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全球化趋势及分析(逆全球化的旋涡已经难以避免)
逆全球化趋势及分析(逆全球化的旋涡已经难以避免)本次法国大选,第一轮的得票情况是:马克龙27.85%得票率、极右翼的勒庞是23.15%、极左翼的梅朗雄则意外的获得了21.95%的得票率。4月24日的法国大选,最终结果让全世界都松了一口气,因为马克龙最终有惊无险的赢得大选,欧盟至少暂时不必面临解体的风险。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神奇的现象,就是法国本次支持率急速增长的极右翼和极左翼,全都在反对全球化。这是需要我们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因为背后包含着逆全球化这个大命题。本文,我会结合法国大选,来分析一下当前逆全球化的本质问题。
特朗普2017年上任后,就有全球保守主义浪潮掀起,当时大家都说全球在右转。
后来拜登2021年上任后,人们也普遍认为这个右转趋势会暂告一段落。
不过从目前看,拜登上任并没有变得更加拥抱全球化,在外交方面,拜登跟特朗普并没有本质区别,美国仍然变得更加保守。
特别是在4月24日刚结束的法国大选,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当前全球右转的趋势并没有结束,甚至还在加速过程。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神奇的现象,就是法国本次支持率急速增长的极右翼和极左翼,全都在反对全球化。
这是需要我们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因为背后包含着逆全球化这个大命题。
本文,我会结合法国大选,来分析一下当前逆全球化的本质问题。
4月24日的法国大选,最终结果让全世界都松了一口气,因为马克龙最终有惊无险的赢得大选,欧盟至少暂时不必面临解体的风险。
本次法国大选,第一轮的得票情况是:马克龙27.85%得票率、极右翼的勒庞是23.15%、极左翼的梅朗雄则意外的获得了21.95%的得票率。
这三位候选人的得票率差距都不大,在第一轮结束后。
因为没有人得票率超过50%,按照法国大选规则,得票率最高的两位候选人,也就是马克龙和勒庞进入到第二轮。
而梅朗雄是极左翼,在落选后,就直接对自己支持者说,一票都不要投给勒庞。
所以,最终马克龙在第二轮大选中获胜,也并不奇怪。
但马克龙这次也算是险胜了
马克龙这次是以58%的得票率,超过了勒庞的42%。
但是,在五年前,马克龙和勒庞的首次对决里,马克龙是以66%的得票率,碾压勒庞的34%得票率。
我们必须看到,法国极左翼和极右翼的崛起,已经预示着法国的未来,乃至整个西方国家的未来,必然是更加左右撕裂的。
人们现在要问的是,五年后,马克龙就不能参选了,这种情况下,法国还有人能阻止勒庞吗?
即使有人能阻止勒庞,那个人也变成是极左翼人士,而不是法国传统的大党,或者中间派人士。
这次法国大选有个很明显的信号,就是传统制度化大党在断崖式没落。
法国以前跟美国类似,都是由两个传统左派和右派的大党进行“左右交替”的局面,这是戴高乐之后一直延续到2017年马克龙的出现。
当时,马克龙击败了法国传统的两大党“共和党”和“社会党”,作为一个第三方中间派崛起。
而在本次法国大选里,共和党候选人的得票率是跌破了5%,而社会党候选人得票率仅仅只有1.75%。
谁能想到,法国传统的两大党居然仅仅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就没落至此,堪称断崖式下跌。
取而代之的是,法国极右翼和极左翼的崛起。
这一次,不但极右翼的勒庞第一轮得票率达到23.15%,让人更感意外的是极左翼的梅朗雄竟然有21.95%的得票率。
这使得当前法国形成,马克龙作为中间派,勒庞极右翼、梅朗雄极左翼的三足鼎立局面。
同时,马克龙这样的中间派,更像是“昙花一现”,5年后在马克龙不能继续参选的情况下,马克龙这样的中间派,目前还没有看到能“后继有人”的样子。
而且法国选民里,对于马克龙的不满也是呈现增加的趋势。
马克龙的支持者,主要来自于精英阶层,是典型的“食利者”,大都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才是马克龙的票仓。
而30岁以下的年轻人普遍对马克龙不满,并纷纷投向极左翼和极右翼的怀抱里。
这样的趋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强极左翼和极右翼的力量,而对中间派大为不利。
因此,虽然本次马克龙赢得大选,但我们也得提前为5年后,面对一个更加撕裂保守的欧洲做准备。
再来说说,本次马克龙赢得大选的影响。
首先,马克龙赢得大选,让全球不少人都松了口气。
这里主要是因为,勒庞是又一个特朗普式的人物,如果勒庞上来,整个欧洲就又要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甚至欧盟可能因此解体,也一点都不奇怪。
而马克龙连任,至少可以减少这种不确定性。
当前世界已经够乱了,如果马克龙不能连任,无疑会乱上加乱。
所以,马克龙的连任,对全世界来说,相对是一件好事,对我们来说也是如此。
马克龙至少展现出比较想独立于美国的外交态度,特别在对待我们的态度上,法国和德国一样,采取比较务实的态度,没有完全跟风美国。
对我们来说,这一点就很重要了。
而勒庞毕竟是极右翼,虽然勒庞跟俄罗斯关系还比较好,但勒庞毕竟是更加保守,这并不利于我们倡导的全球多极化战略。
而且,勒庞肯定是不被美国民主党喜欢。
但是要考虑到,两年后特朗普是很可能卷土重来的。
如果是勒庞当选,我们可能在两年后就要面对,勒庞 特朗普这样的极端保守组合,这毫无疑问会加速逆全球化浪潮,这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局面。
我们再来看看勒庞这个人。
勒庞所在的家族,被称为“法国最危险的家族”,其所在的政党“国民联盟”前身,就是极右翼的“国民阵线”,而国民阵线的创始人就是勒庞的父亲。
因为勒庞父亲的影响,让勒庞一直都被视为极右翼,为了淡化极右翼色彩,跻身主流政党,勒庞不惜跟父亲“决裂”,还专门把“国民阵线”改名为“国民联盟”, 开始打亲民和包容牌,试图淡化政党极端色彩。
但是呢,勒庞的主张,其实还是脱不了极端保守的色彩。
比如说,勒庞反对欧盟,竞选纲领里都提到退出欧盟和北约的事情。
所以如果勒庞当选,欧盟将面临很大的解体可能。
勒庞同样是高举着“法国优先”的旗号,这点跟特朗普是如出一辙。
同时,勒庞的“法国优先”,也带有限制移民的色彩,勒庞甚至主张用“同化”外来移民,取代原来的“融合”一词。
同时限制移民数量,每年只允许1万人移民等等。
可以看到,勒庞虽然极力淡化自己的极右翼色彩,但是勒庞的主张还是充满极右翼的底色。
这就好比,特朗普也不承认自己是极右翼,但特朗普的所作所为,都很偏向于极右翼。
勒庞从2015年跟父亲“决裂”后,支持率不断上升,并不是因为法国选民因为其淡化极右翼色彩而支持他,而是因为她的这种右翼底色。
这跟叙利亚难民危机是有很大关联。
2014年开始,来自叙利亚的难民越来越多,给欧洲带来很大压力。
虽然欧洲难民危机也有其有利一面,就是优化了严重老龄化的欧洲社会人口结构,补充了大量新鲜血液。
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矛盾。
虽然在10年前,是欧洲白左当道,所以让欧洲接受了大量难民。
但在接受这么多难民,不可避免就会产生新问题和矛盾。
白左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不是事到临头,就可以慷他人之慨,但真正“事到临头”的时候,自身利益受损,有些人就很难继续“左”下去。
于是,勒庞这样的右翼人士,在2015年开始支持率就一直在上升。
不管是勒庞,还是特朗普,他们这样的右翼保守,底色都是打着“XX优先”的排外主义,都是反对全球化。
这在十年前,几乎是没有任何市场。
但从2015年开始,这样的右翼保守势力,在全世界范围内就急速成长。
这背后,其实反映着当前世界变化的一个重要趋势。
世界各国自身的保护主义在不断抬头,随之而来的是逆全球化浪潮仍然会加剧。
有的人认为,假如2017年特朗普没有胜选,我们和美国的关系就不会这么糟糕,逆全球化也不会出现。
但其实这里面因果逻辑是反过来的。
是美国在二战后的构建的这套全球秩序、全球产业链,美国作为最大的食利者,都已经有点难以维系下去了。
这背后根源是,在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其实美国霸权、美元霸权的根基都被严重动摇。
只不过靠着美联储长达十几年的量化宽松,才用海量印钞掩盖了这样危机和动摇。
但这导致过去十几年的泡沫化繁荣,更像是某种“回光返照”。
单靠印钞的量化宽松,并不能根本解决分配问题,只会加剧阶级固化,加剧贫富差距。
于是,这在过去十几年,变成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同时,全球化也变成了跨国大资本集团,掠夺利润的工具,在美联储无限印钞的情况下,越靠近印钞源头的跨国大资本集团,越容易有金钱优势,越容易形成垄断和固化。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过去这14年,全球范围内的中产收入群体的收入,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中产收入群体基本处于比较停滞的状态,底层人群也享受不到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红利。
这必然会导致世界各国的保守主义抬头,进一步催生出逆全球化浪潮。
所以,并不是特朗普的出现导致世界右转。
而是正处于世界右转趋势的美国,选择了特朗普。
没有特朗普,也有其他人会出现引领美国右转。
这个因果逻辑还是不能搞反。
不管是特朗普还是勒庞,之所以这样保守主义会更加受欢迎,根本原因在于当前全球财富分配是存在很大问题,阶级固化十分严重。
如果我们看得更深一层,其实美国霸权是最严重的秩序固化,美国作为最大食利者,过去70多年一直趴在全世界吸血。
在以前世界经济靠着科技革新,日新月异发展的时候,只要整个蛋糕可以持续扩大,美国吃肉,世界其他国家还能喝口汤,大家还能勉强过过日子。
但当前世界经济也进入到一个瓶颈期,这个蛋糕没有巨大的增量基础,可以让美国掠夺之后,世界其他国家还能喝口汤,可能连汤都没得喝,这种情况下,大家肯定都不乐意。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神奇的现象,不但极右翼的勒庞反对全球化。
就连极左翼的梅朗雄,其实也反对全球化。
梅朗雄甚至比勒庞还极端,他还主张法国退出北约、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世界银行等象征全球化的国际机构,并扬言一旦当选,将会否决欧盟与美国及加拿大的自由贸易协议,甚至就脱欧举行公投。
梅朗雄和勒庞的左右区别主要在于对待移民的态度上,但二者都是反对全球化的。
全球化成了法国极右翼和极左翼都反对的事物,这是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
现在反对全球化呼声最大的,反而是欧美这样的全球化食利者。
这背后根本原因是,大型跨国资本集团垄断了全球化的红利,这使得发达国家的民众也享受不到全球红利,那么自然就容易在极右翼煽动下,把矛头指向全球化。
我认为这并不是全球化的错,只不过欧美的极右翼背后也仍然是资本,资本不可能明面上反对资本,所以只能拿全球化当背锅侠。
所以,我认为逆全球化也不是说世界各国都闭关锁国了。
只不过在疫情和地缘危机的影响下,世界各国都会更加注重产业链的安全,而不是像以前只注重经济效益。
这使得,未来全球产业链将不可避免分割成区域化经济体系。
这就是我两年前就跟大家提前分析过的,世界将分割成两大块区域化经济体系的格局,一个是以我们为主,一个是以美国为主。
在这两大区域化经济体系下,世界各国都会倾向于把产业链进行“就近整合”。
这会给未来世界格局,带来巨大冲击。
所以,我认为当前世界秩序紊乱的最本质问题是,美国的国力在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一直在走下坡路,已经不足以维持美国霸权,并且世界经济发展进入瓶颈后,世界蛋糕的分配已经出现很严重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崛起,对美国霸权带来严重挑战,美国自然更加不甘心于美国霸权的瓦解。
美国才会这样满世界拱火,去铤而走险。
而这反过来催生出俄乌危机,加速逆全球化的过程。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当前逆全球化的旋涡是已经彻底启动,世界各国只能是主动或被动的被卷入这场旋涡之中。
最后很可能就是爆发一场世界经济危机,从世界范围内打破阶级固化,打破美国霸权固化。
最后的胜利者,才能引领人类进入到下一轮高速发展周期。
这是人类不变的历史轮回,历史总在螺旋循环中,周期前进。
我是星话大白,欢迎大家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