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蝗灾蝗虫是怎么死的(人们为什么不吃蝗虫)

蝗灾蝗虫是怎么死的(人们为什么不吃蝗虫)不过,消灭蝗虫用鸡鸭还说得过去,绝不能靠人来吃,因为蝗虫吃多了,轻则是上火,嘴巴冒泡,肿胀、流鼻血,重则会引起高蛋白过敏等问题,可是会死人的。前几天,看到新疆用牧鸡来消灭蝗虫。生态灭蝗,效果很好。以前还有用鸭子来消灭蝗虫,据说效果也不错。每当我看到蝗灾的故事,都不胜唏嘘。据《中国救荒史》统计蝗灾发生的频率,秦汉时期平均8.8年一次,两宋为3.5年,元代为1.6年,明、清两代均为2.8年。蝗灾往往发生在大旱之年。蝗虫在植被低于50%的时候繁殖得最快。每当发生蝗灾时,实际上是前一年产下的虫卵都孵化出来了。一旦这一年冬季气温比较高,蝗虫卵没有被冻死,来年就可能发生蝗虫灾害,这对于地区安定来说影响很严重,饥荒是很多问题的一个根源。而我国自古是农业大国,所以古代还设置有司农监等专门机构,用于勘察气候气象,可以提前预测来年会不会有蝗虫灾害,以便提前做好准备。他们也会想办法灭蝗虫,比如饲养家禽,可是家禽

油蚂蚱的美味,相信很多人都会认同。每次去泰安,同学都会在泰山脚下安排一顿大餐。其中,炸蚂蚱那是必须的。酥香脆,还有一种莫名的滋味,每次吃起炸蚂蚱,我都大快朵颐,且意犹未尽。可惜,这东西不能多吃。有些容易过敏的人群吃一口就会起浑身的红疙瘩。

蝗灾蝗虫是怎么死的(人们为什么不吃蝗虫)(1)

蚂蚱是我儿时的美味。放学回来,一定是不着急回家的。几个小伙伴一起,来到小河边,每个人拿一根狗尾巴草,开始寻找蚂蚱。不一会儿,就能串成一大串蚂蚱。然后,生起一堆火。等到火堆快熄灭时,把蚂蚱放进去烤。不一会儿,香味就传出来了。吃的时候,只需要把头部一揪,整个内脏就都拽了出来。剩下的部分都可以食用了。

那个年代,每个人都很穷。我记得有五分钱的日子是非常富有的。我慎重的会把它交给卖冰棍的,要求每天吃一根,连续吃上三天。而那时的冰棍,每根要卖两分钱。蚂蚱就成了我们最好的零食。

八十年代初的农村,蚂蚱是最寻常的害虫。可是,大人们却不肯吃它。可能是家里没有油吧?油炸蚂蚱应该是最正宗的做法。把蚂蚱用盐水泡上一个晚上,然后,沥干水,中温开炸。很快,颜色焦黄,香气扑鼻的炸蚂蚱就出炉了。当然,那时的美味,还有蛤蟆腿、知了、麻雀。

每当我看到蝗灾的故事,都不胜唏嘘。据《中国救荒史》统计蝗灾发生的频率,秦汉时期平均8.8年一次,两宋为3.5年,元代为1.6年,明、清两代均为2.8年。蝗灾往往发生在大旱之年。蝗虫在植被低于50%的时候繁殖得最快。每当发生蝗灾时,实际上是前一年产下的虫卵都孵化出来了。

一旦这一年冬季气温比较高,蝗虫卵没有被冻死,来年就可能发生蝗虫灾害,这对于地区安定来说影响很严重,饥荒是很多问题的一个根源。而我国自古是农业大国,所以古代还设置有司农监等专门机构,用于勘察气候气象,可以提前预测来年会不会有蝗虫灾害,以便提前做好准备。

蝗灾蝗虫是怎么死的(人们为什么不吃蝗虫)(2)

蝗灾蝗虫是怎么死的(人们为什么不吃蝗虫)(3)

蝗灾蝗虫是怎么死的(人们为什么不吃蝗虫)(4)

他们也会想办法灭蝗虫,比如饲养家禽,可是家禽也吃不了那么多蝗虫。所以一些时代,当权者甚至带头吃蝗虫,他们并不是要以这种手段来说服人们吃蝗虫,目的是唤起人们去对抗蝗虫,杀一点就可能少一点,对粮食的危害就可能少一些。唐代有一次爆发蝗灾,唐太宗带头吃蝗虫,但这只能维持短暂的时间,还是需要从其他地区来调集粮食。

前几天,看到新疆用牧鸡来消灭蝗虫。生态灭蝗,效果很好。以前还有用鸭子来消灭蝗虫,据说效果也不错。

不过,消灭蝗虫用鸡鸭还说得过去,绝不能靠人来吃,因为蝗虫吃多了,轻则是上火,嘴巴冒泡,肿胀、流鼻血,重则会引起高蛋白过敏等问题,可是会死人的。

蝗虫繁衍得太快,它们又有翅膀,迁徙速度更快,可由于中国各地的气温差异很大,蝗虫快速啃光一个地方的粮食,当它们转战到一个没有足够食物的区域,它们自己也得饿死。我想,蝗虫到了最后是自己把自己吃穷的,没了吃的,也没考虑计划生育,自然就在饥饿中死去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