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的世界会被毁灭吗(其实世界是不会被毁灭的)
将来的世界会被毁灭吗(其实世界是不会被毁灭的)尽管这个类型的片子绝大部分都非常流俗,但胜在我可以私自联想,那是感情的挥发。灾难降临之后就没有那么吸引我了,除非是在影院,除非电影的技术手段十分优秀,又或者内容上真有什么特别的创新,否则一般都会是某种早已习惯了的预演。关于灾难片,我个人喜欢看前面那十几分钟,就是灾难降临前的部分,在那样的铺垫描述中,有最后一眼的真实,曾经生而为人的可贵和丑陋,种种悲剧喜剧,所有的东西都汇集成情绪上的一个点,我认为那是有力量的。丢弃主角光环,每一位已知结局的人都比观众还平静地奔赴必然的消亡。故事线展开和人物塑造不够丰满,甚至是有些匆忙和无谓,导致了节奏很平缓情节代入感不够。但98年时的特效啊,真是拍得又美又令人称奇,尤其是初登彗星的漫步,精美得如同CG。面对洪水滔天,女主海边和父亲相拥从容赴死,残酷感人,面对一颗彗星,人类文明的渺小可见一斑,但人性光辉的伟大也同时闪耀群星间。特效如今看来简陋,当年也是顶级制作
#头条创作挑战赛#
有人说《流浪地球》的质量处于《地心抢险记》和《天地大冲撞》之间,我觉得挺客观的,不吹不黑,都看过才有发言权。
电影在灾难特效上下的功夫偏少,更注重塑造全球末日的氛围以及人性的选择。如果在现实中遇到这种事肯定是烧杀劫掠的居多,虽然电影里也以新闻形式展现,但主要还是刻意地表演一些心灵鸡汤给观众看了。
不同于同类灾难片呈现的猛烈、焦躁、慌乱,这部电影反而是侧重把幕后的提到台前,想要表达的是表象之后的真实、冷静、克制,感觉全片都在一种文明、礼貌、热切中度过,这一定是导演和编剧心中期望的末日前夜景象。
丢弃主角光环,每一位已知结局的人都比观众还平静地奔赴必然的消亡。故事线展开和人物塑造不够丰满,甚至是有些匆忙和无谓,导致了节奏很平缓情节代入感不够。但98年时的特效啊,真是拍得又美又令人称奇,尤其是初登彗星的漫步,精美得如同CG。
面对洪水滔天,女主海边和父亲相拥从容赴死,残酷感人,面对一颗彗星,人类文明的渺小可见一斑,但人性光辉的伟大也同时闪耀群星间。
特效如今看来简陋,当年也是顶级制作,想想距今20多年,如今个人还不是无力制作如此体量的特效,可见美国好莱坞电影工业水平之高。
关于灾难片,我个人喜欢看前面那十几分钟,就是灾难降临前的部分,在那样的铺垫描述中,有最后一眼的真实,曾经生而为人的可贵和丑陋,种种悲剧喜剧,所有的东西都汇集成情绪上的一个点,我认为那是有力量的。
尽管这个类型的片子绝大部分都非常流俗,但胜在我可以私自联想,那是感情的挥发。灾难降临之后就没有那么吸引我了,除非是在影院,除非电影的技术手段十分优秀,又或者内容上真有什么特别的创新,否则一般都会是某种早已习惯了的预演。
说回这个电影,和很多灾难片不同,两个小时以内,它的重点都放在灾难前,所以比较对我的口味,观感不差,尽管它的内容依旧薄弱而俗套。
另外,关于毁灭,其实世界是不会被毁灭的,被毁灭的只是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