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正史范增和张良谁厉害(对于范增和张良)

正史范增和张良谁厉害(对于范增和张良)

楚汉之争,占有绝对优势的项羽却败在了刘邦手中。人们总结项羽失败的原因,除了政治军事方面,更多的集中在用人方面。应该说,从古到今,这种看法是比较一致的。刘邦当了皇帝,在和群臣议论得失天下时,高起、王陵说项羽“妒贤嫉能”,刘邦自己也说张良、萧何、韩信这三杰能为他所用是夺取天下的原因所在。刘邦特别提到了项羽手下的范增,说项羽只有这么一个人才还不能信用,所以他才会败。不过,范增仅仅在项氏集团可以算作一个人才,假如拿他的智谋和张良相比,可说是陋劣立见,根本就不在一个重量级上。

正史范增和张良谁厉害(对于范增和张良)(1)

定都问题,有人建议项羽在关中建都,项羽没有听从。那个提建议的人说“楚人沐猴而冠”,项羽将他杀了。这里的楚人包括范增。在建都问题上,范增自始至终未置一词,这不是一个谋士应有的态度。如果项羽能够建都关中,就像刘敬、张良所论述的那样,刘邦能够这么容易成功吗?

刘邦西行攻秦,目标直指秦都咸阳,绝不左顾右盼。被封为汉王后,挥兵东进,目标直指项羽,在魏赵等国叛离之时,刘邦也只是分兵应对,自己所率领的大军始终摆在对付项羽的正面,战略目的始终明确。张良不曾带兵作战,却始终跟随在刘邦身边,所有大事都与张良商量,从不自行决断,所以说,战略决策是刘邦的,军事思想却是张良的。司马迁给两人的评价也是高下分明。给范增的评价只有三个字“好奇计”,大概只能出一个计策,还上升不到谋略这个层次上吧!而对于张良则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说刘邦得到这个人,有可能也是天意?!《史记》没有为范增立传,并不是因为项羽集团的失败,项羽能够被列在《本纪》之中,说明司马迁没有以成败论英雄。季布、栾布能够立传也说明了这个问题。这只能说明,范增在谋略方面,没有留下供后人效法的事例。

范增和张良相比,高下立分,陋劣立见,可以说,他和张良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