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的出塞诗(岑参大雪中送别友人)
岑参的出塞诗(岑参大雪中送别友人)这首诗叫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我们都曾读过,而写下这首诗的人,就是盛唐边塞诗人代表——岑参。后来,他将这场雪,这场离别,这些落寞与离愁,怅然与豪情,都写进了一首诗中。穿过千山万水,回到秋意盎然的长安。离人的身影越来越远,而后消失在一片白茫茫中,只留下弯弯折折的马蹄印,很快也会被大雪覆盖。而送别之人,却如同白纸上的一个黑点,良久伫立,有些突兀,又夹杂着些许落寞。
唐玄宗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西北边陲。
仲秋时分,大雪却已有封山之势。
厚重的乌云在天空中叠了一层又一层,仿佛下一秒就要坠落下来,将大地覆盖。
疾风劲雪中,有人即将踏上归途。
穿过千山万水,回到秋意盎然的长安。
离人的身影越来越远,而后消失在一片白茫茫中,只留下弯弯折折的马蹄印,很快也会被大雪覆盖。
而送别之人,却如同白纸上的一个黑点,良久伫立,有些突兀,又夹杂着些许落寞。
后来,他将这场雪,这场离别,这些落寞与离愁,怅然与豪情,都写进了一首诗中。
这首诗叫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我们都曾读过,而写下这首诗的人,就是盛唐边塞诗人代表——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后世评价,这首诗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压卷之作,它何以享有如此盛名呢?
首先我们从诗题入手,武判官是何许人也?
当时岑参奉命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幕僚。
而这位武判官,就是他的上一任,岑参到职之后,武判官便卸任归京,重回长安。
武判官身上的责任,也自然落到了岑参的肩上,未走完的路,也由他接着走下去。
所以诗中除了惜别,更添感怀。
送别武判官那天,岑参起了个大早,出门一看,呼啸的北风席卷而来,颇有些毁天灭地的架势。
诗中所写的“白草”,并非是指白雪覆盖的草丛,而是牧草被收割之后晒干,变成白色,储存起来,好让牲畜能够有过冬的粮食。
塞北不似长安气候适宜,凛冬十分漫长,八月的天空便开始飞雪。
这漫天的大雪究竟像什么呢?
岑参作了一个绝妙的比喻。
他说啊,这不就是一夜春风拂过大地,千万梨花尽数开放的盛景吗?
明明是严寒的冬天,却被他写得温暖而浪漫。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也成为咏雪必提之佳句,读过一次就再也忘不了。
正当他想要回账内取暖之时,手指刚触到罗幕,就感觉到一片潮湿。
原来是雪花飘入珠帘,濡湿了罗幕。
潮湿加上严寒,冷意直入骨髓,那是多么华贵的锦裘,多么暖和的被褥,都无法抵挡的。
更何况,边塞的将士们不能人手一个暖炉,在门窗紧闭的屋子里过冬。
训练,征战,站岗,是一日也不能松懈的。
饶是将军那双有力的大手,耍弄得了玄铁长枪,亦能百步穿杨,此刻也难以拉开一张角弓。
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曾写过,当他穿越大雪去求学之时,被冻得“四支僵劲不能动”,便与此相似。
铠甲也被冻得硬邦邦的,难以穿上。
极目远望,千古名句又应景而出: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沙漠中到处都结着厚厚的冰层,绵延而成百丈坚冰;忧愁的长云在空中凝结,压抑的气氛劈头盖脸地袭来。
此刻唯一能够取暖的,便是来上一壶烈酒。
恰逢帐中设宴为武判官送行,没有琴筝丝竹,便奏响羌笛琵琶。
不论古今,音乐最能传情。
那应当是熟悉的家乡曲调,只是大雪覆盖青山,任你怎么望,也望不见故乡。
这是一场极为热闹的盛宴,但岑参却将它一笔带过,只留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笔锋一转,终于到了离别的时候。
寒风顷刻间就将酒意吹散,大雪不知疲倦地落下,战旗被冻得坚硬,难以随风纷飞。
在轮台东门送君归去,眼见着他走进大雪覆盖的山中,身影逐渐模糊。
直到他完全消失在曲折的山路间,只留下马蹄印,是他走过的证据。
读这首诗,其实就如同在观看一部第一人称的电影,濡湿的罗幕,冻硬的关节,寂寥的马蹄印,每一个细节都如此真实。
全诗没有一字直接抒情,但却通篇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忧愁,以及肃杀的压迫感。
从题材来看,这是一首边塞诗,也是一首咏雪诗,还是一首送别诗。
从内容来看,它蕴含着个人情感的抒发,描绘了祖国山河的瑰丽,更赞美了边塞将士的英勇。
一首长诗,不过百余字,却抵得上一篇洋洋洒洒的骈文,或许诗歌的魅力,便在于此。
《唐贤清雅集》曾评此诗:
嘉州七古,纵横跌荡,大气盘旋,读之使人自生感慨。后人竟学盛唐,能有此否?
可谓哀而不伤,悲而不戚。
在众多诗歌题材中,边塞诗无疑最能展现祖国河山之秀美,华夏民族之精神,每次读到,都令人心头一震。
你心中最好的边塞诗是哪一首呢?欢迎留言讨论。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世界原创发布。作者:胡子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