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授课型硕士和研究型硕士认可度(读研究生竟然还有鄙视链)

授课型硕士和研究型硕士认可度(读研究生竟然还有鄙视链)研究型硕士VS研究型硕士看不上授课型的同学那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如何判断自己适合读授课型硕士还是研究型硕士】。授课型硕士

很多同学刚开始准备申研,就被一个问题难住了——硕士还分研究型和授课型?我到底适合读哪个?

授课型硕士和研究型硕士认可度(读研究生竟然还有鄙视链)(1)

这里面居然还有鄙视链!有的同学怕自己选了授课型被鄙视,罔顾自己的成绩和兴趣,坚持要上研究型硕士。

授课型的内容太水了,毕业后Top企业不认的

研究型硕士的申请难度大多了

研究型硕士看不上授课型的同学

授课型硕士和研究型硕士认可度(读研究生竟然还有鄙视链)(2)

那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如何判断自己适合读授课型硕士还是研究型硕士】。

授课型硕士

VS

研究型硕士

英联邦的教育体制下有两种硕士:

01

授课型硕士


即Taught Postgraduate (PGT) Courses,包括:MSc,MA,MBA等,学制一般是一年,也是现在主流申请的硕士。


授课型硕士学习方式和现在大学本科上课形式类似,以老师上大课为主。


但是也稍有不同,互动性更高像案例分析、研讨会、讲座、实验都会有,目的在于增加同学们在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对这个专业的应用技能。


最常见的就是小型学术演讲和小论文,大部分课程都会要求学生写论文,理工科还需要实验报告,项目报告、研究报告等。最后以演讲的形式,给这些报告、论文做一个详细的讲解。


一些学校专业的授课型硕士也是两年的,属于比较特别的存在。


学位类型:大部分硕士阶段课程均为授课型,如 MA、MSc、MBA、MChen、MEd、LLM、MEng、MFA、MMus 等。

02

研究型硕士


即Postgraduate Research (PGR) Programs,一般是在导师的指导下针对某项课题进行专门的研究,课程集教学和研究为一体,课程内容以项目研究为主。


同时也有授课模块,主要是为学生以后所从事的某方面研究型工作,或是博士研究做准备。


学位类型:研究型硕士不如授课型硕士招生多,常见的学位有 MPhil、MRes。

用通俗点来说就是,授课型硕士实用性高所有专业都适合申请,研究型硕士以实验为主,想要去搞研究,读博士比较合适。


当然,理工类专业比较合适申请这一类型的硕士。

如何判断申请哪一种硕士

01

想申请授课型Course-based硕士,问问自己:

· 我好奇心重,喜欢广涉猎

· 我对深入研究某个学科没兴趣

· 我喜欢课堂氛围

· 我喜欢工作和小组合作,不喜欢一直写东西

· 我打算尽快毕业进入职场

· 我不打算读博士

· 我不喜欢本科专业,想换专业

02

想申请研究型Thesis-based硕士,问问自己:

· 我对某个学科或领域特别感兴趣

· 我耐得住寂寞,求知欲旺盛,天生爱钻研

· 我毕业后想读博士、做研发或去高校当老师

以以往案例和个人经历给出,仅供参考:

1. 商科、文科、社科一般推荐申请授课型的,因为研究型有的压根就不开,有的招生名额极其少,而且一些社科的授课型硕士也是搞研究搞数据的。

2. 你在本科阶段就有一个或者多个研究型方向,且和导师一起做过相关方向的项目,或者手里有实验数据,你可以考虑研究型硕士。


3. 你在本科毕业前就有发表一些论文,你有署名的,可以考虑研究型硕士。


4. 你的理想学校里面有相关教授和你研究一个方向的,一定要试一试申请研究型硕士。


5. 你想要快速镀金、以后快速找工作,可以去读授课型硕士。


6. 你现阶段工作遇到瓶颈、上升困难,可以去读授课型硕士。


7. 想转专业、想考虑复合型专业硕士,可以去申请授课型硕士。

行业忠告

再给大家一些行业忠告,下面这一类型的学生一定不适合申请研究型硕士:

1. 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专业的同学。

2. 没有明确研究方向,想申请时现编一个方向的。

3. 觉得两年硕士厉害、认可度高的,但是完全对这一类硕士一无所知的同学。

4. 单纯只想省钱,觉得研究型便宜的同学。

实话实说,研究型硕士一定比授课型难申请的。

授课型硕士和研究型硕士认可度(读研究生竟然还有鄙视链)(3)

如果说授课型硕士申请,是学校对你整个大学工作的一个了解,那么授课型硕士的读书过程是花钱买知识。


而研究型硕士申请就像是应聘找工作,你的导师就是你的老板,研究型硕士的读书过程更像是一个工作的过程。

授课型硕士和研究型硕士认可度(读研究生竟然还有鄙视链)(4)

适合走、能走哪一条研究生道路,和我们在本科阶段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根据自身能力,从实际出发,好好选一个适合自己的硕士类型,把有限的精力拿来提高自身实力,才是聪明的做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