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你同意吗(有幸被伯乐相中的)
伯乐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你同意吗(有幸被伯乐相中的)看似是个皆大欢喜的局面,可你有没有想过千里马被买回去之后的日子到底过得怎么样?然后转机来了,某天在马市上,“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然后“一旦而马价十倍”,从“门前冷落车马稀”到“车如流水马如龙”,“千里马”被人买走了。感叹自己虽豪情冲天,但也得低眉顺眼看人眼色,“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进而发出千古呐喊:“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这是唐朝韩愈《杂说》记载的,流传至今,常被无数“千里马”拿出来感叹。
感叹自己仍然埋没在一群劣马中,没有“伯乐”来慧眼识珠。
感叹自己才能无处施展、才华无处释放,浪费了这一身本身。
感叹自己虽豪情冲天,但也得低眉顺眼看人眼色,“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进而发出千古呐喊: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然后转机来了,某天在马市上,“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然后“一旦而马价十倍”,从“门前冷落车马稀”到“车如流水马如龙”,“千里马”被人买走了。
看似是个皆大欢喜的局面,可你有没有想过千里马被买回去之后的日子到底过得怎么样?
就真的实现“鲤鱼跳龙门”,成功逆袭了吗?
能顺利施展“日行千里”之能,过“锦衣玉食”之日吗?
今年,有一些好几线之外的“籍籍无名”小县城,招人非名校生不取。
滨海县,在苏北盐城
遂昌县,在浙江丽水
为什么非名校生不取,我们无从得知。
被招进去的“千里马”们,谁都不知道他们后面究竟会怎么样。
身处职场,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是匹千里马,身处琐碎生活、平凡工作的原因,是因为没有遇见伯乐。
有一项心理学的调查,向100多个司机询问他的驾驶水平如何。收到的反馈,是将近80%的人都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属于中高水准,要比一般人好很多。
而实际上,在正常情况下,一个群体里水平特别好或特别差的,只占群体的极小比例,一般在15-20%左右,大多数人都是普通水平。
退一步讲,你是那15-20%,可头戴“千里马”之名开始奋斗后,你不一定“飞黄腾达”,也有可能遭遇以下几种局面:
老板以“名”逐“利”想招你时,老板大肆宣扬、志在必得,展示自己爱才惜才之心,意图展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之心。
在几番抢夺后,成功买到了“千里马”。大家鼓掌欢呼,叹服老板为了人才“一掷千金”。
收归名下后,待遇肯定比一般人好,职位肯定比一般人高。
’而且,时时带在身边,到哪里都介绍“这是千里马,年少有为”,听着对面恭维“一看就是青年才俊,在X总培养下,日后必不可限量”。
类似场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出现,你的“壮志凌云”也不断地被消弭。
你曾提出想干些实务性工作,老板一句“小活不用你干,那不杀鸡用牛刀”回绝了。
顶着虚职,干着虚活,就像“招财猫”一样在门口一刻不停地摇着手。
老板想干什么?
他是以你“千里马”之名成其“礼贤下士”之名。
再以“名”逐“利”,他不亏。
而你怎么样,他不在意,好吃好喝好住的都给了,还想咋滴?
最后“泯然众人矣”。
同事排挤挖坑你顶着“千里马”名号进单位了,也许老板真的赏识,委以重任,让你带团队,放手让你去拼、去闯、去“开疆辟土”。
你也想报知遇之恩,埋头苦干,想在短时间内证明自己的价值。
但你毕竟是个外来户,“原住民”会怎么看你?
同事肯定不喜欢你过于优秀。
大家本来都是拿份工资打份工,结果就你最能,那不显得大家都混日子?
再遇上几个工作没本事搞人有一套的,你就等着被打小报告被坑吧。
再者,由于你是以“千里马”的身份进来的,定会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
至于别人背后讨论你,是好话居多还是坏话居多,闭着眼都知道。
你的到来打破了职场生态平衡,而如果你没有注意这方面,急于证明自己,你会发现工作怎么推也推不动,今天不是这个家里有事,就是明天那个身体不舒服,环顾一圈,你成了孤家寡人。
“千里马”可以日行千里,那是它自己的本事,跑就行了。
但带团队,英雄主义行不通,单打独斗结果肯定不理想。
你气愤、无奈、反抗,可像身处沼泽一样越陷越深,“巧马难为无跑之地”。
你被迫“泯然众人矣”了。
自己嘚瑟作妖如果说领导带你“见世面”,是他另有所图。你自己“鲤鱼跳龙门”后嘚瑟,可就“天作孽 ,犹可违 。自作孽 ,不可活”了。
你时时显摆自己“千里马”身份,自视甚高、自我膨胀,顶着这个光环要位子、要票子。
看谁都感觉不如自己,做事眼高手低,“日行十里”的小活不愿干,只想干“日行千里”的大活,好凸显自己水平。
遇事不愿请教老员工,嫌丢份;
别人请教自己不愿教,嫌不够格。
甚至老板交办的活也“范言直谏”,以为自己专业性高,老板讲得不对的地方我要纠正。
在很短的时间内,惹得“天怒人怨”,没人跟你站在一起。
满意度测评你开始倒数了,为了单位的团结、为了向心力、凝聚力,老板找你谈话了,然后“挥泪斩马谡”,你被开了。
你感觉这是老板的损失,想继续去别的单位。
可圈子就这么大,别的单位早已听说你的“威名”,谁敢收。
然后你“泯然众人矣”了。
我们常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来形容知遇之恩。
所谓“知”,即相知、理解,并予以支持;
而“遇”,则是给予机遇。
“千里马”遇到“伯乐”非常关键、非常重要,这是起点。
但是,“伯乐相马”,重点还是在“相”,也就是“遇”。
“相”对了,那他就完成任务了,就不砸自己招牌了。
“千里马”一经售出,概不退换,日后的岁月如何与他就没啥关系了。
都说职场水深浪急、波诡云谲,“千里马”想要“日行千里”,也得天时地利人和。
当然,上面说的几种情况比较极端,并不具有普适性。
但是,你也不能否认它的存在,毕竟“一样米养百样人”。
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有许许多多的人才被埋没,被废弃,犹如龙游浅水,虎落平川,明珠落于沙涅,无法闪耀出自己独特的光辉。
个人素质是成事之基,是关键的关键,庸才是“烂泥扶不上墙”的。
如果你被“相”中,一定努力不要让自己埋没,避免“泯然众人矣”。
我是@游在北溟,与您分享职场那些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