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如何教孩子学会看图说话(手把手教会孩子)

如何教孩子学会看图说话(手把手教会孩子)那你接下来就可以追问了,她这是从哪里回来啊?是去干什么了啊?这时,孩子就必须联系后面的图意,说出"去小河边抓蝌蚪去了"。你可以继续问,"妙妙抓了蝌蚪,接下来会去哪里呢,准备把蝌蚪放哪里呢?"先看第一幅图:你可以引导孩子用到刚才看单幅图的方法,"你除了看到妙妙扛着渔网,手拿蝌蚪,还看到什么了呢?"孩子会发现,图上还画着绿色的植物,妙妙穿的是短袖,说明季节是夏天,对不对?作为一个故事的开头,必须要有时间以及大致的背景,比如小朋友可以说"夏天的早晨,天气格外晴朗",或者"阳光明媚的一天,妙妙.......。"看,四句话都说完了,说明孩子能说清每幅图上各有什么。但是,这样显然是不够的。如果光说这四句话,这个故事肯定是不动人的,别人也不愿意听,所以我们要再说一遍,这时候就必须前后联系起来,把刚才忽略的内容都要说起。两个细节:【环境】书、沙发、河水、草地 【动作】跑、坐、听广播补充细节内容和合理想象

今天我们直接举个例子,来看看“如何引导孩子看图说话”

先整体看一下,让孩子把每幅图的意思先看懂,问问孩子,每幅图能不能用一两句话把大致的意思说出来?结合提示内容,让孩子尝试把整个故事大意说清楚。

如何教孩子学会看图说话(手把手教会孩子)(1)

三个要素:【时间】夏天 【地点】小河边、家里 【人物】妙妙

如果每幅图都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其实是很好说的,比如第一幅图,妙妙扛着渔网,手里拿着一袋蝌蚪;第二幅图,妙妙坐在沙发上,广播里传来"保护青蛙"的声音,手里还拿了一本书;第三幅图,妙妙翻着书,望着蝌蚪,表情非常惊讶;第四幅图,妙妙在小河边,把蝌蚪放回了小河。

看,四句话都说完了,说明孩子能说清每幅图上各有什么。但是,这样显然是不够的。如果光说这四句话,这个故事肯定是不动人的,别人也不愿意听,所以我们要再说一遍,这时候就必须前后联系起来,把刚才忽略的内容都要说起。

两个细节:【环境】书、沙发、河水、草地 【动作】跑、坐、听广播

补充细节内容和合理想象 环境和动作必须要加上。


先看第一幅图:你可以引导孩子用到刚才看单幅图的方法,"你除了看到妙妙扛着渔网,手拿蝌蚪,还看到什么了呢?"孩子会发现,图上还画着绿色的植物,妙妙穿的是短袖,说明季节是夏天,对不对?作为一个故事的开头,必须要有时间以及大致的背景,比如小朋友可以说"夏天的早晨,天气格外晴朗",或者"阳光明媚的一天,妙妙.......。"

如何教孩子学会看图说话(手把手教会孩子)(2)

那你接下来就可以追问了,她这是从哪里回来啊?是去干什么了啊?这时,孩子就必须联系后面的图意,说出"去小河边抓蝌蚪去了"。你可以继续问,"妙妙抓了蝌蚪,接下来会去哪里呢,准备把蝌蚪放哪里呢?"

在你的追问下,孩子会一步步观察、联想、推理,他会说,"哦,她会回家,然后准备把蝌蚪养在家里等等"。


再来看第二幅图:这就有点复杂了,不是光一两句话就能说得清楚了,最难的是在哪里?就是怎么样把人物之间的动作说清楚。可以想象场景:先交代回家,旁边有收音机,而且有声音,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一回到家,妙妙就打开了收音机"。然后看人物是在哪里啊?可以怎么说出来呢?沙发有什么触觉体验呢?"坐在柔软的沙发上真舒服啊"

如何教孩子学会看图说话(手把手教会孩子)(3)

这时,孩子就会跟着你的引导,一步步说出"妙妙听到了收音机里说要保护青蛙。"这样就把这个场景和动作之间的关系说清楚了。下一张图片也就可以联系上了。


到了第三幅图:就是这个故事的精彩部分,妙妙一边翻书一边看向蝌蚪,表情是惊讶的,这时候你就得引导孩子联想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比如,妙妙听到广播之后,她心里大概是怎么想呀?"唉呀,原来蝌蚪是会长成小青蛙的啊",青蛙可以捉害虫,那么我把蝌蚪抓回来了,害虫就会越来越多了。妙妙顿时觉得非常羞愧。"当然,还能有很多种想象,只要合理就可以。

如何教孩子学会看图说话(手把手教会孩子)(4)

我们把一段话说好,无非就是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四个方面。刚才第二幅图或许是侧重在动作方面,而第三幅图则侧重在心理活动上。

一个拓展:你知道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吗?

最后一幅图:可以让孩子点明主旨,比如,"妙妙立刻做了正确的决定,把蝌蚪放生回小河"结合周围的环境,"碧绿的草地,清清的河水,小蝌蚪在小河里快乐的长大,变成青蛙捉害虫。"再结合拓展内容,可以把青蛙变蝌蚪的过程也描述出来。

如何教孩子学会看图说话(手把手教会孩子)(5)

这样看图说话就不愁没话可讲啦!你学会了吗?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