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公主庙历史:南阳远古文明的山④大小石庙山
南阳公主庙历史:南阳远古文明的山④大小石庙山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华民族之精神象征。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龙族图腾已出现,炎黄会盟之后,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局面已形成,龙图腾飞翔在历史的天空,飞翔在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心里。数千年来,龙在人们心目中是神秘而又神圣的,它铸造了中国王道,缔造了中国魂。(一)石屋东边磨刻的龙《史记》兵器篇记述,“君王用钺,象征军事指挥权。”在远古时期,神权、军权、政权往往是集于王一人,持最高等级兵器“玉钺”者即是最高首领,钺由兵器演变为礼器,钺就是王的代表符号。大石庙石室旁两幅钺形图案,小石庙屋内石壁上的钺形图案、屋外卧石上的钺形图案,相邻山头石柱寺山的两副巨大的钺形图案,均标示着这是王的活动地、生活区,是威仪感、震慑力的标示,“王”地就是禁区。反之,也佐证着小石庙石屋是王宫,大石庙石室是王的寝宫。四、龙图龟雕:王的尊贵、宫的神圣小石庙石屋东西两边,用龙和龟护佑。东边一块巨石的平面上,磨刻一龙形图案;两边一块岩石上
图五大石庙巨石上部磨刻的“双钺”
两钺并列和约3公里外的石柱寺山两个钺一样,是一种标示,和现在单位门口挂一牌子写上单位名称作用一样,表示这是王所居住之室。
小石庙石屋,同样有“钺”形标示,屋内东边石壁上,磨刻一钺形图案,高0.27米、宽0.17米;石室东边约5米处,一卧石立面正南,单独磨刻一钺形图案,高0.6米、宽0.4米、深0.2米,立在石屋门前也是门牌标示作用。(图六)
图六小石庙的钺型图案
《史记》兵器篇记述,“君王用钺,象征军事指挥权。”在远古时期,神权、军权、政权往往是集于王一人,持最高等级兵器“玉钺”者即是最高首领,钺由兵器演变为礼器,钺就是王的代表符号。大石庙石室旁两幅钺形图案,小石庙屋内石壁上的钺形图案、屋外卧石上的钺形图案,相邻山头石柱寺山的两副巨大的钺形图案,均标示着这是王的活动地、生活区,是威仪感、震慑力的标示,“王”地就是禁区。反之,也佐证着小石庙石屋是王宫,大石庙石室是王的寝宫。
四、龙图龟雕:王的尊贵、宫的神圣
小石庙石屋东西两边,用龙和龟护佑。东边一块巨石的平面上,磨刻一龙形图案;两边一块岩石上,雕刻一幅卧龟形象。
(一)石屋东边磨刻的龙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华民族之精神象征。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龙族图腾已出现,炎黄会盟之后,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局面已形成,龙图腾飞翔在历史的天空,飞翔在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心里。数千年来,龙在人们心目中是神秘而又神圣的,它铸造了中国王道,缔造了中国魂。
图七圆状巨石
小石庙石屋东边约30米、海拔220米处,有一块平整的巨石,长8米、宽4.9米、相对高度1.2米,周边被磨刻成圆鼓状,顶面平整处磨刻一个龙形图案。(图七)龙头朝东,龙尾西摆,全长6米。龙头长1.2米、宽0.7米,磨刻成凸起的一个“气”字,和甲骨文“气”字写法一样,可能与“寻龙望气”有关;龙身似蛇形,尾成鱼尾状,扇形分叉。(图八)
图八龙形图案
龙图腾诞生后逐步演变为王的专用称呼,王或天子称龙。到封建社会,帝王更垄断了龙的图案,寻找人用了就是对皇权的冒犯,就要招致大祸。
小石庙石屋是新石器时代产物,6米多长的龙形图案,证明远古时代龙图腾已诞生,已成为“王”的象征。在石屋旁磨刻一幅龙的图案,更凸显石屋的非同寻常。图腾是龙,昭示这里是龙族,龙护佑着石屋的主人。因此,石屋为王所用、是王宫,无疑。
一幅完整的龙图案出现在石屋旁边,显然是王刻意为之,彰显图腾的特殊地位和王的尊贵、王宫的神圣。
(二)石屋西边磨刻的石龟
图九小石庙石龟
石屋西边约20米的地方,一块巨石被磨刻为龟形。龟头部朝南,长3.3米、高1.9米、身宽2.2米,上部龟盖呈圆鼓形,下部有肢,头部损毁。(图九)
古代,麒麟、凤凰、龟、龙称之四灵。麒麟为百兽之长,凤为百禽之长,龟为百介之长,龙为百鳞之长。龟又称之为玄武,生活在江河湖海而为水神,辟邪挡煞,消灾避害;龟又是长寿动物,寓意人的长寿、事业的长久,为瑞兽。远古时代,王宫(石屋)门前立石龟,是为了消灾避害、辟邪挡煞。
五、天圆地方图:王的“至高无上”
大石庙石室前、右边10米处,在一平坦的石面上,相距0.32米,磨刻一个圆形符号和一个方形符号。圆代表天,方代表地,整幅图案是“天圆地方”之意,是一幅“天圆地方图”。图形符号直径0.3米、深0.2米,方形符号边长0.26米、深0.16米。(图十)天圆地方图代表天、地,也代表阴、阳或者乾坤,表达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同时,也是为了表达了掌握天地、阴阳、乾坤之地就在这里,突出了所居之王是王权神授,是按天地之意管理天下,即掌控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