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支架的傻姑娘(支架姑娘谢谢你)
卖支架的傻姑娘(支架姑娘谢谢你)12月9日,在哈尔滨市松北区裕民街道志华社区一核酸检测点,李松竹(右二)引导市民有序检测。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12月9日,在哈尔滨市松北区裕民街道志华社区,社区工作人员帮助李松竹给受伤的左臂佩戴外固定支具。 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12月9日,在哈尔滨市松北区裕民街道志华社区一核酸检测点,李松竹(右)引导居民进行信息采集。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12月9日,在哈尔滨市松北区裕民街道志华社区一核酸检测点,李松竹(左)和工作人员在相互加油鼓劲。 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12月9日,在哈尔滨市松北区裕民街道志华社区一核酸检测点,李松竹(右)引导居民进行信息采集。 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1999年出生的李松竹今年6月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中学英语老师。11月末,她的左臂意外骨折,为治疗需佩戴外固定支具。
12月初,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出现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哈尔滨市6个区中小学校实行线上教学。热心参与志愿工作的李松竹在得知本人所在的松北区裕民街道志华社区人手不足后,主动向社区报名担任抗疫志愿者。虽然社区因她的手臂伤情一度婉拒了她,但她仍坚持要来帮忙。
在给学生上完网课后,李松竹穿上防护服,忙碌在抗疫一线,引导居民进行核酸采样、查验健康码、登记身份信息,活泼开朗的她被大家称为“支架姑娘”。
“有爱心商户送来了咖啡,包装袋上还给我画了画。”李松竹说,“我帮助别人,别人同样温暖了我,这种‘双向奔赴’的感觉很棒!”
12月9日,在哈尔滨市松北区裕民街道志华社区一核酸检测点,李松竹(右)引导居民进行信息采集。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12月9日,在哈尔滨市松北区裕民街道志华社区一核酸检测点,李松竹(左)和工作人员在相互加油鼓劲。 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12月9日,在哈尔滨市松北区裕民街道志华社区一核酸检测点,李松竹(右)引导居民进行信息采集。 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12月9日,在哈尔滨市松北区裕民街道志华社区,社区工作人员帮助李松竹给受伤的左臂佩戴外固定支具。 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12月9日,在哈尔滨市松北区裕民街道志华社区一核酸检测点,李松竹(右二)引导市民有序检测。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12月9日,在哈尔滨市松北区裕民街道志华社区,社区工作人员帮助李松竹给受伤的左臂佩戴外固定支具。 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12月9日,在哈尔滨市松北区裕民街道志华社区一核酸检测点,李松竹(左)在查验居民的健康码。 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12月9日,在哈尔滨市松北区裕民街道志华社区一核酸检测点,李松竹展示绘有她画像的饮品包装袋。日前,有爱心商户送来免费咖啡,包装袋上绘有她的画像。 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12月9日,在哈尔滨市松北区裕民街道志华社区一核酸检测点,李松竹(左)在查验居民的健康码。 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12月9日,在哈尔滨市松北区裕民街道志华社区一核酸检测点,李松竹(右)和工作人员交谈。 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12月9日,在哈尔滨市松北区裕民街道志华社区一核酸检测点,李松竹(右)引导市民有序检测。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12月9日,在哈尔滨市松北区裕民街道志华社区一核酸检测点,李松竹(右一)引导市民有序检测。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