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雄安新区建设发展前景(谁说女子不如男)

雄安新区建设发展前景(谁说女子不如男)工作虽然紧张,但是回忆起来新区的这段经历,王小丹、孟庆华二人都有一个感受,那就是不可思议,“工作不到10年,这是我们第一次见到一次性投入这么多人,这么快的工作速度。”7月初来到新区工作,在这两个月里,二人的工作状态一直是“奔走在路上”。“我们这些搞研究的,各地来回跑,有时工作紧,在火车上办公也是常有的事。”我们的工作就是“奔走在路上”王小丹与同事做研究 图中 穿灰色衣服者今年35岁的王小丹和34岁的孟庆华自大学毕业后,便来到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从事后期综合研究工作。8月29日,河北青年报记者见到二人时,她们正准备去野外检查钻井封孔情况,谈到入驻雄安新区,二人有说不完的话。

【雄安建设者】

第 一 期

雄安新区成立,一批又一批的勘探技术骨干与研究人员入驻新区。烈日下,钻井旁,这些工作人员的汗水滴落在黄土地上。在这恶劣的野外环境下,有这样一群人,堪称野外钻井旁的“铁娘子”,为雄安新区建设默默奉献着。8月29日,河北青年报记者走进雄安新区土地上这群可爱的人身边,体验她们的勘探生活。

雄安新区建设发展前景(谁说女子不如男)(1)

我们的工作就是“奔走在路上”

雄安新区建设发展前景(谁说女子不如男)(2)

王小丹与同事做研究 图中 穿灰色衣服者

今年35岁的王小丹和34岁的孟庆华自大学毕业后,便来到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从事后期综合研究工作。8月29日,河北青年报记者见到二人时,她们正准备去野外检查钻井封孔情况,谈到入驻雄安新区,二人有说不完的话。

7月初来到新区工作,在这两个月里,二人的工作状态一直是“奔走在路上”。“我们这些搞研究的,各地来回跑,有时工作紧,在火车上办公也是常有的事。”

工作虽然紧张,但是回忆起来新区的这段经历,王小丹、孟庆华二人都有一个感受,那就是不可思议,“工作不到10年,这是我们第一次见到一次性投入这么多人,这么快的工作速度。”

频繁出差,孩子只能“扔”到幼儿园

雄安新区建设发展前景(谁说女子不如男)(3)

地质调查局的同事加夜班做研究

与二人聊天时,孟庆华告诉记者,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老大今年5岁半,老二今年只有2岁半,而王小丹的孩子今年也只有4岁。孩子年幼,频繁出差的她们心里总是挂念着孩子。

每当说起孩子,孟庆华总觉得很愧疚,“现在小的让父母看,大的就只能‘扔’到幼儿园。”孟庆华说。“我刚来新区时,太想孩子,可是工作任务紧,不能常回家,每次在当地看到和自家孩子一样大的小孩时,总忍不住想哭。”

王小丹与孟庆华二人,白天除了要各地奔走工作,晚上还要加班做研究,“怕和孩子疏远,每天也会和家人视频,聊聊天。”王小丹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自6月14日勘查活动开始,投入钻机203台、工程技术人员1700多人,完成勘探钻孔516个、总进尺5.5万米、水土样品采集测试4万余件、综合物探测井近1万米,获取了90余万条数据。

钻井旁的“铁娘子”

雄安新区建设发展前景(谁说女子不如男)(4)

尤冰在钻井现场 图中 穿紫色衣服者

谁说女子不如男,已经工作21年的尤冰,今年43岁了,是一位18岁孩子的妈妈,现任河北省地矿局水勘院,水环所副所长。

派往新区后,不知道多少个日夜,她经常与同事工作在钻探第一线。“前期工作,为了保证工期,一天8台以上钻机4个场地同时开工,经常是早晨4、5点睁眼来工地,一直到凌晨才能休息。”尤冰说。

在现场,记者看到,钻井旁搭建着简易的绿色帐篷。说起这帐篷,尤冰的同事刘磊便打开了话匣子。

“还记得7月初,一场大风,工地上的帐篷被刮塌,晚上又是突然的大雨,因为手上活不能停,只能眼看着雨把帐篷里的被褥打湿。”刘磊说。“那天只能在车里凑合一宿。”

工作在一线的勘探女同志让同事刮目相看

雄安新区建设发展前景(谁说女子不如男)(5)

地矿局工作人员野外作业

在野外工作的女同志,让中国地质调查中心水环院院长马震刮目相看。

“6月14日勘查启动开始到现在第一阶段结束,她们与男同志在户外一同并肩作战,没有一句怨言,让我不禁为她们竖起大拇指。”马震说。

据了解,在第一阶段测评中,新区地下水质量总体良好。38%浅层地下水可作为饮用水源,40%适当处理后可作为饮用水源;75%深层地下水可作为饮用水源,20%适当处理后可作为饮用水源;部分区域分布有富锶优质地下水。

记者手记:柔弱的肩膀也有巨大的力量

对于一名地质勘探工作者,工作能够高质量如期完成,便是所有艰辛的回报。那些活跃在勘探一线的女性,她们的肩膀也许没有那么宽厚,她们的手臂也许没有那么有力,但她们凭借着坚强、毅力和女性特有的细腻,也做得有声有色。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王小丹、孟庆华、尤冰,她们奋斗在地质勘探不同的岗位,虽然工作环境恶劣,也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但每当谈起时,她们的工作和付出是为了雄安新区建设,三人的觉得万分自豪。

本报记者:赵莹

■ 编辑 | 雄小年

雄安头条播报 独家报道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