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的七大注意事项(吸痰你真的会吗)
吸痰的七大注意事项(吸痰你真的会吗)临床上有很多患者,尤其是长期卧床的,气道内的痰都比较深,有的会积在支气管里甚至更深,很多护士在吸痰时会把吸痰管一直深入到支气管内,希望尽可能的清理干净气道内的痰液,但是这样操作真的能得偿所愿吗?二、吸痰要适度,把握好深度。小贴士:为了快速准确地完成吸痰,可以在操作之前用听诊器确定痰液位置,若痰液较硬或附着在气道上可用其他辅助手段如雾化稀释痰液,扣背使痰液松动,方便吸引。
一、吸痰手法太轻柔。
我们知道,吸痰对病人来说是一项十分残忍的操作,在吸痰过程中病人会因为异物插入气道中而出现呛咳、疼痛,长时间吸痰还会导致患者缺氧,尤其对于意识清楚的患者,吸痰就更为痛苦。因此在操作过程中一旦患者出现抗拒、呛咳、缺氧等时,操作护士很容易“心软”而结束操作,或者“慢慢”吸。
这种情况在新手护士中更容易出现,殊不知,越是温柔,病人承受痛苦的时间越长,甚至不能完全清理干净气道内分泌物时还会增加肺炎发生的几率。
因此,此时的护士就要扮演一个“狠角色”,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迅速插入吸痰管,找准位置,快速将痰液吸出,吸完后为患者吸氧,防止低氧血症。
小贴士:
为了快速准确地完成吸痰,可以在操作之前用听诊器确定痰液位置,若痰液较硬或附着在气道上可用其他辅助手段如雾化稀释痰液,扣背使痰液松动,方便吸引。
二、吸痰要适度,把握好深度。
临床上有很多患者,尤其是长期卧床的,气道内的痰都比较深,有的会积在支气管里甚至更深,很多护士在吸痰时会把吸痰管一直深入到支气管内,希望尽可能的清理干净气道内的痰液,但是这样操作真的能得偿所愿吗?
我们都知道,吸痰是一项侵入性操作,虽然我们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但也很难避免由于吸痰管侵入所造成的的肺部感染,而且越是深入感染的危险性就越大。
所以,我们在吸痰时应该把握好吸痰的深度,过于深部的痰液尽量不要去吸,以免发生感染。
小贴士:
不能用吸痰管吸深部的痰,那么这些地方的痰应该如何排除呢?
临床上可以给病人使用化痰、促进痰液排除的药物,其次可以使用体位引流,协助患者把深部痰液排到大气道内方便进行吸引,这样既可以达到清理呼吸道的目的,又能减少感染的危害。
三、吸痰是应该按时还是按需?
日常工作中,我们一般会把吸痰排成常规护理工作,早晚各一次或者一日三次,尤其是当吸痰患者比较多时我们会批量去吸痰,但是患者真的需要吗?
有些患者痰比较多,可能刚吸完没多久就又有了,有些患者只有晚间痰多,有的病情好转痰液减少了但医嘱没有及时更改,面对这些情况时你是否依旧严格遵医嘱进行操作了?
吸痰的并发症非常多,所以我们应该秉承能不吸就不吸的原则,但对于痰多的患者也应该随时准备好为其吸痰,否则很有可能因为痰液堆积过多导致气道阻塞。所以吸痰更多时候应该是按需,而非按时。
小贴士:
吸痰虽然是一项简单的操作,但是有其危险性,因此护士在考虑病人病情的同时也要注意好自我保护,进行任何操作前都应该和主管医师沟通好,遵医嘱进行操作,否则一旦擅自做主为病人操作出现严重后果就会给自身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四、气管切开患者吸痰需谨慎
有气管切开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时,吸痰更要多注意。气管切开的病人本身呼吸道的抵抗力就比较弱,若合并耐药菌感染时,就更加难以痊愈,因此在进行吸痰时更要处处小心,防止感染加重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气切合并感染的患者往往痰液都较多,所以除了吸痰外还要加强气道湿化,定期更换气管套管,减少痰液堆积,但无论吸痰还是湿化都是辅助手段,要想是患者彻底排痰早日康复,最根本的手段是要提高其自主性,也就是帮助患者建立有效的咳嗽,指导其自主咳嗽,同时要配合医生正确留取痰标本从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最后,在进行吸痰操作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手卫生,同时也要做好家属陪护人员的宣教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想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关注我们的今日头条号(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和微信公众号(cjmn2015)
欢迎您到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平台投稿:cjmnwx@vipcjm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