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请阐述刘禹锡为什么被称为诗豪(大唐诗豪刘禹锡)

请阐述刘禹锡为什么被称为诗豪(大唐诗豪刘禹锡)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山桃花红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刘禹锡被贬的地方,就是现在的湖南常德、重庆奉节,都是湘楚之地,民风好巫,情感热烈。当年屈原被流放沅湘之地,也曾经披发浩歌,而当地的民众,在节日祭祀等重大的活动当中,喜欢载歌载舞,喜欢对歌赛歌,因此民歌特别发达。而当地流行的一些曲调,让长期在北方生活的刘禹锡感到新奇,如刘禹锡写道:“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这是说当地流行的“桃叶词”与“竹枝词”。刘禹锡的《踏歌词》还写道:“日暮江南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愁”。总之,在刘禹锡看来,此地就是别有洞天的桃花源;是山与水的世界;是热情如火的世界;更是歌与曲的世界。在这样的环境当中,素来旷达的刘禹锡,干脆就像后世的苏东坡一样,“此心安处是吾乡”,学会了当地的民歌,而且水平极高,我估计刘禹锡的水平可以与当地的“刘三姐”对唱,俨然就是北方来的“刘三哥”。白居易曾经写诗说,“几时红烛下,

在上一讲,我们讲了刘禹锡那不服输服软,打死也不服的人生。了解了刘禹锡的一生,其实我们就可以明白,尽管刘禹锡最好的年华都在贬谪生涯当中度过,尽管远在蛮荒之地,刘禹锡过得未必不快活。一个强大的人,必定有他的独门心理调适机制,刘禹锡的独门绝技就是,看书写诗看楚人歌舞,替百姓写歌词,这些爱好成就了大诗人刘禹锡,更成就了中唐以来专业词人刘禹锡。

请阐述刘禹锡为什么被称为诗豪(大唐诗豪刘禹锡)(1)

在中国文人的生命历程中,遭遇贬谪,在生命最灿烂的年华,被驱逐出朝廷的中枢,到穷乡僻壤蛮荒之地去反思,去度过余生,是很常见的事情。但如何度过那些寂寞荒凉的贬谪时间,每个人有不同的选择。性格坚强的人,将被流放到蛮荒之地当成是生命中的一段奇遇,快速融入当地的风土民情之中,酒照喝舞照跳歌照唱,比如刘禹锡;再比如宋代的苏东坡、欧阳修、黄庭坚等人;再比如流亡到贵州最终龙场悟道的王阳明等,他们用豪放旷达和通脱的生活态度,用超越生活苦难的意识,书写了一段别样的人生。

但也有凄凄惶惶悲不自胜者,比如韩愈和柳宗元。韩愈刚刚收到被贬谪的命令之时,就立马写诗说,“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他立马就想到了死,告诉前来送行的侄子说,“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柳宗元更为凄凄惨惨戚戚,始终未能走出生命的低谷,最终在柳州郁闷而死。

请阐述刘禹锡为什么被称为诗豪(大唐诗豪刘禹锡)(2)

所以说,人与人之间的生命历程类似,但很有可能最终结局不同。关键是能否建立一种心理调适机制。刘禹锡在大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依然能够活得优哉游哉,支撑他的是唱歌。他兴趣盎然地和当地老百姓一起唱歌,唱着还不够,还要学习当地民歌的曲调与风格,主动为他们填写歌词。通俗地讲,就是用当地的曲调普及中原文化,推广普通话。他这种向当地民歌学习主动以曲调填词的做法,不知不觉中开启了一个新时代,从诗人们偶然为之的写词,到主动按照曲调去填词,词的新时代在刘禹锡手中正式开始。

刘禹锡被贬的地方,就是现在的湖南常德、重庆奉节,都是湘楚之地,民风好巫,情感热烈。当年屈原被流放沅湘之地,也曾经披发浩歌,而当地的民众,在节日祭祀等重大的活动当中,喜欢载歌载舞,喜欢对歌赛歌,因此民歌特别发达。而当地流行的一些曲调,让长期在北方生活的刘禹锡感到新奇,如刘禹锡写道:“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这是说当地流行的“桃叶词”与“竹枝词”。刘禹锡的《踏歌词》还写道:“日暮江南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愁”。总之,在刘禹锡看来,此地就是别有洞天的桃花源;是山与水的世界;是热情如火的世界;更是歌与曲的世界。

请阐述刘禹锡为什么被称为诗豪(大唐诗豪刘禹锡)(3)

在这样的环境当中,素来旷达的刘禹锡,干脆就像后世的苏东坡一样,“此心安处是吾乡”,学会了当地的民歌,而且水平极高,我估计刘禹锡的水平可以与当地的“刘三姐”对唱,俨然就是北方来的“刘三哥”。白居易曾经写诗说,“几时红烛下,闻唱竹枝歌”,意思是说,老刘啊,我们什么时候能再见面,在红烛的摇曳中,听你唱竹枝歌。白居易还说,“梦得能唱竹枝,听者愁绝”,看来这刘禹锡唱当地的民歌,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准。

刘禹锡沉浸在当地百姓的民歌对唱中,用当地的曲调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传唱度很高的词。《竹枝词》:

山桃花红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这是刘禹锡用当地的民歌曲调填的词,也是一首美丽的但无限悲伤的恋歌。山上桃花灿烂,宛如女子美丽的青春容颜,也暗示了女子爱得如桃花般浓烈;一江春水绕着山而流,这暗示女子的心已经被情郎勾走。这两句表面写景,实际上有浓烈的情感暗示。“山桃花红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这两句是乐景,写热烈的情感,但后两句则飞流直下,写无限的悲伤。“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花红易衰就像是无情的情郎,热情很快散去,而女子那无边的哀愁,恰似那一江春水向东流。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那一江春水向东流”惹人喜爱,其实看来,应该是抄袭刘禹锡的。

请阐述刘禹锡为什么被称为诗豪(大唐诗豪刘禹锡)(4)

又如《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这是一个天朗气清江水如镜的好日子,一对青年男女在江边对歌,“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这就是民歌当中常用的谐音双关的手法。女孩子想,这个人到底怎么样?到底爱不爱我?说它是晴天吧,西边还下着雨;说是下雨吧,东边却晴空万里。同样的,你对我,到底是有情,还是无情呢?这体现了一个怀春的少女见到意中人之时,那种心如撞兔又忐忑不安的心情。

再比如他的《浪淘沙》: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这首词应该是刘禹锡的座右铭,是他价值观的体现。刘禹锡说,谗言怎么会像浪一样深,也不要说我老刘这样被贬的人,会像沙子一样会沉下去。淘金的人千万次的淘洗,洗掉了狂沙,才能见到真金。

刘禹锡借这首词,是想说两个问题,第一,我刘禹锡坚信自己是正确的,所以我不低头不认输,坚持到底;第二,我刘禹锡坚信自己就是真金,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只要坚持到底,总有云开月明之日,总有历经风雨见彩虹之时。

请阐述刘禹锡为什么被称为诗豪(大唐诗豪刘禹锡)(5)

我们可以看到,刘禹锡的《竹枝词》与《浪淘沙》,这些都是七言,句式整齐,和近体诗没啥区别,要是刘禹锡也有词那样的长短句,就说明刘禹锡真的会写词。事实上,刘禹锡还真的写过长短句。那是和的白居易的一首词,用《忆江南》的词牌写的。《忆江南》: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这是一首伤春之词。一般词人的伤春之词,会写花儿落去残红遍地,引起我们的伤感,但刘禹锡这首词,却是独辟蹊径。从春天对人的告别,对人的依依不舍写起。春天快要走了,在她临行的时候,告别洛阳的人们。如何告别的呢?你看那柔弱的柳枝随风飘摇,像是挥一挥衣袖举手告别;你看那花儿沾满晶莹的露水,仿佛是被离别的泪水浸湿的头巾。下一句则是写人。写一个怀春伤春的女子,在残春之中独行独坐独自伤悲独自寂寞,可以说构思巧妙浑然天成。

这首词真正的伟大之处,倒不是刘禹锡的填词技巧,而是刘禹锡在写这首诗时候,备注的几个字。刘禹锡说,“和乐天春词,依曲拍为句”,这是中国词史上首次明确说明依曲调填词,这也足以证明,刘禹锡和白居易是依曲调填词的先行者。

刘禹锡的一生,做到了“三不”,不服软,不服输,不服就干!刘禹锡给我们的启示是,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总有云开月明之时!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