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号驱逐舰(福建舰下水引发的思考)
福建号驱逐舰(福建舰下水引发的思考)目前我国的重要利益相关海域,一个是太平洋,一个是印度洋。我国本土最富庶的东南沿海一带直接面对的就是太平洋,但是中国的地理位置又不是很好,第一岛链完全控制在美日两国手中,而且美国在西太平洋水域长期驻扎1~2个航母战斗群,随时威胁从渤海湾到南海的广阔水域。因此保障中国对于太平洋第一岛链以内海域的控制权,并且尽可能把防御圈向外延伸,是保护我国本土安全的基本需求。所以我们需要长期在太平洋方向部署至少1艘航母,这样才能有效防御美国海军对中国本土构成的威胁。(海军为利比亚撤侨的民船护航,但是如果我们在锡德拉湾有一个航母编队,这场战争或许根本打不起来)中国海军的战略和中国的国防战略是一样的,那就是四个字“积极防御”。也就是说我们的海军始终是以防御为主,并不谋求建立所谓“干涉型”的海军力量。但是随着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目前全球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已经有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是我
海军需要几艘航母,这是一个严肃的战略问题,需要综合国家的国防战略,特别是海洋战略的实际需求,再结合国家的经济、工业和科技发展状况。因此,要了解中国到底需要几艘航母,就必须先了解两个问题:
1、中国的海军战略到底是什么?
2、中国的综合国力能支持多大规模的航母建造计划?
(中国海军第一艘自建航母“山东”号航母)
中国海军的战略和中国的国防战略是一样的,那就是四个字“积极防御”。也就是说我们的海军始终是以防御为主,并不谋求建立所谓“干涉型”的海军力量。但是随着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目前全球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已经有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是我国,而我国也是目前全球工业品出口最多的国家,有人统计称,全球海上商船中,平均每3艘,就有一艘运送的是中国的商品或者向中国运送原材料,因此海上航线的安全已经成为关系到中国国计民生的切实国家利益。为了保卫我们自己的国家利益,保护我国海上航线的安全,我们有必要建设一支以航母为核心的强大舰队。
(经过14年的持续护航,中国海军在亚丁湾积累了丰富的远洋航行经验)
其实海军力量的应用我们早已经深有体会。自2008年开始,中国海军就在亚丁湾海域执行长期的护航行动,从而有效保卫了我国商船通过这一海域的安全。同时在2011年的利比亚内战中,中国在利比亚的各类公司总计损失据称超过450亿美元!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中国显然需要建造相当数量的航母,并且在我国的利益相关海域进行长期部署。
(海军为利比亚撤侨的民船护航,但是如果我们在锡德拉湾有一个航母编队,这场战争或许根本打不起来)
目前我国的重要利益相关海域,一个是太平洋,一个是印度洋。我国本土最富庶的东南沿海一带直接面对的就是太平洋,但是中国的地理位置又不是很好,第一岛链完全控制在美日两国手中,而且美国在西太平洋水域长期驻扎1~2个航母战斗群,随时威胁从渤海湾到南海的广阔水域。因此保障中国对于太平洋第一岛链以内海域的控制权,并且尽可能把防御圈向外延伸,是保护我国本土安全的基本需求。所以我们需要长期在太平洋方向部署至少1艘航母,这样才能有效防御美国海军对中国本土构成的威胁。
(逐渐成型的中国航母战斗群)
印度洋则是中国海外贸易航线汇聚最多的海域,中国到中东、东非和欧洲的贸易航线几乎都要经过印度洋,而中国从波斯湾购买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从非洲采购的铜矿、铁矿和农产品等都必须经过印度洋。而印度洋上还有一个自诩世界第三的大国——印度,客观上说,印度和中国不是特别的友好,双方因为边境问题还爆发过战争,而且印度海军已经有军官声称,一旦中印爆发冲突,那么印度海军就要切断中国在印度洋上的贸易航线,以此来威胁中国。
更重要的是,印度海军也有航母!他们现役一艘4.5万吨的“维克拉玛蒂亚”号中型航母,并且印度自行建造的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也已经开始试航,为了有效保卫我们在印度洋上的航线,单凭亚丁湾部署的那几艘军舰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我们也有必要在印度洋上部署1个航母战斗群。
(虽然辽宁号已经是一艘“老”航母,但其依然具备强大的战斗力)
如果要保持太平洋和印度洋上常年有1艘航母处于战备值班状态,那么我们理论上需要有6艘航母进行轮换部署。这样我们不但可以保证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上随时各有1艘航母在执勤,还能确保在30天内,向太平洋和印度洋各自再增派1艘航母。这样即便是美军,想要在太平洋或者印度洋上战胜中国海军的双航母战斗群,也基本上等于痴人说梦。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航母战斗群还可以得到陆基的东风-21D和东风-26等反舰弹道导弹的火力支援,同时还可以得到轰-6K轰炸机携带鹰击-12重型反舰导弹的航空支援,这就可以有效确保中国海军在太平洋、印度洋两大海域的海上优势。当然这“6艘需求”仅仅是海军战略对航母的最低需求,实际需求当然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看似漫不经心,实则五味杂陈,作为世界霸主,看到中国的航母正在稳步发展,心中的滋味大概也只有美国人自己清楚)
既然中国的海上战略最低有6艘航母的需求,那么中国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工业能力,能够 满足6艘航母的建造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中国目前的年工业总产值(不是GDP),已经超过了美国的大约两倍半,或者说超过了美国、德国、日本这三个西方最发达工业国工业总产值之和,还带拐弯!而且中国目前已经有大连和上海江南两家造船厂可以建造航母,无论是工业制造能力还是科技水平都毫无问题。
(中国新建航母CG图)
同时中国目前的军费折合美元约为2320亿美元,仅占GDP总额的大约1.3%,远远低于全球2~4%的平均水平,而如果中国也把军费提升到2%的水平,就意味着中国的军费会一下子从2320亿美元暴增到3540亿美元。而中国现在的军费总额已经足够稳步推进建造新式航母,如果再暴涨53%的话,那基本上同时开造2艘航母也毫无压力。
(虽然辽宁号是中国海军现在最成熟,战斗力最强的航母,但是其寿命也是最短的)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海军的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其实严格来说寿命已经没有多少了。虽然辽宁舰2012年才正式交付海军服役,至今仅服役10年,但是该舰最早是1985年开工的前苏联瓦良格号航母,该舰1988年下水,1991年苏联解体后停工,然后在黑海码头上风吹日晒,一直到2002年才被拖往我国大连造船厂,又经历了10年的翻新改装,才正式加入中国海军服役。可见在华丽转身成为辽宁舰之前,瓦良格号航母下水已经超过了20年,因此舰体寿命要大打折扣,完全不能和全新建造的“山东”号航母相提并论。换句话说,辽宁舰未来很有可能会早早退役,届时中国还需要追加建造航母来填补空缺。
(已经充分形成战斗力的辽宁号航母)
而且还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很多网友都热衷于大型核动力航母,但是从目前来看,中国海军至少未来的2艘航母还会采用常规动力。这是因为,常规动力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而且建造速度快。同时常规动力航母的日常维护保养效率也更高,出勤率更高,这对于需要应付突发事件的中国海军而言非常重要。最后常规航母对于港口和码头的要求低,只要水深足够,基本上任何港口都可以停靠,而核动力航母就不行,因此其后勤保障受到很大限制,灵活性反而不如常规航母。
(未来中国海军努力的方向……)
中国发展海军,是为了保卫自己的海上航线和海外利益,而这又会反过来促进中国海军的发展,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也是中国海军能够快速发展壮大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