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在重庆的生活(巴蜀魂牵梦萦)
徐悲鸿在重庆的生活(巴蜀魂牵梦萦)廖静文徐悲鸿喜爱巴蜀的山水与人民,曾多次在巴蜀境内写生、交流、举办展览,与当时四川名家张大千交往甚密。在成都时,有一次他带学生写生,问学生“作为四川人,你们认为四川最具代表的人文或者风景是什么?”,学生们七嘴八舌,有回答辣椒、花椒的,也有回答茶和地形河流的……徐悲鸿认为他们答案的都不对,他认为最能反映四川特色的是黄桷树和包头巾的人,并告诫学生,这就是四川最有特征的地方,应该是你们最重要的记忆。徐悲鸿早期画作多以奔马、老鹰、狮子,或历史人物为主题,少有对普通劳动者的刻画。但在四川的这几年,无数普通劳动者的俯首勤勉使他受到了强烈的感染,譬如《巴人汲水》这幅画便是他在看到老百姓挑水时触景生情,一气呵成的3米长卷。在这幅画里,他通过对四川人物形象的把握,细致的描绘了人物动态和表情、结实沧桑的肌肉线条,展现出劳动人民的疾苦。画中还有一个亮点,徐悲鸿把自己的形象也画进其中了。竹鸡图
徐悲鸿是近代比较特别的画家,他既通晓东方美术意蕴,又系统学过西方美术理论,对东西方美术都有颇高的造诣。回国后的徐悲鸿主张现实主义,强调国画融入光线造型及解剖原理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对中国画坛影响巨大。
徐悲鸿
江苏籍的徐悲鸿曾多次来川,与四川有着一份不解的情缘,他的许多画作也铭刻着醇厚的四川印象。
1935年,徐悲鸿应好友相邀第一次来川,当时他游历了四川的一些风景名胜,如峨眉山、青城山等处。第二次入川是在两年之后的1937年,时值南京沦陷后,徐悲鸿随中央大学南迁。这个阶段,他创作了诸如《竹鸡图》、《巴人汲水》、《巴之贫妇》等优秀作品。第三次则是1942,这时他停留巴蜀四年之久,并于重庆创办了著名的中国美术学院,对中国艺术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徐悲鸿早期画作多以奔马、老鹰、狮子,或历史人物为主题,少有对普通劳动者的刻画。但在四川的这几年,无数普通劳动者的俯首勤勉使他受到了强烈的感染,譬如《巴人汲水》这幅画便是他在看到老百姓挑水时触景生情,一气呵成的3米长卷。
在这幅画里,他通过对四川人物形象的把握,细致的描绘了人物动态和表情、结实沧桑的肌肉线条,展现出劳动人民的疾苦。画中还有一个亮点,徐悲鸿把自己的形象也画进其中了。
竹鸡图
徐悲鸿喜爱巴蜀的山水与人民,曾多次在巴蜀境内写生、交流、举办展览,与当时四川名家张大千交往甚密。在成都时,有一次他带学生写生,问学生“作为四川人,你们认为四川最具代表的人文或者风景是什么?”,学生们七嘴八舌,有回答辣椒、花椒的,也有回答茶和地形河流的……徐悲鸿认为他们答案的都不对,他认为最能反映四川特色的是黄桷树和包头巾的人,并告诫学生,这就是四川最有特征的地方,应该是你们最重要的记忆。
廖静文
除此以外,在成都的几年也称得上是徐悲鸿一生当中最开心的一段时光——他在这里遇到了第二位妻子廖静文。廖静文和徐悲鸿的故事,今人虽多有微词,但无可否认成都确实是他们的天堂。
不久前,成都武侯祠举办徐悲鸿画展,徐悲鸿夫人廖静文为展览发来贺信,里面谈及了她与徐悲鸿的“成都往事”:1943年,她随徐悲鸿来到成都,当时徐悲鸿与画家们常在青城山写生创作,她则在成都投考大学。“那些美丽的夜晚至今仍留在我心中,永远闪着亮光。和悲鸿在成都的日子,是我一生最幸福的时光,所以至今我还怀念成都,怀念青城山。”
徐悲鸿之子徐庆平则言:“四川的风土人情、历史底蕴对父亲影响非常深远,父亲一生中艺术创作的重要时期便是在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