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浔阳楼为什么认定是反诗(宋江浔阳楼反诗案的真相)
宋江浔阳楼为什么认定是反诗(宋江浔阳楼反诗案的真相)都说宋江浔阳楼题反诗属于自作自受,估计他自己也是肠子都悔青了,但我倒觉得这件事儿不是宋江想的那么简单,他的酒后失德,只不过是加速了事情的发展,即使他写个祖国风光好吾皇万万岁也没关系,他谋反的罪名早晚坐实,因为这是有人给他设计好的。黄文炳跟宋江文化水平社会层次基本相当,而且跟宋大哥一样一心想着当官,攀龙附凤到处找机会卖弄自己。宋江的反诗,正好用来借题发挥,跟领导套套近乎。其实在对待黄文炳这个事情上,宋大哥的自私就体现出来了。准确的说,黄文炳与宋江无冤无仇,只是想踩着宋江的肩膀上位,这是人之私情,并非大奸大恶伤天害理。但是宋大哥可不这么认为,就因为他,害的自己装疯卖傻,屎都吃了还被打,甚至差点人头不保颜面扫地,如果此时心慈手软,怎么在小弟们面前树立威信呢?欺负大哥的,都必须得死。于是大哥放下了礼贤下士的包袱,去而复返,灭了黄文炳全家几十口,李逵还夸张地把黄文炳肉都给烤着吃了,可见大哥也不是什么
宋江收了李逵戴宗张顺三个,开始在江州城里过起了舒坦日子,人只要一舒坦,就得作妖,就必须得嘚瑟,这是本性使然。
有一天,宋江又想找哥几个喝一杯,但是戴宗是政府公务员,李逵是个狱警,张顺是行业协会老总,这些人都忙得很,这个局儿就没攒上。按理说没局儿就回家看电视睡大觉,可惜宋大哥不是嗜睡之人,大哥连女人都不愿意睡,大觉又算个什么东西。做大哥就得言出必行,没人陪不要紧,自己也得把工作落实好,这就是风范。
中国的酒桌文化博大精深,一个人喝,喝多少倒多少,倒多少喝多少,那是情怀;两个人喝,或均分或能者多劳,都是感情;三个人以上,那就是江湖。推杯换盏把酒行令,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就算赚,时刻要以对方多喝为荣,以己方多喝为耻,以对方倒地为荣,以投降呕吐为耻。
中国人好劝酒,尤喜劝不胜酒力者多饮或者戒酒成功者再喝,这和逼良家妇女下水劝风尘女子从良异曲同工,都是男人们喜闻乐见的好事。喝多喝少不是重点,重点是改变。如果你能改变别人,这将充分体现你的能力和你在对方心目中的地位,足以让你的虚荣心得到巨大满足。
话说宋大哥自己把自己喝多了,这充分体现了大哥保质保量说到做到的高贵品格。但是问题的关键是,大哥在酒还没涌出来的时候才情先涌出来了,洋洋洒洒在人家墙上写了两首诗“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两首别说在当时了,现在读起来也是让人脊背发凉。大哥写完又就着酒菜读了读,觉得非常满意,反动文人的虚荣心和骚气劲儿又上来了,赶紧写上宋江原创,盗版必究。
要不说,年轻人,酒还是得少喝,万一喝多了就赶紧回家睡觉,千万别在外面瞎折腾,喝多了,给你张欠条都敢签名。
宋江这下痛快了,但是有个更痛快的。那就是黄文炳。
黄文炳跟宋江文化水平社会层次基本相当,而且跟宋大哥一样一心想着当官,攀龙附凤到处找机会卖弄自己。宋江的反诗,正好用来借题发挥,跟领导套套近乎。其实在对待黄文炳这个事情上,宋大哥的自私就体现出来了。准确的说,黄文炳与宋江无冤无仇,只是想踩着宋江的肩膀上位,这是人之私情,并非大奸大恶伤天害理。但是宋大哥可不这么认为,就因为他,害的自己装疯卖傻,屎都吃了还被打,甚至差点人头不保颜面扫地,如果此时心慈手软,怎么在小弟们面前树立威信呢?欺负大哥的,都必须得死。于是大哥放下了礼贤下士的包袱,去而复返,灭了黄文炳全家几十口,李逵还夸张地把黄文炳肉都给烤着吃了,可见大哥也不是什么真正以德报怨的人,他以前经常劝别人大度,不过是端着大哥的架子,站着说话不腰疼而已。
都说宋江浔阳楼题反诗属于自作自受,估计他自己也是肠子都悔青了,但我倒觉得这件事儿不是宋江想的那么简单,他的酒后失德,只不过是加速了事情的发展,即使他写个祖国风光好吾皇万万岁也没关系,他谋反的罪名早晚坐实,因为这是有人给他设计好的。
我们大胆地推测一下,是谁在给宋江下套?这个人就是吴用,我的理由有四。
第一,关于儿歌的问题。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说黄文炳问蔡知府最近京师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消息?蔡九说:“家尊写来书上分付道:近日太史院司天监奏道:夜观天象,罡星照临吴楚分野之地。敢有作耗之人,随即体察剿除。嘱付下官,紧守地方。更兼街市小儿谣言四句道:‘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山东。’因此特写封家书来,教下官提备。”夜观天象的事儿不说,孩子们唱的儿歌是从哪来的?是谁编的?谁教他们的?“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是宋江两个字,要说拨乱在山东可以,指名点姓未免太过具体了,绝对是有人有意传播。而且作为学究的吴用,曾经终日与孩童为伴,自然最懂得利用儿歌这种传播信息的方式。
第二,吴用想要宋江上山的心从未动摇。其实在邀请宋江上山的问题上,最坚决的不是晁盖,也不是林冲,更不是剩下的虾兵蟹将,最坚决的就是吴用,因为吴用深知晁盖的水平、能力和号召力,也深知晁盖的理想抱负远不及宋公明,而吴用学究出身深谋远虑,梁山诸葛,他自然有大展宏图的打算,这也是为什么他后来顺理成章无比尊崇宋江的原因。但此时宋江还心存侥幸,想着回家过小日子,再加上宋父的要求,让宋江心意已决,不想主动上山,吴用想要实现拉宋江入伙的目的,那就不能让宋江过得舒服,必须断了他的退路,才能逼其上山入伙。
第三,戴宗与吴用的至亲关系。戴宗受蔡九嘱托,要去京师送信,但他没有一路向北,而是绕路到了山东,这根本不合常理。有人觉得这是作者的疏忽,我倒是觉得老先生绝不会出现这种常识性的错误。按照我的推测,戴宗就是专门来梁山给吴用报信的,虽然他并不知道蔡九想要传达的具体内容,而且他也不必知道,他只要借着此次外出公干的机会,跑去告诉梁山宋江被官府所抓的事实即可。戴宗是吴用举荐在江州照顾宋江,戴宗是吴用的至亲,这是戴宗再向宋江自我介绍时亲口所述,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他们两个是有密谋的时间和基础的,而且吴用并不是想害死宋江,只是想逼他上梁山,这一点并不有违良知,只要控制住事态发展,让宋江稍微冒点风险,戴宗当然更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而且我们发现,在梁山得知宋江被抓之时,书中明确说晁盖非常震惊,但却没有说吴用也非常震惊,说明吴用早有心理准备。他虽然不能预料到宋江在浔阳楼上题反诗这样的具体情节,但是他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宋江被擒,因为在他的剧本里那是早晚的事,只不过这次宋江自己就给自己装到了里面,省去吴用戴宗不少的脑细胞。更有甚者,在安排如何营救宋江的问题上,吴用完全与众人不同,方法多的像是早就盘算好的,显得特别游刃有余手到擒来。
第四,吴用本身就不干净,纵观整部水浒传,吴用逼人上梁山这种没屁眼的事儿可不是干了一次两次,最典型的就是后来的河北玉麒麟谋反事件,那跟宋江的故事非常相似,简直就是宋江反诗案的升级版,可见是吴用不断学习借鉴的结果。
总之,宋江的浔阳楼反诗案算是坐实了,困兽终将入山林,这刺配江州的囚徒,那浔阳楼上的反诗,一语成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