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和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的科学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和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的科学世界)战场上最明显的变化是化学武器的使用。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交战各方总共使用了超过20种化学武器,据统计,超过4%的伤亡与毒气有关,造成了总共超过几十万名士兵和平民的死亡,超过100万人受伤。而正是因为“毒气的进攻和炮弹一样频繁”,使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可以抵挡毒气的面具和其他相关装备的研发也非常活跃。科研进步改变了战场的每一个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兴起的电灯、铁路、无线通讯技术研究改变了战争方式,然而毒气、高爆炸药、机关枪、坦克、飞机、潜水艇等新式武器的应用才是导致超过1700万士兵和平民命丧战场的最直接原因。因为科学研究领域的繁荣,对于科研器材的需求也大大增加,德国的电子和冶金工业技术水平也都处于世界前列,在这些领域的世界领导地位,正是德国敢于开战的信心来源之一。“一战”促进武器和无线通讯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第一场现代化战争,因为有了此前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积
1914年,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几个星期之后,英国《自然》杂志就写道:“这次战争,对比于之前的战争,不同之处在于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都成为战争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那么,科学技术是如何在“一战”前后改变世界的呢?
先进的科技是德国开战的信心来源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已经成为世界科学研究的中心,德国的大学教育体系培养出了大量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尤其是化工学家,而英国则相对处于下风。在1913年进行的一次非正式调查显示,英国大学聘用的科学人才,相对于他们的科学成就来说,工资明显过低,甚至还不如教堂里的工作人员,而被英国陆军部聘用的化学家的工资与当时劳工的工资相同。
英国在科学研究领域处于下风,与当时整个英国“重文轻理”的风气有很大关系。实际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战国各国的领导人所接受的还都是人文主义教育。而相比于英国,德国的大学科学教育体系培养出了大量科学专业人才,足以支持自身经济的运转并且成为当时世界科学研究的中心,德国的化工产业更是当时世界第一。
因为科学研究领域的繁荣,对于科研器材的需求也大大增加,德国的电子和冶金工业技术水平也都处于世界前列,在这些领域的世界领导地位,正是德国敢于开战的信心来源之一。
“一战”促进武器和无线通讯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第一场现代化战争,因为有了此前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积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大杀伤力的新式武器纷繁亮相,造成了战场上前所未有的人员伤亡。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时也开启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工业化大生产的道路——这种趋势在此前50年发生的同样伤亡惨重的美国内战中已有苗头,但是毫无疑问,第一次世界大战把这种趋势推向了极致。
科研进步改变了战场的每一个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兴起的电灯、铁路、无线通讯技术研究改变了战争方式,然而毒气、高爆炸药、机关枪、坦克、飞机、潜水艇等新式武器的应用才是导致超过1700万士兵和平民命丧战场的最直接原因。
战场上最明显的变化是化学武器的使用。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交战各方总共使用了超过20种化学武器,据统计,超过4%的伤亡与毒气有关,造成了总共超过几十万名士兵和平民的死亡,超过100万人受伤。而正是因为“毒气的进攻和炮弹一样频繁”,使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可以抵挡毒气的面具和其他相关装备的研发也非常活跃。
交战中士兵们使用的枪械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西线战场上,机关枪往往是解决壕沟加铁丝网战术造成的僵局并且能造成重大伤亡的决定性武器。英国军队装备了维氏机关枪,而美国在参战后则使用了在1911年研制的容易大规模生产的路易斯机关枪。德国、奥地利、法国等其他国家也都相应研制出了新型的步枪,手榴弹、火焰喷射器等武器被应用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
除了对于武器装备的研究之外,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开启了其他一些领域的科学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上的指挥官通常需要在距离前线仅几公里的地方指挥,为了尽快传达命令,他们发现无线电通讯设备过于沉重,无法随身携带,而电话线又经常轻易地被折断。为了迅速地传达战斗指令,各方都试过利用传令兵、信号枪、反光镜甚至是狗来传送指令,但是效果都不理想,这项需求开启了改进无线通讯技术的研究。另外,虽然铁路容易受到袭击,但是铁路仍是运送大量战时物资到前线的最快速有效的方式,如何迅速地修建和修复铁路,也成为战时重要的研究课题。无线通讯和铁路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都迅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停火,但是由技术的革新所造成的这场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已经永久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人类社会看待科学研究的眼光以及科学研究在人类文明的地位也从此改变。
“一战”后英国站在欧洲科研的顶峰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全世界各国的科学研究都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场战争使很多杰出的科学家命丧战场,很多研究被中断,很多项发明被用作军事用途,这是人道主义的失败,也是对于人类科学精神的重大打击。但是在另一方面,这场战争把科学研究与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转乃至国际地位都史无前例地紧密结合起来,这使科研人员的地位大大提升,也使科学研究职业化,使全世界对于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对于德国来说,虽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于研发武器的需要,政府与应用科学研究机构的关系变得更为紧密,但是毫无疑问,这场战争摧毁了德国的应用科学研究的基础。相反,在德国的洪堡大学、海德堡大学等学术中心,德国进行纯科学研究的实力却被相对完整保存了下来,这种实力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才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化工产业的严重落后、战争形式的巨大转变和英国军队在战场上的巨大伤亡让英国政府迅速认识到了应用科学研究与新技术研发在战场上的重大作用。在英国顶级科学家(尤其是化学家)的呼吁下,英国教育部发起了“组织与发展科学与工业研究计划”,这个计划最终在1918年转化为科学与工业研究部,为大学科研提供资助。1916年,英国首相成立“英国教育体系自然科学教育委员会”,著名的物理学家汤姆生被任命为委员会主席。这个委员会最终提交了很多报告,建议对英国的大学教育制度进行改革。正是在这些报告中,建议剑桥大学废除希腊语考试,引入博士学位制度,并且由政府向大学科研直接投资。
受到战争的影响,整个欧洲科学研究的势力版图也进行了重组,德国不再是欧洲和世界科学研究的中心,战后整个欧洲开始实行的护照制度,使欧洲国与国之间的科学研究开始出现壁垒,而英国,则抓住了这个机会开始重新站在欧洲科学研究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