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老式保暖瓶(6个保暖瓶温暖32年)

老式保暖瓶(6个保暖瓶温暖32年)这一切,老丁都看在眼里。术后,朱良如来到病房叮嘱刘奶奶,当时的氛围不禁让老丁想起32年前的情景。他说:“32年前,我的老伴也是在协和医院被救回一命。当时的手术医生也姓朱,他也是一位好医生……”听到老丁说出父亲的名字,朱良如忍不住笑了。她说:“朱贤立教授就是我的父亲。”老丁这才想起,当年见到过的那个可爱好学的女孩如今已经“女承父业”,成长为一位医学教授。3月6日晚,刘奶奶出现术后消化道出血。周末值班的朱良如教授赶紧放下手中的盒饭,决定立即为她做手术止血。看得出来,刘奶奶很害怕。朱良如就用大白话仔细讲解手术过程,告诉刘奶奶:“您放宽心,止住血就好了。”这不是一个全身麻醉手术,老人术中处于清醒状态。朱良如一边做手术,一边不时地安慰刘奶奶:“很顺利,很快就好了。”“我还记得您把6个空的葡萄糖吊瓶装满热水、裹上毛巾放到我老伴的被子里,为她暖身……”老丁至今记得当年的细节。从这场阔别32年的热聊中可以

老式保暖瓶(6个保暖瓶温暖32年)(1)

患者家属老丁(左一)探望医学世家,与朱贤立教授(左二)、朱贤立教授的夫人(左三)、朱良如教授(右一)合影。

通讯员陈有为 摄

“当年,这里也有一位老朱教授救了我老伴的命,他是个好人……”“朱贤立?他是我的父亲。”3月6日,武汉协和医院消化内科教授朱良如正在病房里安慰着术后的刘奶奶,家属老丁一句感慨竟意外牵出父女医生跨越32年的“救命接力”。

3月8日傍晚,老丁来到武汉协和医院宿舍楼一个简朴的家中,与88岁高龄的朱贤立教授深情握手。

“我还记得您把6个空的葡萄糖吊瓶装满热水、裹上毛巾放到我老伴的被子里,为她暖身……”老丁至今记得当年的细节。从这场阔别32年的热聊中可以听出,在这个三代从医的医学世家里,由于家风传承,这样的传奇故事并非偶然。

一句话“牵”出接力救命的父女教授

今年春节期间,68岁的刘奶奶突感不适,在协和医院被查出结肠息肉。

3月6日晚,刘奶奶出现术后消化道出血。周末值班的朱良如教授赶紧放下手中的盒饭,决定立即为她做手术止血。看得出来,刘奶奶很害怕。朱良如就用大白话仔细讲解手术过程,告诉刘奶奶:“您放宽心,止住血就好了。”这不是一个全身麻醉手术,老人术中处于清醒状态。朱良如一边做手术,一边不时地安慰刘奶奶:“很顺利,很快就好了。”

这一切,老丁都看在眼里。术后,朱良如来到病房叮嘱刘奶奶,当时的氛围不禁让老丁想起32年前的情景。他说:“32年前,我的老伴也是在协和医院被救回一命。当时的手术医生也姓朱,他也是一位好医生……”听到老丁说出父亲的名字,朱良如忍不住笑了。她说:“朱贤立教授就是我的父亲。”老丁这才想起,当年见到过的那个可爱好学的女孩如今已经“女承父业”,成长为一位医学教授。

6个“保暖瓶”温暖患者和家属32年

32年前,刘奶奶的脑垂体瘤已发展到双眼近乎失明、双腿无法走路。当时,全国仅个别城市医院采购了核磁共振仪。老丁送妻子去广州一家医院做了核磁共振,检查提示需要立即做手术。在哪里做手术?一件往事使老丁选择回到武汉。1981年,老丁出生仅21天的女儿呛奶窒息。赶到武汉协和医院时,老丁才发现身上没带一分钱。医生二话没说立即抢救,孩子活了过来。

1989年5月,老丁带妻子回到武汉。为老丁的妻子主刀的正是协和医院神经外科教授朱贤立。上世纪80年代初,从瑞士学成归来的朱贤立把国际先进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带到武汉,成为中国显微神经外科的重要开拓者,其技术日臻成熟。在朱贤立当年的精心手术下,刘奶奶至今康复良好,生活如常。

32年后,再次见到朱贤立教授,老丁激动地回忆说:“那天,我的老伴一大早就被推进了手术室,手术历时8个半小时。朱教授全程主刀,不吃、不喝、不休息。把我的老伴平安送出手术室后,朱教授又赶紧医治其他患者。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当天凌晨1时30分,劳累了一天的朱教授又赶到我老伴的病床前观察询问术后状况。”

最让老丁念念不忘的是,当时,他的老伴从手术室出来后全身发冷。朱贤立教授找出6个空的葡萄糖吊瓶,装满热水,又一个一个地用毛巾包好,围放在他的老伴身边,还叮嘱老丁注意不要靠得太近,以免被烫伤。“直到现在想起来,我的心里都是暖暖的。”老丁感慨地说。

三代从医在中西医领域开拓耕耘

如今,耄耋之年的朱贤立教授耳聪目明、思路清晰。他对长江日报记者说,1928年,他的父亲朱师墨赴天津师从时称“北方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先生。随后,他的父亲在江苏、浙江、武汉行医,1955年进入武汉协和医院中医科。他倡导中西医结合,率先在全国非中医高等医学院校中开设祖国医学课程。

朱师墨的3个子女中,朱贤立及其妹妹学医,毕业后留在武汉协和医院。朱贤立的妹妹朱鹤珍是武汉协和医院妇产科知名教授。朱贤立的两个女儿也选择了学医。经过深造,朱贤立的二女儿朱良如回到武汉协和医院,不仅和朱贤立成为同事,还成长为中青年骨干专家,与丈夫成为“医学伉俪”。

在女儿看来,当年主动选择从医,与父亲的言传身教不无关系。她俩记得,父亲对待病人温和细心,对待工作严谨到苛刻,每天晚上8时左右必去病房“报到”。“我们还记得爸爸在家为患者‘捣鼓’各种手术小器械、小发明的情景。”

朱贤立笑着说:“我当年并没有逼孩子学医,但是我从内心赞成她俩的选择。我告诉她俩,学医意味着奉献,学医就是要忘记个人利益,学医还要准备一辈子吃苦。”

长江日报记者罗兰 通讯员聂文闻 彭锦弦 陈有为

来源: 长江日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