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技术实务第一篇第三章知识点(消防技术实务精讲)
消防技术实务第一篇第三章知识点(消防技术实务精讲)按爆炸原理,气体爆炸包括混合气体爆炸、气体单分解爆炸两种。2.可燃气体爆炸 可燃气体爆炸是指物质以气体、蒸气状态所发生的爆炸。气体爆炸由于受体积能量密度的制约,造成大多数气态物 质在爆炸时产生的爆炸压力分散在 5~10 倍于爆炸前的压力范围内,爆炸威力相对较小。一是爆炸产物的直接作用二是冲击波的作用三是外壳破片的分散杀伤作用
- 第一节 爆炸的概念及分类
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通常伴有发光和声响。
(二)化学爆炸
1.炸药爆炸(威力最大) 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可在万分之一秒甚至更短时间内完成爆炸,能放出大量的热。
炸药爆炸的破坏作用:
一是爆炸产物的直接作用
二是冲击波的作用
三是外壳破片的分散杀伤作用
2.可燃气体爆炸 可燃气体爆炸是指物质以气体、蒸气状态所发生的爆炸。气体爆炸由于受体积能量密度的制约,造成大多数气态物 质在爆炸时产生的爆炸压力分散在 5~10 倍于爆炸前的压力范围内,爆炸威力相对较小。
按爆炸原理,气体爆炸包括混合气体爆炸、气体单分解爆炸两种。
3.可燃粉尘爆炸 粉尘是指分散状态的固体物质。粉尘爆炸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可燃粉尘触及明火或电火花等火源时发生的爆炸现象。 (1)可燃粉尘爆炸一般应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粉尘本身是可燃的,可燃粉尘包括有机粉尘和无机粉尘两大类,但并非所有的可燃粉尘都能发生爆炸;
二是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且其浓度处于一定范围;
三是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引火源。
常见具有爆炸性的粉尘
(2)粉尘爆炸的特点
1)与可燃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压力上升和下降速度都较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释放的能量大,爆炸的
破坏性和对周围可燃物的烧毁程度较严重。而且,有的粉尘爆炸会随着爆炸的延续,反应速度和爆炸压力呈现跳 跃式加快和升高,具有离起爆点越远破坏越严重的特点。
2)粉尘初始爆炸产生的气浪会使沉积粉尘扬起,在新的空间内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从而可能会发生二次爆炸。 二次爆炸往往比初次爆炸压力更大,破坏更严重,在连续化生产系统中,二次爆炸甚至可能连续出现,形成连锁 爆炸,有的能达到爆轰的程度。
3)粉尘爆炸比气体爆炸所需的点火能大、引爆时间长、过程复杂,所以,可以利用这一特点,通过仪器装置 探测爆炸的前兆,及时采取措施有效遏制爆炸的发展。
(3)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
1)粉尘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粉尘颗粒的尺寸
2)粉尘浓度:粉尘浓度越高,其着火温度越低
3)环境条件:水分含量;环境的温度和压力
4)可燃气体和惰性气体的含量
5)其他
- 第二节 爆炸极限
爆炸极限一般认为是物质发生爆炸必须具备的浓度范围。对于可燃气体、液体蒸气和粉尘等不同形态的物质,通 常以与空气混合后的体积分数或单位体积中的质量等来表示遇火源会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范围,称为爆 炸浓度极限,简称爆炸极限。
能引起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能引起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上限和下限之间的间隔称为爆炸范围。
一、气体和液体的爆炸极限 气体和液体的爆炸极限通常用体积分数(%)表示。通常,在氧气中的爆炸极限要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范围宽。
常见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
H2——4%~75%
C2H2——2.5%~82%
CO——12.5%~74%
NH3——15%~28%
除助燃物条件外,对于同种可燃气体,其爆炸极限受以下几方面影响:
(1)火源能量的影响(爆炸极限越宽)
(2)初始压力的影响(爆炸极限越宽)
特殊:干燥的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压力上升,其爆炸极限范围缩小。
(3)初温对爆炸极限的影响(爆炸极限越宽)
(4)惰性气体的影响(爆炸极限变窄)
二、可燃粉尘的爆炸极限
粉尘爆炸极限是粉尘和空气混合物,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下限)和最高浓度(上限),通常用单位体积 中所含粉尘的质量(g/m³)来表示。
由于粉尘沉降等原因,实际情况下很难达到爆炸上限值,因此,粉尘的爆炸上限一般没有实用价值,通常只应用粉 尘的爆炸下限。爆炸下限越低的粉尘,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三、爆炸极限在消防上的应用
爆炸极限是评价可燃气体、液体蒸汽、粉尘等物质火灾危险性的主要参数之一。
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为保证安全,要针对可燃物的爆炸极限及其危险特性,确定相应的防火防爆措 施,控制可燃物浓度低于爆炸下限或高于爆炸上线。
- 第三节 爆炸危险源
发生爆炸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爆炸介质;二是引爆能源。
一、引起爆炸的直接原因
(一)物料原因
(二)作业行为原因
(三)生产设备原因
(四)生产工艺原因
二、常见爆炸引火源
三、最小点火能量
所谓最小点火能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爆炸混合物的起爆最小点火能量,目前基本都采用毫焦(mJ)作为 最小点火能量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