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包拯老来得子多亏了他儿媳(包拯60大寿时感叹自己无后)

包拯老来得子多亏了他儿媳(包拯60大寿时感叹自己无后)还没等包拯发问,儿媳就告诉了包拯一个天大的喜讯,原来包拯还有一个儿子,健康活泼,并且就在府内。就在此时,包拯的儿媳突然跪地,让包拯一时之间也不免有些惊诧。但是当宴席结束,一切也都慢慢恢复了平静后,包拯的心中不免有些失落,因为如此隆重的一个甲子寿辰,却因为独子的早逝,而缺少了子女行跪拜礼的这个环节。自己是堂堂的包龙图,落得一个无子送终的结局,让人感到悲叹。想到这里,包拯也是黯然泪下,发了几句牢骚。

文|武品文史

包拯老来得子多亏了他儿媳(包拯60大寿时感叹自己无后)(1)

公元1057年七月初十这一天,开封城里洋溢着一片喜气,因为北宋名臣包拯在家中举办了寿宴。

这一年,他整60岁,是他的甲子之年,正所谓“不到甲子不庆寿”,包拯一生劳碌,也确实应该庆贺一番。

席间包拯也是热情洋溢,和众多道喜的宾客们把酒言欢,场面也是好不热闹。

但是当宴席结束,一切也都慢慢恢复了平静后,包拯的心中不免有些失落,因为如此隆重的一个甲子寿辰,却因为独子的早逝,而缺少了子女行跪拜礼的这个环节。

自己是堂堂的包龙图,落得一个无子送终的结局,让人感到悲叹。

想到这里,包拯也是黯然泪下,发了几句牢骚。

就在此时,包拯的儿媳突然跪地,让包拯一时之间也不免有些惊诧。

还没等包拯发问,儿媳就告诉了包拯一个天大的喜讯,原来包拯还有一个儿子,健康活泼,并且就在府内。

这让包拯喜出望外,马上询问事情的原委。

儿媳看到公公如此高兴,也就把整个事情讲述了一遍。

包拯老来得子多亏了他儿媳(包拯60大寿时感叹自己无后)(2)

包拯有二妻一妾,原配李氏,继室董氏,妾室孙氏。

其中李氏命浅福薄,很早就因病去世。

包拯为了不让包家的香火断送,后来又迎娶了董氏为妻,以及董氏的陪嫁丫鬟孙氏为妾。

董氏是个贤内助,不但帮助丈夫打理家庭,还为其生下儿子包繶。

此后,董氏更是尽心尽力,相夫教子,让包拯生活在阖家欢乐的氛围之中。

儿子也在夫妻二人的细心教导下逐渐长大成人,让夫妻二人甚是欢喜。

正所谓人生三大事,包繶在19岁时,不仅娶到美娇妻崔氏,还靠着父亲的荫补,谋了一个太常寺的官职。人生大事以成其二,可谓是美哉美哉。

包拯老来得子多亏了他儿媳(包拯60大寿时感叹自己无后)(3)

然而天妒英才,儿子成婚刚满两年,就因病去世,孙子也在五岁时夭折。

这接连的遭遇,别说包拯夫妇,就连包繶的夫人崔氏也备受打击,险些一命呜呼。

此后包拯也是非常努力的想要延续香火,但是妻妾二人毫无动静,包拯虽然着急却也无可奈何。

时间也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一直到包拯59岁的时候,他觉得延续香火无望,就把孙氏送回了娘家颐养天年。

为了保证孙氏一路无忧,包拯特地安排儿媳崔氏护送照顾。

也就是在这个时间,儿媳发现孙氏已有身孕。

但因为这一路的舟车劳顿,让本就身体不好的孙氏非常虚弱,为了不让孙氏受到过多打扰,于是她决定先隐瞒公婆,待孙氏顺利产子之后再找时机汇报。

在此后的日子里,孙氏暗中相助,一直到孙氏产下一名男婴。

此后,她把男婴抱回府中养育,一直等到公公60寿诞这一天,听到了公公的悲叹,她觉得时机已到,于是就把这个事情说了出来。

包拯老来得子多亏了他儿媳(包拯60大寿时感叹自己无后)(4)

包公听完整个过程之后,不由得老泪纵横,并马上起身跟随崔氏来到了幼子的面前。

老来得子甚是欢喜,所以就给儿子取名包綖。

5年后,包拯去世,当5岁的儿子披麻戴孝的跪在灵前时,也许包拯正在天堂的某个地方,流着欣慰的泪水吧。

包拯老来得子多亏了他儿媳(包拯60大寿时感叹自己无后)(5)

总结

根据《宋史》的记载,在包拯夫妇相继去世之后,长嫂如母的崔氏便承担起了抚养包綖的重任,最终把包綖教成了一个奉公守法,受爱重之,谦虚有礼的有志青年。

此后更是得到了:"名臣之后,得是举,宜矣!"的赞誉,而这一切崔氏居功至伟。

她一生重情,丈夫去世之后,尽管公婆极力劝说她改嫁,但她却选择守义,这一守就是终生。

他一生重孝,她孝敬公婆且不离不弃,在得知包家有后后,她出钱出力,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保住孩子,让包家得以传承。

她一生重义,在公婆去世之后,她独挑大梁,给包綖聘请名师教他学问,还悉心教导教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最终让包綖成为了一个栋梁之才。

她的种种表现无可挑剔,甚至当朝皇帝都为之感动,特别下旨让大文豪苏东坡亲笔书写嘉奖,封她为永嘉郡君。

这也是对她一生所作所为的最大肯定。

参考资料:《宋史·包拯传》、《东坡全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