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文学大师老先生(大师远去朱小蔓)

文学大师老先生(大师远去朱小蔓)8月10日下午3时,朱小蔓因病医治无效离世。“朱小蔓同志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她学养深厚、道德纯粹,对教育事业无比忠诚、对工作执着奉献的精神令人尊敬、让人感动。”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江苏省原副省长王湛说。8月12日上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外籍院士朱小蔓的告别仪式在南京举行,为她送别的花篮、花圈摆满了告别厅,剩下的空间刚好容纳全国各地冒着酷暑自发赶来吊唁的教育工作者近500人。截至16日早晨,网上数百人留言悼念,点看追悼会视频近5万人次。她为国家“三科”教材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她说:“建设情感文明、情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走向。”2020年8月10日,她告别了挚爱的教育事业,走完了73年的不凡人生。2016年11月,朱小蔓在南京市拉萨路小学参加教师情感表达与师生关系构建项目研讨活动时,与孩子们在一起。

文学大师老先生(大师远去朱小蔓)(1)

文学大师老先生(大师远去朱小蔓)(2)

2.关注成功后可查看往期内容

3.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学大师老先生(大师远去朱小蔓)(3)

朱小蔓:岁月如歌

文学大师老先生(大师远去朱小蔓)(4)

她是中国情感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用探究高尚道德、纯真情感之教育实践”,诠释出“人生道德至尊严,生命情感最珍贵”的教育真谛。

她为国家“三科”教材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她说:“建设情感文明、情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走向。”

2020年8月10日,她告别了挚爱的教育事业,走完了73年的不凡人生。

文学大师老先生(大师远去朱小蔓)(5)

2016年11月,朱小蔓在南京市拉萨路小学参加教师情感表达与师生关系构建项目研讨活动时,与孩子们在一起。

文学大师老先生(大师远去朱小蔓)(6)

8月12日上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外籍院士朱小蔓的告别仪式在南京举行,为她送别的花篮、花圈摆满了告别厅,剩下的空间刚好容纳全国各地冒着酷暑自发赶来吊唁的教育工作者近500人。截至16日早晨,网上数百人留言悼念,点看追悼会视频近5万人次。

8月10日下午3时,朱小蔓因病医治无效离世。“朱小蔓同志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她学养深厚、道德纯粹,对教育事业无比忠诚、对工作执着奉献的精神令人尊敬、让人感动。”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江苏省原副省长王湛说。

“她热爱教育,有教育情怀,有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终身为发展教育事业服务。”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说。

文学大师老先生(大师远去朱小蔓)(7)

1、长期“双肩挑”

一直保持教师学者本色

朱小蔓一生,从小学校长做到了大学校长,从研究所所长做到了一级学会负责人,及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老友戏言,“从小学一直做到了联合国的‘官’”。

文学大师老先生(大师远去朱小蔓)(8)

朱小蔓

但在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眼里,她“从没有把职务当‘官’来做,学术情怀一如既往、不改如初,坐班行政之余一直坚持带研究生,搞科研、读书与写作”。知她离世,顾明远说:“我们失去了一位很有思想、非常勤奋的教育学家。”

无论是在安徽师范学院、南京铁道医学院工作期间,还是任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等期间,她都是一边承担沉重的行政事务,一边任教、科研,几乎一辈子都是“双肩挑”

朱小蔓的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授说,她“保持着教师、学者的本色和天真”。鲁洁痛心地说:“她在我家里谈说教育种种问题时的声音还常在我脑中泛起,无法抹去。”

“她是我最喜欢的学者之一,她的教育情怀和道德文章一直是我的榜样。我们有许多愉快的对话与合作。”新教育发起人、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教授说。

朱小蔓一生曾经历过多个工作岗位。“每换一个岗位,每接受一项任务,她总将之看成国家交给的使命,全身心投入,敬业以待,付诸心血。”鲁洁说。

文学大师老先生(大师远去朱小蔓)(9)

每到一处岗位,每接一次重任,朱小蔓都用“教育之眼”“道德之眼”“情感之眼”来审视教育场域的管理。“她学养深厚、品格高尚,为人真诚善良,做事严谨执着,为中央教科所的学术发展倾注了巨大心血,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教育部教材局局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原院长田慧生说。“她凡事都用心、尽心,把心放进去。她的工作、学术、讲学都带着人情味。”新加坡社会科学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李荣安教授说。

朱小蔓生前最喜欢与年轻人一起读书、研讨。她曾说:“从年轻人中发现人才,是我们的责任。”年轻人锐利的思维激发了她的思考和创作灵感,她睿智、博学的从教风格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引领着年轻人的治学、从教方向。

朱小蔓在南京师范大学的“开门弟子”之一、南通大学教务处处长丁锦宏教授说:“刚入学时还踌躇满志,可见到朱老师开的读书单,我傻眼了,《哲学史讲演录》《精神现象学》《小逻辑》……”朱小蔓还特别拿出一套英文资料,要求丁锦宏做读书笔记、文献综述。“后来发现自己确实在思维、视野等方面有所发展,这与朱老师重视培养我的辩证思维能力、英文文献阅读能力、视野拓宽有很大关系。” 朱小蔓24年前与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围着长条桌共同讨论教育哲学话题,“那种不分师生、只论观点的唇枪舌剑,至今历历在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朱志勇教授说。

朱小蔓时刻不忘促进学生的成长。“她叮嘱我,不论在哪里工作,都要传承教育学精神。”宝鸡文理学院马多秀教授说。

教育部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曾天山评价朱小蔓是“师德楷模”。他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偶遇南京师范大学一名研究生。这名研究生刚入学时,朱小蔓到新生宿舍嘘寒问暖,他们还以为是宿舍管理人员,没想到居然是校领导。

同事、朋友、学生等遇到困难,朱小蔓总会不遗余力地帮助。爱人吴志明常埋怨她是“滥好人”。但她总说,助人是快乐的,尽管过程可能是艰苦的。“朱老师说,当被我们帮助的人感受到了这种关怀,他最终也会成长为一个关怀者,也像我一样去关心别人。”上海师范大学刘次林教授说。朱小蔓用行动诠释了“爱满天下”的教育真谛。

为教育付出多,为家人付出自然就少了。女儿吴姗说:“我曾经一度埋怨妈妈把最好的时光给了学生、给了教育事业。但我真的不怪她,她一辈子为别人考虑,也包括我。”

亲朋老友,一时无法接受她的离开。“她一直带病坚持工作,担任中陶会会长十几年来为‘陶研’事业作出了开拓性贡献。”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孙女陶铮说。“朱老师走了,我感觉自己精神上缺少了一根支柱。”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的外孙、北京市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副理事柯小卫,一直把朱小蔓当作良师益友。

2、以“情感”之眼

观道德教育

贯穿朱小蔓学术生涯的一条主线是情感教育研究与实践。“她是我国情感教育研究的开拓者,在道德教育研究领域,她也走在国内前列。”王湛说。

20世纪80年代,朱小蔓开启了她的情感教育研究。面对经历过1977年至1983年高考的大学生,她开始持续研究、思考:“究竟是什么东西在人的内心持续、内发、内控地生长、壮大着品性,从而使人成为一个善人、好人、有德之人呢?”

恰在这样的思考中,她与苏联伦理学教学委员会主任、莫斯科大学哲学系伦理学教研室主任吉塔连科教授取得联系,后来去莫斯科大学哲学系伦理学教研室做他的访问学者。1989年,朱小蔓又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学位论文即是情感教育研究。于是,就有了《情感教育论纲》一书的诞生。

“她在道德教育研究特别是情感教育研究等方面所做的开拓性工作与贡献,为这个时代的教育学术增添了厚重砖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周洪宇教授说。“她是情感教育理论的集大成者和忠实践行者。”田慧生说。“她长期忍受疾病的痛苦,乐观生活,积极工作,努力奉献,在道德教育、情感教育等领域作出卓越贡献,是我国当代教育学者的楷模和骄傲。”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教授说。

文学大师老先生(大师远去朱小蔓)(10)

在应试教育初露端倪的时候,朱小蔓开始了情感性素质教育研究,自觉地提出情感教育是关怀并指向人的整体素质的教育,把自己参与的江苏省一批小学的教育改革实验,如南京琅琊路小学的“小主人教育实验”、无锡师范附小的“乐学教育实验”、无锡五爱小学的“和谐教育实验”、江阴实验小学的“审美教育实验”,还有南通师范二附小的“情境教学实验”、江阴峭岐小学的“班组串换实验”、丹阳师范附小的“情育课程实验”等,统称为“情感性素质教育模式”。

1994年,朱小蔓提出“情感性德育范式”,1995年正式提出“情感性道德教育”,包括德育目标、内容、过程、机制、方法与评价等要素,体现出她以“情感”之眼观教育、道德教育的整体思想。“她在全国首倡情感德育理论,影响了许多中小学,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情感德育理论流派。”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杜时忠教授说。

朱小蔓在研究情感对道德养成重要作用的同时,也重视和强调情感对智力发育的特殊作用,认为情感是一种重要智能。在这方面,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给了她很大的学术自信。

她近年来在情感教育视野中研究生命与生命教育,关注台湾、香港的生命教育,积极推动中国生命教育的发展。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命教育专业委员会在悼词中说,朱小蔓“用探究高尚道德、纯真情感之教育实践”,诠释出‘人生道德至尊严,生命情感最珍贵’的教育真谛”。

“朱小蔓老师是一位真正的教育思想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理论研究所负责人吴安春研究员说,“她重视培养学生具有建构教育理论的能力,提出要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三个层次上探索‘上天入地’的教育理论,并以此为方法论,从情感、德性、智慧、生命、体验、文化、生态等多维视角,建构其具有道德情感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我们要学习她的思想,传承她深刻纯粹的学术品格。”国家开放大学政法部部长刘惊铎教授说。

2015年遇见朱小蔓后,重庆市渝北区空港新城小学校副校长苏建明深受感染,立志以她为榜样,将更有爱、更科学的教育播撒在每一堂课上。

3、病中修课标编教材

为育时代新人作贡献

参与中国第八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期间,朱小蔓已身患重病,几次住院治疗。“她以大无畏的精神担起了国家统编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材总主编的重任。”王湛说。

朱小蔓先是2006年受教育部委托,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组织专家团队对2003年颁布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修订。2011年,教育部颁布《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后的课标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前面,突出情感体验、道德实践在德育课程中的特殊价值,强调优化教学过程,增强学生道德学习能力。

文学大师老先生(大师远去朱小蔓)(11)

2012年初,朱小蔓再受教育部委托,任初中《思想品德》示范性教材总主编,2016年7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下两册出版,9月投入使用。教材明显加强了价值观教育、生命教育、法治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媒体素养教育等。

“她为国家‘三科’教材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田慧生说。新课改为朱小蔓的情感教育研究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实践之源和灵感之源,她的情感德育论、生命教育等思想便是在这个过程中成熟起来的。

“她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刘利民说。

4、多为“天下先”

在每个岗位上都有卓越表现

“朱小蔓同志一生经历多个教育岗位,在每个岗位上都有卓越表现。”王湛说,“她对中国的师范教育、教育研究和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建设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朱小蔓的教师情感人文素养研究,在国内教师教育研究中独树一帜。20世纪80年代中期,教育界有识之士已经敏锐感觉到“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弊端,“以知识为中心”“牺牲了另一半”,使儿童出现了“单向度、麻木、冷漠、无心”等现象。基于对这些时代教育问题的诊断和有力回应,朱小蔓提出“呼唤有情感人文素质的教师”这一命题,相关研究一直持续至今。1997年,朱小蔓在相关课题研究中讨论师范院校怎样对师范生进行情感人文素养培养,总结了以南通师范学校为代表的我国中等师范教育的本土化发展之路,为国际师范教育提供了一定借鉴。

受当时的国家教委师范司委托,1997年,朱小蔓与时任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张民生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杨德广教授开始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建设论证工作。在朱小蔓推动下,1998年南京师范大学晓庄学院成立,同年9月招收首届教育学小学教育方向本科生,开创了我国师范教育“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历史。“没有朱老师,就没有南师大和晓庄学院联办小教本科,我可能一辈子都只是一名乡村教师。”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健康研究院副院长许红敏说。

13年前,朱小蔓来到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工作。“对于年轻的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来说,她就是一种精神力量,影响着年轻的学者们。她是一位严肃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和优秀的共产党员,她是一位好老师,她是一位自主创新的好学者,走出了一条学术界少有的学术创新之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教授说。

文学大师老先生(大师远去朱小蔓)(12)

2008年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后,朱小蔓开始关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在“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确立初期,需要理顺农村教师管理体制,建立开放的教师专业发展合作机制等。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期间,朱小蔓从移风易俗、文化变迁意义上挖掘农村教育和农村教师的特殊作用,提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农村教育,通过农村教育促进农村振兴、提升农民素养。

朱小蔓还大力帮助残疾青年拓宽生命成长空间,在全国率先探索了全纳研究生教育。“她以坚韧的理想信念支撑全纳教育探索、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师者正能量、以扎实的学识高水准发挥导师作用、以仁爱之心实践有教无类的树人理念。”党的十九大代表、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侯晶晶说。

5、与国际学者对话

让世界深入了解中国教育

“我与朱小蔓老师交往多年,她是我最尊敬的研究者之一。经她介绍,我才与中国的学校建立了深入联系。”日本教育学家佐藤学说。

文学大师老先生(大师远去朱小蔓)(13)

佐藤学忆起,“我们在一次会议上见面,那次我们一起唱了很多俄罗斯歌曲。我们期待,在进行学术研究的同时,尽情歌唱”。老友回忆,已成悼语。

得悉朱小蔓病逝,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苏霍姆林斯卡娅委托内蒙古师范大学乌云特娜教授转告大家,在她眼里,朱小蔓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好教师、好领导、好教育家”。

在工作生涯中,朱小蔓结识了多位国际著名学者,如英国哲学家皮特朗、加拿大教育现象学家马克斯·范梅南等。“在与他们的对话中,我一边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并根据国情,创造性地吸收进中国本土的教育研究与实践。”朱小蔓说,“我总能从对方那里获得在学术视野、教育问题的历史脉络、文化差异以及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方面的不少启发。有许多东西,尤其是现场被触动的刹那间的感觉,是平日看书、查资料所无法获得的。”朱小蔓与范梅南的交往,促进了教育现象学在中国传播、落地。澳门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兼教育学院院长李树英教授与范梅南对朱小蔓的远逝感到十分悲伤、惋惜,他们多次与朱小蔓会面,对教育现象学和情感教育有共同研究兴趣。

“我把她珍存在我的思想中了。我记得她的友好,记得她对道德教育的支持。”国际顶尖德育期刊《道德教育》杂志原主编、伦敦大学兼职教授莫妮卡·泰勒说。

朱小蔓利用参加各种国际会议的机会,积极地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教育的本土实践与经验。在与日本学者阿部洋合作的“中国现代社会变迁与学校教育改革模式——苏南与苏北模式”项目中,她学到了与中国教育研究者不一样的研究方式、思考方式,也向日本学者和教育官员展示了中国教育尤其是江苏教育的风采。

“她对教育事业和教育科研事业的无限热爱以及孜孜不倦的学术追求,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享有崇高声誉。”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于发友研究员说。

2003年10月,中央教科所和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在莫斯科签订“2003—2006合作协议书”,催生了新世纪以来中俄教育比较研究的力作《20—21世纪之交中俄教育改革比较》。“小蔓老师早年留学俄罗斯,多年来为促进中俄两国教育同行交流做了很多工作,促进了两国同行互相理解,加强了教育交流合作。这也是她的一个重要贡献。”刘利民说。

6、情感文明

没有结束的尾声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朱小蔓明确提出情感教育要向“情感文明”发展,提高了情感教育在教育体系以及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

“建设情感文明、情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走向,它是脑科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交叉研究的地带。”朱小蔓说,情感文明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将情感文明落实在班集体建设班主任工作中、落实在课堂师生文化和学校文化中。

赓续的事业,

丰硕的成果,

丰满的人生。

朱小蔓学术之树常青。

文学大师老先生(大师远去朱小蔓)(14)

来源:中国教育报 杨桂青

微信编辑:汤文清

文学大师老先生(大师远去朱小蔓)(15)

文学大师老先生(大师远去朱小蔓)(16)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