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兰州雁滩街道(访陇海大院拉开家门)
真实的兰州雁滩街道(访陇海大院拉开家门)这次他们再度上门,是因为知道高新海收入有限、疾病缠身,生活中还有诸多困难, 在2月9日,马昕、王留群等都参加了的第六届中原孝善文化论坛上,他们倡导现场的爱心企业家竞拍书法作品,把所得善款用来救助需要帮助的正能量人物和他们的家人。最终,拍卖额达到16022元,分成4份,分别捐助2015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王宽的外孙、渐冻人王海龙,车祸致残、高位截瘫的女孩冯莹莹,和年老多病仍笔耕不辍、热心公益的书法家刘尚文。最后一份,是留给高新海的。当日,他们把4005元善款送到行动不便的高新海家中,完成爱心人士的重托。 去年春节前,得知高新海已经骑了十几年的电动三轮接近报废,多次坏在路上,马昕牵线,联系到金水区政协委员、爱心企业家王留群,花费 12500 元为高新海换了新车。而一直向马昕学习家风孝道的王留群,也被评为2017年郑州市“十大最美子女”。 欢声笑语之中,又有人来访,进门一看,也是老朋友,去年来过的全
新春走基层之“春节,他们过得好吗”
陇海大院的新故事:
拉开家门,随时都能看到高新海的笑脸,和一群温暖的人
郑报融媒记者 张翼飞 文/图
欢声笑语之中,又有人来访,进门一看,也是老朋友,去年来过的全国文明家庭代表马昕和爱心企业家王留群,还有马昕的外甥女杨洁,他们提前来给高新海拜年,还送上了特别的礼物。
去年给捐了电动三轮车,今年又送爱心拍卖款,并且要把对高新海的帮扶常态化
马昕,河南省首届“十大中原忠孝人物”,2017全国“最美家乡人”十佳。身为军人的他,用部队好作风带出全国“最美家庭”,去年10月5日,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报道了他的家庭事迹。
去年春节前,得知高新海已经骑了十几年的电动三轮接近报废,多次坏在路上,马昕牵线,联系到金水区政协委员、爱心企业家王留群,花费 12500 元为高新海换了新车。而一直向马昕学习家风孝道的王留群,也被评为2017年郑州市“十大最美子女”。
这次他们再度上门,是因为知道高新海收入有限、疾病缠身,生活中还有诸多困难, 在2月9日,马昕、王留群等都参加了的第六届中原孝善文化论坛上,他们倡导现场的爱心企业家竞拍书法作品,把所得善款用来救助需要帮助的正能量人物和他们的家人。最终,拍卖额达到16022元,分成4份,分别捐助2015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王宽的外孙、渐冻人王海龙,车祸致残、高位截瘫的女孩冯莹莹,和年老多病仍笔耕不辍、热心公益的书法家刘尚文。最后一份,是留给高新海的。当日,他们把4005元善款送到行动不便的高新海家中,完成爱心人士的重托。
马昕表示,他们会集合更多公益力量,今后对高新海的帮扶将常态化,精神与物质相结合,随时为他排忧解难。不仅他和王留群会继续关爱高新海,还把接力棒传递给下一代——马昕的外甥女、也是市“十大最美子女”,并且还是市“三八红旗手”的杨洁。
作为一家广告公司老总的杨洁,非常钦佩陇海大院爱心集体的精神,她要让更多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加入到爱心行列中来。
2017年,让陇海大院人最难忘的一件事:上海朋友宋明明来访,用一个半月时间,见证了这里的真挚情感
马昕一行放下慰问品和爱心款离开后,郑报融媒记者与高新海、井勇和陇海大院的老邻居们拉起了家常。辞旧迎新之际,回顾过去的一年,他们不约而同,都说到了上海的老知青宋明明来郑州“看虚实”的事情。
9月12日,幸福路5号院,来了一位上海的残疾老知青,名叫宋明明,68岁。她和高新海,可以说既熟悉,又陌生。
原来,宋明明也有过在东北下乡的经历,也落下残疾出门要靠轮椅代步。从媒体上看到关于陇海大院爱心集体的报道,她特别同情高新海的遭遇,2014年开始,每年春节前都给高新海寄来2000元现金。可是,当她在上海给身边的朋友说起“陇海大院”的故事,周围的人都将信将疑,说邻里之间照顾病人,几年甚至十几年有可能,但坚持40多年不离不弃,恐怕有为了宣传,刻意虚构、编造的成分。因为宋明明一直没和高新海及陇海大院的人们见过面,听得多了也有点动摇。
当时,她应邀来郑州参加一个知青联谊活动,决定索性留下待上一段时间,看一看陇海大院的日常,用自己的眼睛去验证。
宋明明退休前,是上海博物馆的研究员,在郑州的这段时间,她除了和陇海大院亲密接触,还想考察河南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古迹。大院的邻居们把她安顿在离幸福路5号院不远的一处公寓,然后就把她当成了大院的一员,一起吃饭,一起交谈,一起活动。大家还发动自己的各种资源,帮助宋明明完成文化考察的心愿。
在大院邻居和各界志愿者的帮助,先后带她在郑州游览河南省博物院、登封中岳庙、少林寺、巩义康百万庄园、新郑黄帝故里,还先后去了开封和安阳。通过45天的朝夕相处,宋明明对陇海大院历经40多年积淀的朴素而深厚的情感,有了刻骨铭心的体会,完全被“征服”了。
临走时她表示,陇海大院的精神,就像中原大地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一样,是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她回到上海,一定要现身说法,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样的“郑州好故事”,做“中国好邻居”。
2018年,陇海大院人最高兴的一件事:“五一”前后,有望搬回大院旧址上盖起的新楼房,与老邻居重聚
目前,高新海在幸福路5号院过渡,因为拆迁,陇海大院的老邻居们也都分散到了市区各个地方。社区书记井勇说,据了解,大家盼望多时的回迁有了眉目,“五一”前后,老邻居们就有可能重聚了,为了照顾高新海,他的住房面积不仅有保障,而且还是一楼朝阳的房间。
虽然,陇海大院的人们不像过去天天低头不见抬头见,但他们的心,从来没有分开过。而且每个人都在身体力行着大院的精神,在工作中争当先进,在生活中,不仅对高新海,也向身边的人们奉献爱心:
陇海大院里,还有一个90后女孩叫赵怡君,她天生脑瘫,但对世界充满热爱,对陌生人充满善意。能保持如此好的精神状态,正是因为生活中不缺爱心。从怡君8岁开始,社区巡防队员就每天过来照顾她,帮她翻身,背她出去晒太阳,陪她聊天和玩耍。很多邻居也经常上门,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2014年正月十五零点,井勇接到赵怡君妈妈的电话,称她出有事无法回家,怡君还在轮椅上,无法上床睡觉。井勇二话不说,连忙打车前往赵怡君家中,将怡君抬到床上后方才离去。从此后,赵怡君就管他叫“爸爸”,而井勇也义无反顾地担负起照顾怡君的义务;
在郑州铁路公安处工作、被称为陇海大院“指导员”的常思军,和高新海亲如兄弟,从最初陪他看病治疗、帮助他身体康复恢复信心,到解决生活上的各种困难,快乐地生活。为了解决高新海理发的难题,常思军慢慢摸索学会了理发,每月一次给高新海理发,风雨无阻。2016年年底,中国铁路总公司授予他“火车头奖章”荣誉称号,是铁路系统的一项至高荣誉。
2018年,常思军到了退休年龄,他表示,有了时间后将和高新海等大院老邻居,组成宣讲团,到更多学校和社区,讲述“一场没有终点的爱心马拉松”的故事。
今年河南省和郑州市的“春晚”上,都能看到陇海大院人的身影
虽然现在距离春节还有几天,但大院的过年气氛已经非常浓郁了。除夕和春节头几天,高新海的妹妹、侄子高育虎一家,将轮流来幸福路5号院,陪他一起过年,共享天伦之乐。
而陇海大院的“保留节目”,每年雷打不动的初四大聚餐,已经在精心准备,“炊事员” 孙豫生把菜单都计划好了,发到微信群里,征求大家意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陇海大院还接受邀请,参加了河南卫视“欢乐中国年”2018春节联欢晚会的录制,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新海等与主持人庞晓戈有精彩对话。郑州电视台的“春晚”,也提前录制视频,请陇海大院给全市人民拜年。至于具体内容,这里还是先卖个关子,省市春晚播出之际,大家届时收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