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世界上的所有植物百科(地球生物全系列)

世界上的所有植物百科(地球生物全系列)金粟兰目的学名Chloranthales由金粟兰属(属金粟兰科)学名Chloranthus的复合形式Chloranth-加上表示目的等级后缀-ales构成。该词为复数形式,故在做主语时应与动词的复数形式搭配。本目中文名亦由“金粟兰属”一名中的专名“金粟兰”加上“目”字构成。依2009年APG III分类法,金粟兰科独自组成金粟兰目,是被子植物的独立小分支之一,也是木兰类植物的旁系群。双子叶植物纲金粟兰目金粟兰目(Chloranthales)是被子植物的一个目,仅含金粟兰科(Chloranthaceae)一个科。金粟兰目属于中生被子植物的基部分支,在APG III系统中曾被置于木兰类中,但APG IV系统认为它很可能是独立的支系,与木兰类和“单子叶植物 金鱼藻目 真双子叶植物”分支构成三叉关系;多识被子植物系统因此将其置于金粟兰亚纲金粟兰超目之下。

双子叶植物纲—金粟兰目(上)

真核生物域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金粟兰目

世界上的所有植物百科(地球生物全系列)(1)

金粟兰目(Chloranthales)是被子植物的一个目,仅含金粟兰科(Chloranthaceae)一个科。金粟兰目属于中生被子植物的基部分支,在APG III系统中曾被置于木兰类中,但APG IV系统认为它很可能是独立的支系,与木兰类和“单子叶植物 金鱼藻目 真双子叶植物”分支构成三叉关系;多识被子植物系统因此将其置于金粟兰亚纲金粟兰超目之下。

依2009年APG III分类法,金粟兰科独自组成金粟兰目,是被子植物的独立小分支之一,也是木兰类植物的旁系群。

金粟兰目的学名Chloranthales由金粟兰属(属金粟兰科)学名Chloranthus的复合形式Chloranth-加上表示目的等级后缀-ales构成。该词为复数形式,故在做主语时应与动词的复数形式搭配。本目中文名亦由“金粟兰属”一名中的专名“金粟兰”加上“目”字构成。

1.分类沿革

1981年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分入被子植物门木兰纲(即双子叶植物)木兰亚纲(大略相当于木兰类植物)胡椒目。

塔赫塔江分类法(Takhtajan system)将其分入被子植物门木兰纲(即双子叶植物)木兰亚纲(大略相当于木兰类植物)樟总目樟目。

达尔格林分类法(Dahlgren system)将其分入木兰纲(即被子植物)木兰亚纲(即双子叶植物)木兰总目(大略相当于木兰类植物),独自成立金粟兰目。

1992年索恩分类法(Thorne system)将其分入木兰纲(即被子植物)木兰亚纲(即双子叶植物)木兰总目(大略相当于木兰类植物)木兰目。

但根据基因分析证明金粟兰科和被子植物门中其他各科都没有密切的联系,根据化石证据判断,它是最早分化出的分支之一。

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分类法将其直接放到被子植物分支之下,但因其演化地位不明而没有分入任何一个目。

自2001年起,史蒂文斯(Stevens)将其单独列为金粟兰目。但2003年APG II分类法继续对其地位保留。

2007年,摩尔(Moore)等人的研究发现木兰类植物很可能是金粟兰科最亲近的姐妹群,但金粟兰科远在木兰类植物分化之前就已经和它们分离,而且形态上也有一定的差异。于是,2009年的APG III分类法将金粟兰科列为木兰类的旁系群,单独成立金粟兰目。

下属科:金粟兰科(Chloranthaceae)

世界上的所有植物百科(地球生物全系列)(2)

2.金粟兰科

金粟兰科(学名:Chloranthaceae)是金粟兰目(Chloranthales)的唯一科,包括4个属共几十种,有草本植物也有木本植物,都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都是芳香植物,花不显眼,果实是核果,只具有一个种子。

(1)形态特征

草本、灌木或小乔木。单叶对生,具羽状叶脉,边缘有锯齿;叶柄基部常合生;托叶小。

花小,两性或单性,排成穗状花序、头状花序或圆锥花序,无花被或在雌花中有浅杯状3齿裂的花被 (萼管) ;两性花具雄蕊1枚或3枚,着生于子房的一侧,花丝不明显,药隔发达,有3枚雄蕊时,药隔下部互相结合或仅基部结合或分离,花药2室或1室,纵裂; 雌蕊1枚,由1心皮所组成,子房下位,1室,含1颗下垂的直生胚珠,无花柱或有短花柱;单性花其雄花多数,雄蕊1枚;雌花少数,有与子房贴生的3齿萼状花被。

核果卵形或球形,外果皮多少肉质,内果皮硬。种子含丰富的胚乳和微小的胚。

(2)分布情况

5属,约7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中国有3属,16种和5变种。

本科植物主要供药用和提取芳香油。金粟兰的鲜花极香,用于熏茶。

3.蛔形兰属

蛔形兰属是属金粟兰科的植物。

蛔形兰是金粟兰科中包括略少于20个物种的小型树。蛔形兰通常生长在热带雨林中,需要高度的湿度和规律的降雨。蛔形兰此一名称是因为其花药看起来和蛔虫相似。之中的许多物种是雌雄异株的,各株植物上都只有雄性或雌性单一个性别而已。但 Ascarina lucida 除外,是本属中唯一雌雄同株的物种。

此属基本的染色体数为13,不过有些物种的为14。其染色体的形态和金粟兰属的相似。

4.金粟兰属

金粟兰属(学名:Chloranthus)是金粟兰科下的一个属,为多年生草本或灌木植物。金粟兰属共有15种。中国均产,其中金粟兰(珠兰)C. spicatus(Thunb. )Makino 常见栽培供观赏用,其花可窨茶,以增加香味。

(1)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或灌木;叶对生;花小,排成顶生或腋生的穗状花序或圆锥花序,雌雄花合生成对,生于极小的苞腋内;雄蕊通常3枚合生成一片状体,3裂,中央裂片的花药2室,两侧的花药1室,如为单枚雄蕊时,则花药2室;子房1室,有直生胚珠1颗,柱头截平或分裂;核果球形、倒卵形或梨形。

(2)金粟兰

金粟兰(学名:Chloranthus spicatus)为金粟兰科金粟兰属的植物。分布在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贵州、福建、四川、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150米至990米的地区,常生于山坡和沟谷密林下,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世界上的所有植物百科(地球生物全系列)(3)

①形态特征

半灌木,直立或稍平卧,高30-60厘米;茎圆柱形,无毛。叶对生,厚纸质,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5-11厘米,宽2.5-5.5厘米,顶端急尖或钝,基部楔形,边缘具圆齿状锯齿,齿端有一腺体,腹面深绿色,光亮,背面淡黄绿色,侧脉6-8对,两面稍凸起;叶柄长8-18毫米,基部多少合生;托叶微小。

穗状花序排列成圆锥花序状,通常顶生,少有腋生;苞片三角形;花小,黄绿色,极芳香;雄蕊3枚,药隔合生成一卵状体,上部不整齐3裂,中央裂片较大,有时末端又浅3裂,有1个2室的花药,两侧裂片较小,各有1个1室的花药;子房倒卵形。花期4-7月,果期8-9月。

②产地生境

金粟兰多生长于海拔150-990米山坡、沟谷密林下。分布于中国云南、四川、贵州、福建、广东等地。但野生者较少见,多为栽培;日本也有栽培。

③主要价值

观赏:金粟兰形态优美,枝叶青翠,未开花时显得优雅素静而又饱含勃勃生机。花开时,一串串金黄色小花闪烁在碧绿的叶丛中,芬芳四溢,沁人肺腑,是生活之良友。地植与盆栽,其绿碧翠欲滴,花香似兰,种于庭院房前屋后或室内人工假山水园,或植于盆内,置放厅堂、门前、花廊下、书房、茶几、会议室或窗台处处皆宜,不仅能美化环境,净化浊气,其芳香浓馥的花香能使人解除疲劳,为之兴奋。

药用:花和根状茎可提取芳香油,鲜花极香,常用于熏茶叶。全株入药,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根状茎捣烂可治疗疮。有毒,用时宜慎。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世界民族与文明历史”】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