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互联网新式词汇(互联网时代的粤语传承)

互联网新式词汇(互联网时代的粤语传承)当下的一些年轻人在日常生活场景中推广粤语文化。图为广州超级文和友2020年8月主办的粤语文化展。 (视觉中国/图)场景来自粤知一二,简介“一档看了会上瘾的粤语脱口秀”。这个不到一分半钟的视频以代际交流为锚,幽默化呈现出新旧两代的表达区别。听90后同事解释完“生虫拐杖——靠不住”之后,00后员工回应道:“老板你这么说也太下头了。”另一位同事告诉老板“下头”的意思是“很讨厌”。对话来回重复了几轮,老板身边的人翻着《广州话俗语词典》解释“七个铜钱分两份——不三不四”“亚崩叫狗——越叫越走”等俗语,而00后员工身边的人则刷着手机疯狂搜索“nbcs”(nobody cares,没有人在乎)、“ssfd”(瑟瑟发抖)等网络流行语。

00后员工面对老板的责骂说道:“那就巴比Q了。”

“你得罪了客户,还想去barbecue(英文单词,释义为烧烤)?”老板听完火冒三丈。

一旁的90后同事为两人打圆场:“不是,barbecue是‘完了,很严重’的意思。”

“你说话就好好说,真是生虫拐杖。”老板用广州话批评起00后员工。

听90后同事解释完“生虫拐杖——靠不住”之后,00后员工回应道:“老板你这么说也太下头了。”

另一位同事告诉老板“下头”的意思是“很讨厌”。

对话来回重复了几轮,老板身边的人翻着《广州话俗语词典》解释“七个铜钱分两份——不三不四”“亚崩叫狗——越叫越走”等俗语,而00后员工身边的人则刷着手机疯狂搜索“nbcs”(nobody cares,没有人在乎)、“ssfd”(瑟瑟发抖)等网络流行语。

场景来自粤知一二,简介“一档看了会上瘾的粤语脱口秀”。这个不到一分半钟的视频以代际交流为锚,幽默化呈现出新旧两代的表达区别。

互联网新式词汇(互联网时代的粤语传承)(1)

当下的一些年轻人在日常生活场景中推广粤语文化。图为广州超级文和友2020年8月主办的粤语文化展。 (视觉中国/图)

“语言作为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和传递信息、记录文化的载体,只能跟随时代的前进和社会的发展不断作出调整,才有可能最充分地发挥它的社会功能。”如今已经跨过鲐背之年的语言学家詹伯慧认为,网络语言轻松活泼、传播迅速,符合年轻人口味,也符合网络时代的发展,并不是需要提防的洪水猛兽。

但作为研究方言近七十载,主编过《广东粤方言概要》《广州话正音字典》的语言学家,詹伯慧同样认可方言的重要性:“我们从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课本里总是说‘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我还要加一句‘语言丰富’。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文化,都是以当地语言作为载体的。”

粤语,既是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据广东省著名语言学家罗康宁考察认为是古代雅言不可多得的活化石。雅言是我国古代先秦到两汉时期的民族共同语,而如今粤语是保存雅言元素最多的方言。雅言本是来自中原地区的民族共同语,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及之后的几次大移民潮中渗透到岭南地区,融入当地人的语言中,成为现代粤语的起源之一。

广州地处中国的南大门,自汉唐以来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基地。广州人长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少排他性,而富有灵活变通、开放兼容的精神。体现在语言里,这种开放包容是古代在当地方言中的融入雅言,近现代与西方通商后出现的“士多啤梨”等粤语音英文词汇,以及当代的粤、普词汇互相影响。

然而,作为唯一除普通话外在外国大学有独立研究的中国汉语的粤语,已然面临着一定程度的衰落。根据2018年发布的《语言竞争中广州人粤语传播调查研究》,在78.28%受访者的母语为单一粤语背景下,家庭内部“仅使用粤语”的比例逐代降低。受访者和他们的父母辈交流仅使用粤语的占比是82%,而到他们和自己的子女仅使用粤语的占比仅为57%。在《广州人语言态度与粤语认同传承》一文中,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单韵鸣参考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家孙宏开对少数民族语言的6个分类等级,综合调查数据,将粤语活力定级为介乎第2级与第3级之间——“有活力,但受到冲击,活力出现下降苗头”。

“早在1958年,周恩来总理就说过‘我们推广普通话,是为的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而不是禁止和消灭方言’。”以粤语作为视频内容主要语言的羊城网总编劳震宇告诉南方周末,“我们应该人人会讲普通话而不是人人只讲普通话,君子和而不同,国家的凝聚力也不仅仅在于只讲一种语言。”

从“俗”到“雅”

广东人民出版社古籍文献分社编辑张贤明是一名粤语母语者,编辑过《广州话词典(第2版)》及《广州话俗语词典》,目前正在做《广州音字典(第4版)》《广州话俗语、谚语、歇后语词典》的编辑工作。

小学阶段,老师规定“《新华字典》和《广州音字典》两本中必须要有一本”,于是张贤明当时就拥有了《广州音字典》。一直到高中,张贤明的老师在课堂上都是用粤语教学,这让本科读师范大学的他不得不在大学阶段苦练普通话——要考教师资格证,必须达到普通话考试二乙或以上等级。张贤明考了几次才达到普通话考试二乙等级,那时他“很瞧不起家乡话,觉得土不啦叽的”。

执教一年后,张贤明意识到自己志不在此,回到校园读了古典文献学的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出版社工作至今,并编辑了多本包括广州话、潮汕话、客家话在内的方言词典。词典编辑的工作非常繁杂,张贤明笑称业内的共识是“如果你讨厌谁就让他去编辑词典”,但他面对一沓沓的词典初稿从未退缩,也在编辑的过程中体会了方言的“雅”。

“以前很多没接受过文化教育的人都会说‘怪之哉’这样的话,小时候觉得很土,但现在发现其实它来源于文言文,是一种很雅的说法。”张贤明告诉南方周末。

曾经同样被视为理所应当的《广州音字典》,如今对张贤明来说也有了新的含义。据张贤明介绍,虽然这本字典定位并不只是帮助外省人学习广州话,但是在第3版修订时增加了《北方人学习广州话应注意的问题》,是不少广州话入门者的首选字典。《广州音字典》在一系列广州话工具书里销量也是最好,从1983年出版至今销售了上千万册,而其他字典每年稳定的销量在几万册到几十万册。

目前广东人民出版社打算整合出一整套“广东方言工具书”,而张贤明正在编辑《广州音字典》的第4版。据张贤明介绍,新版字典的改变主要在于新外观、板式设计和粤方言字的扩大收录。新版外观将按照“广东方言工具书”系列风格设计;版式上,则充分考虑“广州音”特色,凸显广州方言的注音、释义、用例。

互联网新式词汇(互联网时代的粤语传承)(2)

这位北京小伙的短视频曾让《广州话正音词典》成为网络热搜词,视频中,他在地道的京片子和粤语之间无缝切换,自称后天学习广州话的教材就是方言正音词典。 (资料图/图)

实际上,粤方言用字目前没有规范和统一的标准。早在2000年澳门召开的第九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上,就有学者指出粤方言用字混乱的问题,并提出有必要规范一下粤方言的用字,但这个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助理教授董思聪、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方言文化研究室主任侯兴泉等人在2021年的一篇论文中明确指出,我国的语言文字规范工作一向缺乏对方言字的关注,在汉字规范工作中对方言字“暂且不论”。这种忽略使方言字在创制和使用上一直处于无政府状态,统一词语在不同地区、行业、人群中都可能有不一样的写法,造成了阅读困难与交际不便。进一步分析,信息化时代下,没有得到规范的方言字出现无字符编码、不能实现录入的情况,而使用者则只能对通用字加以扭曲借用来临时充数。

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会间接导致学界对方言字认识不足,错失某些研究价值。饶秉才先生在与欧阳觉亚、周无忌等先生在多年合编写各类工具书和研究的基础上,在方言字的确认上做了很多工作,这些工作成果也反映在第4版的《广州音字典》上。

“在字头及收字上,新版《广州音字典》根据语言的实际情况,收录了更多粤方言字,收录后数量近1000字。此前字典中用方框表示的有音无字的方言字,也通过专业的考量加以明确。”张贤明告诉南方周末。

某种程度上,方言字可以说是区别于普通话的精髓所在,劳震宇便认为普通话很难表达出一些非常细腻的东西:“比如现在年轻人只会说‘关门’‘关电脑’,而在粤语里其实是应该是‘闩(saan1)门’‘熄(sik1)电脑’,涉及能源的东西用‘熄’,而涉及物理的东西用‘闩’。”

不愿“本地捞”成为常见现象的劳震宇牵头联系了广东填词人梁天山、作曲家陈辉权两人,出版了《粤韵唐诗》,“让小朋友学粤语”。书本中精选能体现出粤语入声特点、普通话不押韵而粤语押韵、包含粤语常用词汇的36首诗篇,配有诗篇解读与粤语朗读音频。书本出版后,广东新世纪出版社告诉劳震宇这是他们出版社有史以来最畅销的书,一个月就卖了九千多本,翻印了三次。

趣味化传播

时任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局长的陈绍康曾通报,截至2013年年底,广州登记在册流动人口686.7万人,按照一定的漏登率计算,广州实际居住的流动人口为837万人左右,比常住人口832万人多出5万人。

劳震宇的回忆与该数据相符,在2010年代之前,“在广州不会粤语很难生活”,而外来人口超过粤语母语的本地人口的现在,“不会普通话的比较难在广州生活”。有时候去市政厅办事,接待人员也只说普通话。

对于互联网时代的粤语传承,劳震宇曾做过深入思考。在他看来,粤语文化不能被当作政绩或者生意来做表面工夫,但是也不能避免谈钱,陷入画饼充饥的怪圈。

“就像李小龙最厉害之处不是他的功夫,而是他能够利用电影这种当时最流行的媒介传播形式来向全世界传播中国的功夫文化。”劳震宇曾经在文章中写过,“粤语文化本身是存在于生活之中、在不断流动和变化的,学术性的研究当然重要,但不应将之存放在象牙塔之中,限于枯燥的说教,而是要用更多创新思维,让大家能喜闻乐见地去传承和传播,这样才能存在强大的生命力。”

2015年春节期间,为了推广羊城网的公众号,劳震宇团队做了一款以粤语俗语为主题的利是封(即红包袋),利是封封面上是经过设计的粤语俗语,包括“四萬咁口”(形容笑得很开心)、“掂過碌蔗”(寓意事业成功,飞黄腾达)等常用祝福语。购买者可以扫描利是封背后的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来了解每个俗语的典故。

互联网新式词汇(互联网时代的粤语传承)(3)

羊城网设计的粤语利是封。 (受访者供图/图)

利是封推出后意外爆红,团队进行了复盘。劳震宇认为“卖得好是因为别人没做过同类题材”,但“内容还比较幼稚”,要想让这一产品可持续发展则需要在设计上再下工夫。

2020年,羊城网在最新款利是封中融合了广东醒狮主题,获得了2020年第五届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设计大赛的铜奖。舞狮源于丝绸之路,中国人将西域进贡的狮子视为祥瑞之兽,每当喜庆时节就有表演者装扮成狮子,驱邪避害。广东的南狮以三国蜀汉英杰为造型,根据不同英杰赋以仁厚、义气、生猛、智慧、敬老、孝道等不同寓意,雅号“醒狮”。根据不同角色醒狮的寓意,利是封配上了不同的祝福语。当利是交接完成,空出来的利是封可以折叠成为醒狮头样的装饰品。

这样的创意化传播也体现在羊城网旗下的粤语脱口秀栏目“今日讲呢啲”中。最早的“今日讲呢啲”以粤语歇后语为讲解内容,每期视频一分钟。一个系列的视频全部发布后,传播效果难如人意,于是改变了“说教”的方式,内容上也更加生活化,从不常用歇后语变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词。

在播放量相对高的一期视频中,主持人李欣借着年轻人的咖啡文化指出了两个粤语中经常被读错的字:冷萃咖啡的“萃”和瑞幸咖啡的“瑞”。不少当地会说粤语的咖啡店员会按照普通话的习惯将前者读成ceoi3(“翠”的发音),把后者读成jeoi6(“锐”的发音)。但这样的发音在老广耳里是非常违和的。比照著名影视女星邓萃雯,以及大家小时候经常吃的瑞士糖,这两个字的正确粤语读音就很清楚了,两字同音都读seoi6(接近“睡”的发音)。视频评论区中,有人承认自己“冷萃”一直读错,也有人觉得“瑞”字读错的对不起看过的《72家房客》。(剧中裁缝佬叫梁金瑞,他的老婆叫莫爱兰。两公婆相处得不错,但广东歇后语却有“阿兰嫁阿瑞——累斗累”的说法。)

“今日讲呢啲”内容转型后,原先做过的俗语/歇后语系列也没有被完全抛弃。劳震宇将最初的内容整合,配上插图出了一本书,并且将漫画做成卡牌,打造了一套粤语歇后语的桌游。

此外,也有不少俗语源于粤语,已经传用到全国各地。书中也对这些词进行了溯源,比如现在泛指吹牛的“吹水”原意是指不法商人将水或气体的混合物注入家禽牲畜体内的行为,而如今形容谈恋爱的“拍拖”最初形容的则是一种没有动力设备的船被其他船拖动进出港口的方式,两船由麻绳相连并排而行的形态引申成为了热恋中的男女牵手。

短视频里的“粤语新流行”

粤知一二栏目创始人之一、主持人郭嘉峰是一名粤语母语人士,从小看粤语配音的动画片。他算是最早一批从小学习普通话的广州本地人,自认在学校算是普通话比较好的一批。而他的父母则是根深蒂固的粤语使用者,不得不学习说的普通话也带着浓厚粤语口音,是“很地道的广普”:“有时候我会看到我妈在对智能音箱反复说一些它识别不出的话,比如‘播放谭咏棱(粤语里谭咏麟的‘麟’发音为leon4,接近‘棱’)。”

大学期间,郭嘉峰的专业为“粤语播音主持”,一个目前只有暨南大学、广州大学和广州体育学院开设的专业。本科期间,郭嘉峰系统学习了粤语拼音与读音,与蓝皮的《广州话正音字典》《广州话方言词典》等工具书几乎形影不离。根据《广州话正音字典》的粤语注音音标表,粤语光是声调就有9个,而声母、韵母则分别达到了20个与53个之多。

与正音需要共同掌握的还有正字,郭嘉峰自认了解的正字比一般人更多,在打字聊天用到某些常用语也会喜欢打正字:“我每换一部手机,在拿到时都会进行一个仪式,在输入法翻很多页找到‘係唔係’(是不是)的‘係’,然后一直打这个字把它推到最上面。推上去之后再找‘喺度’(在这里)的‘喺’,重复之前的操作。做完这几步我才觉得这个手机可用。”

这些亲身经历都为以“创造粤语新流行”为口号的粤知一二提供了基础和灵感来源。出于对正字的擅长和喜欢,郭嘉峰在粤知一二推出了粤语正字系列视频,为大家讲解平时会说但不会写的字。在以广东降温为主题的一期粤语正字里,郭嘉峰为观看者讲解了“凉浸浸”(loeng dazm3 dazm3),“笠(lap7)件毛衣”等当地常用字词的正确写法。

“授课”的正字视频中,郭嘉峰也保持着一贯的搞笑风格,或玩梗或无厘头,比如“穿外套,有点热,不穿,凉浸浸,没想到已经2021年了,广东人还实现不了穿衣自由”,“你们是不是以为我要讲×字?No啦,之前的粤语正字已经讲过了……说了多少次上课前要复习,你们是为我学吗?”

互联网新式词汇(互联网时代的粤语传承)(4)

“粤知一二”用夸张的手法呈现端午节里的粤语词汇。 (受访者供图/图)

对于这个系列的视频,郭嘉峰本人非常喜欢,“感觉像一部有标准开头结尾的类型片”“有独特的文化意义”,但他也觉得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掌握正字正音,日常生活中粤语听得懂、够用就行。虽然已经在尽力搞笑,评论也都是正面声音,但这个系列的视频的数据依然是“叫好不叫座”。

公众号上第一篇突破10W 阅读量的节目是吐槽《王者荣耀》垃圾队友的《你那么喜欢蹲草丛,怎么不玩宠物小精灵》。这期节目的突破得益于《王者荣耀》游戏本身处于爆发期的热度以及郭嘉峰自己的游戏感受。除去当下热门话题,地域特色节目也是容易爆火的选题之一,包括《直男如何用粤语骂倒矫情女生》《广东的蟑螂有多可怕》等。

“数据真的是很冷冰冰的事实,但我们有看到评论说粤语内容越来越少的,团队内部也决定要保证每个礼拜有一到两期的脱口秀或情景喜剧,毕竟这是我们的根。”郭嘉峰说道。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陆宇婷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