岱译诗集 / 梁宗岱译.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3年3月

1984图象与花朵 / 陈敬容译.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4年

张威廉主编《德语文学词典》称:陈敬容译《里尔克诗选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当为此书。“图象”为里尔克“Das Buch der Bilder”(现通称为《图像集》)的选译(在第75-115页),“花朵”为波德莱尔“恶之花”(Les Fleurs du mal)的选译。陈在前言中说,里尔克译诗据英译本转译。

1985罗丹论 / 梁宗岱译. 成都: 四川美术出版社 1985年1月

1987国际诗坛1987年第3辑(总第3辑) / 桂林:漓江出版社,1987

题名为《里尔克诗抄》的,为绿原译诗;第235-242页,程抱一译里尔克的《论塞尚》。

邻笛集 /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年5月

第43-70页:绿原译里尔克诗20首。

上帝的故事:里尔克成名小说集 / 陈苍多译. 台北: 名流出版社 1987年8月

据英译本转译。

1988里尔克 / (联邦德国)霍尔特胡森著;魏育青译. 北京: 三联书店 1988年4月

与李魁贤译侯笃生的《里尔克传》所据为同一德文原著。魏育青此译本的译诗,多出自自己新译。凭藉当年的“文化热”与三联书店的盛名,此书影响甚广,比如“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Wer spricht von Siegen? überstehn ist Alles.),一时之间,成为名言。

德国抒情诗选 / 钱春绮 顾正祥译. 西安: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8年4月

第280-284页:钱春绮译里尔克诗6首,与1982年版《德国诗选》并不重复。

杜英诺悲歌 / 李魁贤译. 台北: 名流出版社 1988年7月三版

美的人生 / 李永炽编译. 台北: 纯文学出版社 1988年9月

李永炽并未提及编译所据来源,但根据内容,应该是转译自日本的“訳編者”秋山英夫的「美しき人生のために―リルケの言葉」(社会思想社1964年:http://www.amazon.co.jp/gp/product/B000JAFKQU/)

里尔克抒情诗选 / 杨武能译. 成都: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88年11月

外国名家诗选 / 邹绛编. 重庆: 重庆出版社 1988年11月

第三册第171-196页:收18首,杨武能4首、飞白2首、钱春绮5首、陈敬容3首、冯至4首。

请向内心走去:德语国家现代诗选 / 绿原编译.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12月

第5-8页:绿原译里尔克诗3首

1989秋天的哀怨 / 卞之琳译. 台北: 李白出版社 1989年4月

即《西窗集》。

诗海——世界诗歌史纲·现代卷 / 飞白著. 桂林: 漓江出版社 1989年8月

第1046-1055页:飞白译里尔克诗4首。

我看到开满了花的小径 / 李文俊等译. 北京: 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9年9月

第120-123页:有署名“阿木”者译诗3首并冯至1首“总是一再地……”。

象征主义·意象派 / 黄晋凯等主编.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年10月

第570-573页:杨恒达译《杜依诺哀歌》第四首;第573-577页:冯至译“手记”片断。

1990里尔克语录 / 林郁编. 台北: 智慧大学出版有限公司 1990年

没有提及编译来源。根据内容,应该与李永炽转译自同一日译本。

中外抒情散文鉴赏辞典 / 姚翠文 魏国强主编. 长春: 长春出版社 1990年9月

第1019-1024页:黎青选译《布利克随笔》,即“Die Aufzeichnungen des Malte Laurids Brigge”,为第2、3、20(部分)、23(部分)章,译文不知所据,亦与德语原文相差甚远。叶廷芳主编《外国名家随笔金库》(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6年12月. 第746-749页)等众多选本,此后又有选入。

1991外国抒情诗赏析辞典 / 张玉书主编. 北京: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991年1月

第1000-1003页收林克译里尔克4首:卡鲁塞尔之桥 爱之歌 海之歌 镜前的女士。

1992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 冯至译. 台北: 帕米尔书店 1992年

1993里尔克如是说 / 林郁选编. 北京: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93年3月

为台湾“智慧大学”版《里尔克语录》(1990年)的大陆版。

西窗集 / 卞之琳编译. 南昌: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3年8月. 新1版

诗季(秋之卷) / 韩作荣编. 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3年12月

第82-116页:李魁贤译《杜英诺悲歌》(10首全);第133-135页:郑敏译《圣母哀悼基督》并附评论。按:郑所谓“圣母哀悼基督”,即里尔克《圣母生平》(Das Marien-Leben)中的“Pietà”。据英译本转译。

里尔克/马查多 / 李魁贤译. 台北: 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993年12月

1994里尔克诗集(3卷) / 李魁贤译. 台北: 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994年1月初版

第一卷为《给奥费斯的十四行诗》、《杜英诺悲歌》,第二卷为《新诗集》、《新诗集别卷》,第三卷为《形象之书》。

诗探索1994年第1辑(总第13辑) / 谢冕等主编.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年1月

第176-177页:叶廷芳译《艺术手记》,实际为里尔克1900年的一封信。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 冯至译. 北京: 三联书店 1994年3月

外国象征诗精选 / 黎华选编. 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4年9月

第94-105页:里尔克诗10首,译者杨武能、陈敬容、冯至。其中有陈敬容译“哀歌”第三首。

世界短篇小说经典·德语国家卷 / 叶水夫主编; 李永平选编. 沈阳: 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4年11月

第264-279页:收孙凤城译《掘墓人》,杨武能译《小园中》。

世界诗库·第4卷 德国 奥地利 瑞士 北欧 / 飞白主编. 广州 花城出版社 1994年12月

收入里尔克诗汉译15首 其中 4首飞白译 2首钱春绮译 2首杨武能译 2首绿原译 5首冯至译。

1996

里尔克诗选 / 臧棣编. 北京: 中国文学出版社 1996年9月

因力图再现里尔克诗歌汉译全貌,导致译品良莠并陈。坊间不易得获的吴兴华译本,此书收有27首。书中郭良据英译本转译的《果园》(Vergers),为里氏法语诗首次汉译。

里尔克诗选 / 绿原译.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年11月初版

绿原称其根据里氏德文全集,但观其行文、尤其脚注,颇多英译本的影子。

1997《杜伊诺哀歌》与现代基督教思想 / 林克译.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1997年1月

译有里氏“哀歌”和“十四行诗”、勒塞(Kurt Leese)和瓜尔蒂尼(Romano Guardini)的阐释文字各一篇。

外国名诗选 / 袁可嘉主编.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7年1月

第75-79页:冯至译《豹》、《爱的歌曲》,绿原译《秋》,袁可嘉译《“我们想得到……”》。袁译,为《致奥尔甫斯十四行诗》第一部第十四首,所据原文不详。

世界文学大师. 17 / 郑树森主编. 台北: 洪范书店 1997年

据网络联机书目,内收《军旗手的爱与死之歌》,署名梁宗岱、冯至。具体内容待考。

1998里尔克诗选 / 绿原译. 台北: 光复书局 1998年

迟开的玫瑰 德国卷 / 魏家国编. 广州: 花城出版社 1998年8月

第297-315页:卞之琳译“旗手”,刘文飞据俄语转译书信四封。

1999三诗人书简 / 刘文飞译.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年1月

所谓三诗人,为里尔克、帕斯捷尔纳克、茨维塔耶娃。刘据俄文版翻译此书。俄语老翻译工作者乌兰汗序言中说“刘文飞没有简单地做翻译搬运工作,从一国文字译成另一国文字。他跟据俄文版本又进一步作了筛选与剪接,使《三诗人书简》更适合于今日我国读者的需要。”

艺术家画像 / 张黎译. 广州: 花城出版社 1999年3月

收里尔克的两部艺术评论(或称Monographien):沃尔普斯维德(Worpswede)、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

世界诗选 / 施颖洲译.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9年4月

即施颖洲的皇冠1969年版《现代名诗选译》的引进版,译名转为大陆通行标准,但也删去了施颖洲对每首译诗的相关说明。

冯至全集 / 冯至著; 韩耀成等编.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

第四卷第83-88页:里尔克——为十周年祭日作;第九卷第431-457页:全部冯译里尔克诗;第十一卷第277-339页:全部冯译里尔克文。

2000上帝的故事:里尔克散文随笔集 / 叶廷芳 李永平编. 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0年1月

收梁宗岱译《论罗丹》、张藜译《沃尔普斯维德》(此“张藜”,即“张黎”)、冯至译《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选)、冯至译《论“山水”》、王剑南译《亲爱的上帝的故事》和魏育青译《布里格随笔》(选译)。

关于上帝的故事:里尔克写给童心未泯的人 / 黄瑞华译. 台北: 究竟出版社 2000年8月

根据相关错译文字,似据德语译出,但译者注释却出现原文所不存的英语单词。

亲爱的上帝 / 龚应恬译. 北京: 中国文学出版社 2000年11月

龚应恬氏,不知其详,疑为“1963年8月生于浙江义乌”者。不知译文所据原本。

卞之琳译文集 / 卞之琳译.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0年12月

上卷第34-45页:《旗手》。

2001罗丹论(插图珍藏本) / 梁宗岱译.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4月

新诗界 / 李青松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1月5月

第260-263页:林笳译《命运》。

里尔克传 / 侯笃生著; 李魁贤译/导读. 台北: 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10月初版

里尔克书信集 / 李魁贤译/导读. 台北: 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10月初版

里尔克诗选 / 绿原译. 台北: 光复网际网络企业公司 2001年

2002里尔克散文选 / 绿原 张黎 钱春绮译. 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2年1月

收里尔克部分评论、马尔特手记(选译)、散文诗“旗手”和书信若干。

我们选择的前途:21位诺贝尔奖得主向全球公众推荐的文字 / 孟良俊编译.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1月

第163-168页:孟良俊编译《给冯·卡尔克诺依的挽歌》,即Requiem. für Wolf Graf von Kalckreuth。

永不枯竭的话题:里尔克艺术随笔集 / 史行果译. 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02年2月

20世纪外国短篇小说编年·德语卷 / 高中甫选编.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3月

41-46页:李永平译《体操课》。

里尔克的绝唱 / 张索时译. 台北: 尔雅出版社 2002年

据英译本转译。译有“哀歌”和“十四行诗”。

里尔克诗选 / 黄灿然译.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7月

据英译本转译。

准则与尺度:外国著外诗人文论 / 潞潞主编.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2年11月

第94-103页:张枣、魏育青、叶廷芳译里尔克三片断。

2003世界百篇经典散文诗 / 程光伟主编. 武汉: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3年4月

第77-90页:梁宗岱译《军旗手的爱与死之歌》;吴言译《艺术品》、《晨祷》。

赌运:德语国家中短篇小说选萃 / 杨武能译;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6月

下册第583-588页:杨武能译里尔克小说《小园中》、《老人们》。

里尔克的绝唱 / 张索时译. 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3年7月

梁宗岱文集 / 梁宗岱著.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3年8月

第Ⅱ卷第29-30页:梁译里尔克“马尔特手记”片断;第Ⅲ卷第109-121页:梁译里尔克诗并“旗手”;第IV卷第205-280页:罗丹论;第Ⅳ卷第285-313页:梁译里尔克小说四篇。

宗岱的世界 / 黄建华主编.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3年9月

译诗第51-63页;译文第167-230页、第365-388页。

2004犹太名人读本:感动过全世界的文字 / 赛妮亚编. 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4年2月

第138-140页:里尔克诗3首,未署译者。按:惭愧,笔者因此又查与里尔克相关的德、英语传记、简述,实在找不到里尔克的犹太血统。

给青年诗人的信 / 冯至译. 台北: 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 2004年9月

里尔克/马查多 / 李魁贤译 台北: 桂冠 2004年12月

2005杜伊诺哀歌 / 刘皓明译.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5年1月

里尔克散文选(修订版) / 绿原 张黎 钱春绮译. 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年2月

名为修订本,似无改动。

《杜伊诺哀歌》中的天使 / 林克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4月

只是林克上海三联1997年译本的改版,译文无丝毫改动。

里尔克精选集 / 李永平编选. 北京: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5年4月

书中第一次出现的译本有:李永平全译里尔克的“献给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第192-229页)并若干散篇;徐畅译《布里格随笔》(第320-473页);杨宏芹译“随笔”若干(第612-646页);林克译《里尔克书信选》(第651-704页)。其中,徐畅译《布里格随笔》为大陆第一次全译本。

给青年诗人的信 / 冯至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年10月

名为《给青年诗人的信》,实为冯至译里尔克之全部:包括《世界文学》1992年第1期第5-14页,冯至译释《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节译)》,为此前未刊行出版的,计8首。译笔无可圈点之处。

杜伊诺哀歌 / 刘皓明译.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5年1月;台北:商务印书馆,2005年12月

2006莱纳·玛丽亚·里尔克 & 与里尔克一起游俄罗斯 / (德)莎乐美著;王绪梅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3月

为Lou Andreas-Salomé的回忆录“Rainer Maria Rilke”与由St. Michaud和D. Pfeiffer合编的日记“Rußland mit Rainer. Tagebuch der Reise mit Rainer Maria Rilke im Jahre 1900”。

里尔克诗选(插图版) / 绿原译.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年4月修订版

罗丹论 / 梁宗岱译 刘志侠校注.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年12月

刘志侠对宗岱先生翻译此文所据原始文本、文中的背景进行了细致的考据。

一切的峰顶 / 梁宗岱译 刘志侠校注.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年12月

第97-112页。

2007马尔特手记 / 曹元勇译.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7年1月

自称倾六年心力转译John Linton英译本。先以“国内首度推出的全译本”之名刊载于《收获·2006长篇专号秋冬卷》,后出版此单行本,并“诗人、翻译家卞之琳先生的女儿青乔女士慷慨允诺把卞之琳先生从据法译本翻译的《旗手克里斯多夫·里尔克的爱与死之歌》的精彩译文作为附录收入本书”。

西窗集 / 卞之琳译.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7年4月

三诗人书 / 里尔克 茨维塔耶娃 巴斯特纳克作; 刘文飞译. 台北:倾向出版社,2007年8月

漫游者的超越:里尔克的心灵史 / 张海燕著/译.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7年12月

里尔克法文诗 / 何家炜译. 长春: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7年12月

2011年10月,以法语为底本、参考德、英译本加以逐字校读。法语有些许误植,汉语有少量误译。乃迄今里尔克汉译本中错译最少者。

2008里尔克散文 / 叶廷芳选编.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年8月

基本是2000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上帝的故事》的翻版:将梁宗岱译“罗丹”改成张黎译本,剔除魏育青选译《布里格手记》,添加史行果译文许多(《永不枯竭的话题》部分,外加里尔克与Lou Andreas-Salome通信选译)。

2009杜伊诺哀歌 / (奥)里尔克著; 林克译.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9年10月

里尔克汉语译著,沉寂了一年多,终于又出了这一本。这是被列入孙周兴、高宣扬主编的“同济·欧洲文化丛书”中“德意志文化丛书”里的一种。由于其书名署名为“杜伊诺哀歌”而不是“里尔克诗选”,许多人恐怕误以为是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杜伊诺哀歌〉与现代基督教思想》的重版《〈杜伊诺哀歌〉中的天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的重版。其实,这是林克译的纯粹的里尔克诗选,从Stunden-Buch(林译名为“祷告书”)到1906-1926年未刊诗集,林克应该是挑着自认为译得很稳妥的出版的。

2010里尔克精选集 / 李永平编选. 北京: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0年1月第2版

里尔克集 / 林笳主编. 广州: 花城出版社 2010年5月

里尔克的作品选集,有之前旧译的集合,也有新近的作品翻译。旧译,应该是尽可能的情况下的优中选优,尽管仍不免挑剔;新译,仍称不上完美,但也算是充实了里尔克作品的汉译。

里尔克精选集 / 李永平编选.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年12月

2011给青年诗人的信 / (奥)里尔克著; 冯至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年2月

冯至译里尔克之全部,与2005年10月版内容无区别。

里尔克读本 / (奥)里尔克著; 冯至、绿原等译.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年6月

马尔特手记 / (奥)里尔克著;曹元勇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年7月

抒情诗的呼吸——一九二六年书信 / (俄)帕斯捷尔纳克,(俄)茨维塔耶娃,(奥)里尔克著;刘文飞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年7月

里尔克与罗丹 / 刘志侠著.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1年8月

书中涉及到大量书信,有法语的,也有德语的,刘先生不通德语,只好借助法、英译本,是此书的一个弱项。不过,弱项归弱项,书中引用了里尔克德语诗歌六首,记得刘先生曾在给Dash的Email中说过,他曾经将德语原文用网上的“网页翻译”翻译成法语,比对过Maurice Betz的法语译文,看来,这六首,他也一定在参考法、英译本的基础上依法炮制。这无疑也是汉语考校功夫西学发扬的一个成功案例。不懂不要紧,不知不可怕,怕就怕“认真”二字。

马尔特手记 / 麦湛雄译. 哈尔滨: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11年11月

2012我想对你说,亲爱的:里尔克与莎乐美书信选 / (德) 里尔克 莎乐美著; 宁瑛 钟长盛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1月

里尔克诗选 / 李永平选编; 绿原、冯至、吴兴华、杨武能等译.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12年1月

里尔克抒情诗选 / (奥地利)里尔克著; 张索时译. 译林出版社 2012年2月

艺术家画像 / (奥)里尔克著; 张黎译. 商务印书馆 2012年4月

花城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的“经典散文译丛”中的《艺术家画像》的再版,被收入所谓“涵芬书坊”,号002。

与友人谈里尔克 / (法)程抱一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年6月

程抱一于1969、1972年在台湾出版了《和亚丁谈里尔克》,这次是首次在大陆出版,程对正文有所修订。抛开译文问题,程的文笔也还是值得一读的。

穆佐书简:里尔克晚期书信集 / (奥)里尔著;林克,袁洪敏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12年8月

林克在前言中说“译者好比侦探解谜”来对待“背景和前因”,而不是翻查资料爬梳钩沉,林克自比福尔摩斯,所以译文也充满了悬疑。

图像与花朵 / 陈敬容译. 长沙: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年11月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图象与花朵》的再排版,文字与旧版无异。

里尔克诗选在线阅读(里尔克汉语译本系年)(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