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麾下第一将(林彪麾下第一将)
林彪麾下第一将(林彪麾下第一将)红10师在此战中的另一大收获,是俘虏了蒋军的无线电队10余人。经教育转化,他们大都参加了红军,并在之后的反围剿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红军还缴获了几部无线电发报机,但大部分都被目不识丁的战士们砸坏,只有一个能收报但不能发报。红10师师部秘书欧阳毅被任命为新成立的无线电队政委,由于缺乏挑夫,他只好亲自背着沉重的发报机走了几天山路。这时,埋伏在龙岗北面山上的红3军团和红4军,按作战计划冲下山,斜插入蒋军后方,切断了敌第18师与留守后方的第54旅的联系。在红军的四面合击下,蒋军第18师的两个旅9000余人最终全部被歼灭,师长张辉瓒束手就擒。因为王良指挥红10师切断敌退路有功,毛主席将缴获的张辉瓒的怀表和钢笔赠予他。现在有的军史文章称张辉瓒是红10师活捉的,这个说法并不准确,活捉张辉瓒的是红12军34师100团。政委李赐凡,1908年出生于湖南宜章,参加过湘南起义和井冈山斗争,曾任红4军29团教导队
75个红军师32作者:卡迪罗
在工农红军历史上,红军主力部队先后存在过四个红10师,分别是井冈山红4军10师(仅存在一个月)、鄂豫皖红4军10师、川陕红4军10师和江西红4军10师,本文介绍的是江西的红4军10师。
1930年10月红一方面军攻克吉安后,对部队进行了一次整编,把各纵队-支队的编制都改称为师-团。由林彪指挥的红4军的3个支队,依次改称第10、11、12师。其中,第10师师长王良,政委李赐凡,下辖第28、29、30三个团,28团长刘海云,29团长赵尔陆,30团长陈光。
师长王良,原名王化赅,字傅良,1905年出生于重庆綦江,其父王庚成是清末秀才,家有良田百亩,也算是綦江一大户人家。王良于1926年入黄埔军校五期学习,参加过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斗争。他是林彪手下第一将,林彪任团长时他任营长,林彪任纵队长时他任支队长,几乎林彪每升一级,王良就顺位填补林彪的那个职位。
政委李赐凡,1908年出生于湖南宜章,参加过湘南起义和井冈山斗争,曾任红4军29团教导队党代表、红4军1纵队政委。
部队整编后,为了对付蒋军10万大军的第一次围剿,红10师随方面军主力退入江西苏区。1930年12月30日,红军在永丰龙冈一带设下伏击圈,担任诱敌任务的红3军首先与敌第18师打起来。不久,红12军也加入战斗,但由于敌人数量较多,装备较好,战斗一时打成胶着状态。
红4军10师首任师长王良,政委李赐凡
这时,埋伏在龙岗北面山上的红3军团和红4军,按作战计划冲下山,斜插入蒋军后方,切断了敌第18师与留守后方的第54旅的联系。在红军的四面合击下,蒋军第18师的两个旅9000余人最终全部被歼灭,师长张辉瓒束手就擒。因为王良指挥红10师切断敌退路有功,毛主席将缴获的张辉瓒的怀表和钢笔赠予他。现在有的军史文章称张辉瓒是红10师活捉的,这个说法并不准确,活捉张辉瓒的是红12军34师100团。
红10师在此战中的另一大收获,是俘虏了蒋军的无线电队10余人。经教育转化,他们大都参加了红军,并在之后的反围剿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红军还缴获了几部无线电发报机,但大部分都被目不识丁的战士们砸坏,只有一个能收报但不能发报。红10师师部秘书欧阳毅被任命为新成立的无线电队政委,由于缺乏挑夫,他只好亲自背着沉重的发报机走了几天山路。
在之后的两次反围剿中,红10师作为红1军团主力部队,几乎参与了每一次的大规模战斗,并取得八战八捷的佳绩。特别是在第三次反围剿的黄陂战斗后,蒋军七个师从四面八方扑向红一方面军。毛主席指挥红军隐蔽在狭小的大山之中,并亲自登上尖岭脑制高点,监视从山下走过的蒋军大部队。为以防万一,他特令王良指挥红10师作为总后卫,掩护全军从敌人各部之间的缝隙中巧妙穿过。
开国中将欧阳毅,曾任红10师师部秘书
1931年10月,三次反围剿胜利后,红一方面军进行了编制调整,王良改任红11师师长(原师长曾士峨在高兴圩战斗中牺牲),原红10师政委李赐凡改任师长,师政委由李遗民接任。这里很奇怪的是,竟然完全找不到李遗民的资料,而其姓名又出现在《红一方面军战史》上,或许是使用了别名?
王良调任红11师长后,随着林彪升任红1军团长,他也顺理成章得升为红4军军长。然而不幸的是,1932年6月13日,红4军到闽赣边武平县太和圩一带攻打地主武装的土围子,王良军长在前线勘察时,被土围子内的地主武装发现,冷枪击中王良头部,当场牺牲!毛主席专门主持了王良的追悼会,高度赞扬其功绩:“王良是一个好干部!”
继任师长李赐凡虽然之前从事政工,但他学习能力强(曾任宜章县学生联合会主席),在与师长王良、参谋长陈光的密切配合中,很快掌握了军事首长所需的常识与技能,所以上级才放心将这支主力师交给他掌管。在1932年4月的漳州战役中,李赐凡虽胳膊受伤,仍然身先士卒带领部队冲锋,攻克天险天宝山阵地,为攻克漳州立下大功。
攻克漳州,红军一部留影
在连续参加乐安宜黄和黎建泰两次战役后,红10师又迎来一场恶战——金溪资溪战役中的浒湾战斗,对手是刚投靠蒋氏的粤军吴奇伟部,其自诩为北伐铁军,有一定战斗力。1933年1月,红10师在沿金溪到浒湾的公路上行军途中与敌人遭遇,双方一经接触便迅速在公路两侧展开激战。
由于敌军抢先占领了公路北侧制高点,以居高临下之势杀伤红军战士,形势对红4军非常不利。关键时刻,李赐凡师长亲自持枪上阵,指挥部队与敌人肉搏。激战中,一颗炮弹突然打来,将他的双脚炸伤,但他仍躺在血泊中指挥作战。指挥员的亲自上阵,稳固了红10师的阵地。战后,李赐凡被紧急送往后方医院,但由于伤势过重,他的左腿最终被截肢。
李赐凡受伤后,由周昆继任红10师师长,师政委则由胡阿林接任。周昆,1902年出生于湖南平江,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斗争,曾任红4军31团连长、红12军34师师长,王良牺牲后,他曾接替王良担任红4军军长。胡阿林,又名胡侠民,1901年出生于浙江东阳,1931年被派往莫斯科步兵学校学习,回国后任红1军团某团政委。
红4军10师第三任师长周昆,第三任政委胡阿林
在第四次反围剿的草台岗伏击战中,红10师奉命协同友军解决黄柏岭之敌,对手是我军日后的劲敌、时任蒋军第11师31旅旅长的黄维。黄柏岭这一带虽然只有五六百米高,但山坡陡峭,很利于守军防守,加上敌人是蒋军嫡系第18军的基干部队,装备有大量从德国、法国购买的自动火器,火力异常凶猛,红军攻了几次都攻不上去。
军团长林彪很着急,下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黄柏岭。红10师师长周昆亲自上阵,带头冲锋,不过还是没能攻上去,周昆自己也挂了彩。最后还是靠红3军从侧翼攻击,才将黄柏岭之敌大部分歼灭,敌旅长黄维被打成光杆司令,只身滚下山才留得性命。
1933年6月,按照上级将“小军小师”改编成“大军大师”的要求,红10师被改编为红1军团2师4团。红10师师长周昆改任新成立的红3师师长,最后在抗战初期离奇失踪;政委胡阿林改任新成立的红2师政委,1933年底在大雄关战斗中英勇牺牲;原师长兼政委李赐凡在长征后任留守的江西军区司令,于1935年1月与蒋军战至生命最后一刻。
经过几十年的调整,如今承袭红10师衣钵的,是大名鼎鼎的“叶挺独立团”。
附录红4军10师历任师长
王良(1930.10-1931.10,1932年牺牲)
李赐凡(1931.10-1933.01,1935年牺牲)
周昆(1933.01-1933.06,1938年失踪)
红4军10师历任政委
李赐凡(1930.10-1931.10)
李遗民(1931.10-1933.01,事迹不详)
胡阿林(1933.01-1933.06,1933年牺牲)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