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各大茶山的特点介绍(帕沙古茶山以及帕沙古树普洱茶的特征)
普洱茶各大茶山的特点介绍(帕沙古茶山以及帕沙古树普洱茶的特征)帕沙古茶山民族文化和历史资料帕沙老茶山终年云雾缭绕,雨水充足,植茶区又在1500米—1800米之间,加之这里植被茂盛,林下腐植物丰富,土地肥沃,茶树生长茂盛,萌芽期早,采摘期长,叶长肥硕,白毫显着,品质优良,茶性有如丽人一般的高雅,茶气有如清风一样的柔绵,韵味有如秀水一般的甘甜。经验人士总结:帕沙茶内质丰富,十分耐泡,茶汤浓高,滋味厚重,香气高端,茶气强烈有汤感柔顺,水路细腻,回甘生津,留香持久。 帕沙古茶山的介绍和它的普洱茶口感特点帕沙古茶山普洱茶口感特点
帕沙古茶山,平均海拔在1700多米,沙茶山在勐海县境内格朗和乡境内,处于南糯山与布朗山之间,格朗和为哈尼语,意为幸福、吉祥,据说130多年前,现今的班章老寨就是帕沙村民的祖先去开发并世代安居乐业的。帕沙山很大,绵延10多公里,傣族寨后面,坝子尽头是一条高高的如屏障一样的大山,那就是帕沙山,五个哈尼族寨子分布在半山腰。无论大寨、小寨都有古茶园,老寨有棵茶王树树围已达2.1米,被云南省茶科所命名为帕沙1号。帕沙有5个哈尼族寨子,帕沙老寨至少有500年历史,是哈尼族在勐海县的另一个历史定居点。目前保存下来的古茶园至少还在2000亩以上。
帕沙的古茶树长势很好,繁茂葱绿、叶面光亮,枝杆很高,一派大乔木的势貌。帕沙老茶山终年云雾缭绕,雨水充足,林下腐植物丰富,茶树生长茂盛,采摘期长,叶长肥硕,白毫显着,品质优良,茶性有如高雅,茶气有如柔绵,韵味有如甘甜。哈尼人古时没有矮化茶树的习惯,一直保持着古树茶的长势,只将上面的枝条拉弯与下面的枝条拴在一起。僾尼人没有文子,对历史没有记录,有多少年的历史找不到史料。
帕沙古茶山——普洱茶口感独特:纯正的帕沙茶清甜,海拔越高,韵味越足,回甘快、舌下有生津、新茶较鲜、微涩化得快。水路较细、顺口、滑、爽、醇厚、很有层次感。
由于整个勐海片区名山茶多,帕沙的名气不够响。但是对于收藏生茶,值得推荐。帕沙古树随着海拔的增高,品质越好,毛料初期品起来涩感重,做成饼后涩感减淡,品饮后涩化得很快,后期陈化后肯定是一款好茶。特点:第一泡至三泡汤色为青绿色,香气高扬,水路比较细,喉咙清爽,舌面回甘生津很好,涩味很轻,化得较快。第四至八泡,汤水柔软,生津持续,层次变化明显,基本感觉不到涩味。至十五泡汤色青绿,香气很好,汤柔水甜、生津不减,层次变化,略苦无涩。十五至二十泡色较淡,香气减弱,汤柔水甜,舌尖生津,略苦无涩。
经验人士总结:帕沙茶内质丰富,十分耐泡,茶汤浓高,滋味厚重,香气高端,茶气强烈有汤感柔顺,水路细腻,回甘生津,留香持久。
帕沙古茶山的介绍和它的普洱茶口感特点
帕沙古茶山普洱茶口感特点
帕沙老茶山终年云雾缭绕,雨水充足,植茶区又在1500米—1800米之间,加之这里植被茂盛,林下腐植物丰富,土地肥沃,茶树生长茂盛,萌芽期早,采摘期长,叶长肥硕,白毫显着,品质优良,茶性有如丽人一般的高雅,茶气有如清风一样的柔绵,韵味有如秀水一般的甘甜。
帕沙古茶山民族文化和历史资料
帕沙茶山在格朗和乡境内,格朗和为哈尼语,意为幸福、吉祥,这个幸福吉祥的地方最高的山是路南山,山下有一个很美的坝子,格朗和乡政府便在这里。乡政府大楼后面有一个清碧如玉的小湖,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黑龙潭,傣语称糯朗。湖的南岸是一个很大的傣族寨,一幢幢栏杆是木楼被高高的凤尾竹簇拥着,风吹过,竹林摇,一幢幢木楼忽显忽藏,衬得寨子灵美如画。寨子边、竹林下有头插鲜花身着筒裙的傣族女子轻轻慢慢走动的身影,远远望去如孔雀移步、仙女现身。走遍格朗和乡景色最美最令人留恋的地方便是黑龙潭,这里的青山、秀水、竹楼、丽人、清风、阳光,给人的感受就是幸福吉祥。
傣族寨后面,坝子尽头是一条高高的如屏障一样的大山,那就是帕沙山,五个哈尼族分布在半山腰。帕沙山很大,绵延10多公里,北接苏湖,西接勐混镇的贺开,东与景洪市小街乡接壤,帕沙在行政区划上是一个村委会,辖5个哈尼族寨,最大的寨子是帕沙老寨有上百户人家,最小的新寨也有30多户,各个寨子相距1公里左右,寨与寨之间能互喊对望,帕沙古茶面积大,无论大寨、小寨、新寨、老寨,寨寨都有古茶园,古茶园将5个寨子相接相连,有不少大茶树就屹立在寨子中间,老寨有棵茶王树树围已达2.1米,被云南省茶科所命名为帕沙1号。帕沙老寨有条古道通往贺开茶山的邦盆寨,顺着这条古道行走两个小时也走不出古茶园,村民们的说法更令人惊讶,他们说帕沙的古茶园走2天也看不完,一直连到贺开山的邦盆和布朗山的班章。帕沙的古茶树长势很好,繁茂葱绿、叶面光亮,枝杆很高,一派大乔木的势貌。哈尼人古时没有矮化茶树的习惯,他们不砍茶树,只将上面的枝条拉弯与下面的枝条拴在一起,让一根根枝条往下弯着长,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用此法,松绑后,古茶树枝条弹回伸得很高。
帕沙离勐海县城30多公里,在勐海县格朗和乡与勐混镇及景洪市小街乡交界的大山上,无论是去景洪还是下勐海都不容易,过去与外界接触很少,因而哈尼族传统文化保存较好,寨子里都是栏杆是木楼,村民们大多穿哈尼族服饰,交谈都用哈尼族语,六十岁以上的村民汉语讲的都不太流利,帕沙的哈尼人与南糯山的一样称自己为僾尼人,僾尼人没有文子,对历史没有记录,帕沙人说不清寨子有多少年历史,帕沙的老人们说,他们只知道他们的祖先是从江那边(澜沧江东岸)迁过来的,寨子里的老茶树是哪一代人种的他们也说不上来。
帕沙老寨究竟有多少年的历史找不到史料,但格朗和乡的人都知道,哈尼族寨子住户达到100户左右便要分新寨,而从帕沙老寨分出的新寨已有七八个了,连布朗山的班章老寨也是由帕沙迁出,一个寨扩大成七八个寨,人口增加了近10倍,在古代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情况下,这一过程不是二三百年所能完成的,根据帕沙古茶园面积和茶树大小年代分析,帕沙老寨的历史应该不低于5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