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国史大纲开篇说了啥(钱穆老先生的国史大纲真的那么不堪吗)
钱穆国史大纲开篇说了啥(钱穆老先生的国史大纲真的那么不堪吗)众多读者另一个槽点便是作者在书中多处为专治政体辩护、对传统文化过度迷恋乃至自恋!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李傲曾这样评价道:“对钱穆,我终于论定他是一位反动的学者,他不再引起我的兴趣,我佩服他在古典方面的朴学成就,但对他的朴学以外的扩张解释,我大都认为水平可疑。钱穆的头脑太迂腐,迂腐得自成一家,这种现象,并无师承,因为钱穆的老师吕思勉却前进得多。老师前进,学生落后,这真是怪事。(《李敖回忆录》,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8年版)”读完本书及看了相关不少评论,我觉得每个人看待此书的态度可能都不一样,曾经读完一部书后,其中某些观点觉得很是赞同,便一度认为此书是一部神作,也许只是你当时在这个领域知识还很空白,它仅仅是给了你一个启蒙而已,当你对这个领域了解的多了,也许你便会笑曾经的稚嫩言论。对于钱穆先生的《国学大纲》,我这个水平的自然不敢妄言,但对于某些随便读了点书就认为自己是大家的民科来说,批评别人水平不够、
曾经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问题:抗战14年中国人民到底绝望到何种地步?其中有个回答:绝望到钱穆要写《国史大纲》。
钱穆生于1895年,1910就读南京私立钟英中学,逢武昌起义,学校停办,遂辍学;1911年开始教学生涯之路从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后历任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江南大学教授,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国史大纲》为钱穆先生成书于1939年,如若往前引可以溯源到1931年,这一年夏天钱穆收到北京大学寄来的聘书前往北京大学历史系任教,讲解中国上古史与秦汉史;这一年9.18事件爆发,东三省沦陷;1940年《国史大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一经面市,该书就以其独特的见解与细致的考证成为了当时各个大学通用的历史教科书,在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起到了积极的民族文化凝聚作用,同时也奠定了钱穆史学大家的地位。直到现代,昆明岩泉寺中仍保留着钱穆教授著书处,并在此立碑纪念。
初读《国史大纲》翻开书便有一股国学韵味油然而来,从书的竖体排版、繁体字、文字语言无不散发着国学大师的魅力但是从今日来看,尤其是对繁字体不甚了解的人来看,可能会遇到很多字不认识,再加之竖体排版的页面与异于寻常史书也让人很不适应,大大降低了阅兴趣与阅读效率,这大概是对这部书的第一个槽点!
众多读者另一个槽点便是作者在书中多处为专治政体辩护、对传统文化过度迷恋乃至自恋!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李傲曾这样评价道:“对钱穆,我终于论定他是一位反动的学者,他不再引起我的兴趣,我佩服他在古典方面的朴学成就,但对他的朴学以外的扩张解释,我大都认为水平可疑。钱穆的头脑太迂腐,迂腐得自成一家,这种现象,并无师承,因为钱穆的老师吕思勉却前进得多。老师前进,学生落后,这真是怪事。(《李敖回忆录》,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8年版)”
读完本书及看了相关不少评论,我觉得每个人看待此书的态度可能都不一样,曾经读完一部书后,其中某些观点觉得很是赞同,便一度认为此书是一部神作,也许只是你当时在这个领域知识还很空白,它仅仅是给了你一个启蒙而已,当你对这个领域了解的多了,也许你便会笑曾经的稚嫩言论。对于钱穆先生的《国学大纲》,我这个水平的自然不敢妄言,但对于某些随便读了点书就认为自己是大家的民科来说,批评别人水平不够、著作不堪早就成了他们标榜自己的方式之一了,甚至有人拿出来毛主席曾点名批评钱穆的言论,我觉得那个时期更多人的批评都是站在政治立场(钱穆支持国民党)上来批评,或许有的人批评也只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
总结一下,《国史大纲》之所以经典,自有其理由在其中。尤其是在特殊的时期,国将不国,当初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半壁江山已经沦陷,据传钱穆先生当年写《国史大纲》的初衷不是给中国人看的,而是要给已经是日本人的中国人看的,只盼文化火种不绝,复国未必无望。抛开历史背景不谈,《国史大纲》为后世治史,本就是站在前代的史学研究上去治,史学的演进与其对世界之影响,本就是一代代人的努力去造就的,钱穆先生确实不失为一史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