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家买水(远方的家清水江)
远方的家买水(远方的家清水江)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四日,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独木龙舟节都会在此举行。龙舟节前的赶集,是当地一年中最大的集市。苗族人在节日来临之际,需要做各种各样的准备。其中之一是为自已的小孩、龙舟桡手买特定的装束,包括一顶特制的马尾斗笠(竹帽)、龙舟节日服、腰带等行头。江水,还给小孩一年有一个期盼,那是一个独特的节日:独木龙舟节。龙舟节还没开始时,各个苗寨已经在暗自摩拳擦掌了,小孩子们在观摩中成长,每一次节日都是他们成长路上的节点,直至他们接过老大哥的桨,成为龙舟的桡手。清水江的小孩是快乐的,孩子们的快乐更多寄托在宽阔的江,江水让他们的世界延伸很远。看着小家伙一次次向江中抛洒鱼线,又一次次从鱼杆上取下小鱼时,仿佛就是一次次快乐的存取。即便不钓鱼,坐在船上坐在岸上看着往来的人和事,也开心不已。清水江与中国许多河流一样,出产许多河鲜。在乡镇市场的赶集日,可以看到许多渔民将辛劳的捕获放在路上,任由挑剔的买家挑选。若
滚滚长江,有一条支流叫沅江。
沅江有一条重要的支流,它叫清水江,贵州省第二大江。清水江是多民族文化的交汇地,特别是苗族文化的集中展现长廊,也是中国现存最原生态的苗族风情地带之一。
清水江在很多时候是清澈的,当上游连降大雨时,下游的清水江也可像黄河一样,浊浪涛涛。就像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性情,风轻云淡时,青山绿水,含情脉脉,温柔至极。有时也会发烧,发飙,甚至发疯,此时江水茫茫,流水无情。
我认得“川流不息”这四个字,实则不了解其中奥妙。长江之水不是天上来,江畔人家也不是本来人。因为流动的水,滋养了万物。更难得的是这一条河是“人流不息”,这是一个民族的重要迁徙道路,古老的苗族历尽万苦,从长江逐水而来。不息,是人的生生不息啊!一代代苗家人在清水江边繁衍生息,他们从小到老,自愿自觉与这条江绑在一起。
清水江的小孩是快乐的,孩子们的快乐更多寄托在宽阔的江,江水让他们的世界延伸很远。看着小家伙一次次向江中抛洒鱼线,又一次次从鱼杆上取下小鱼时,仿佛就是一次次快乐的存取。即便不钓鱼,坐在船上坐在岸上看着往来的人和事,也开心不已。
清水江与中国许多河流一样,出产许多河鲜。在乡镇市场的赶集日,可以看到许多渔民将辛劳的捕获放在路上,任由挑剔的买家挑选。若说清水江的特别,有一点很不相同:清水江还给予当地人和外地人的味觉有独特的记忆,那是一锅汤,甜美的酸汤!
行走七年后,我终于明白了,为何已在凯里定居的中国十大黔菜大厨老吴还是想回到清水江畔做那口汤——让无数人流口水的中国酸汤鱼。因为清水江的水,成就了酸汤的甜美!发源于苗岭山脉的许多清澈溪流,滋养着清水江流域的土地和人们,包括他们的胃。
江水,还给小孩一年有一个期盼,那是一个独特的节日:独木龙舟节。龙舟节还没开始时,各个苗寨已经在暗自摩拳擦掌了,小孩子们在观摩中成长,每一次节日都是他们成长路上的节点,直至他们接过老大哥的桨,成为龙舟的桡手。
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四日,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独木龙舟节都会在此举行。龙舟节前的赶集,是当地一年中最大的集市。苗族人在节日来临之际,需要做各种各样的准备。其中之一是为自已的小孩、龙舟桡手买特定的装束,包括一顶特制的马尾斗笠(竹帽)、龙舟节日服、腰带等行头。
看到阿姨在认真挑选斗笠时,能感受到这顶斗笠浓缩了苗家人多少情感!仿佛这是苗家男孩在江上的成人礼,在两岸无数人注视下的成人礼。桡手的斗笠,非常精致,价格也不少,如今成为了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斗笠不仅是男人的特定标志,也是苗族姑娘出嫁时的嫁妆之一,可保新娘早生贵子。马尾斗笠既是文化符号,也是生命符号,它连结了小孩和老人之间的期待,一代代人接过手中斗笠,就是不息生命的循环,也是清水江的另一种“不息”。
世界总在变化,清水江的下游变成水库了。今天,沿岸的有些人不得不离开祖辈留下的家园。在人去楼空的江边苗寨,因为搬走没有几年,生活的迹象还存留在草丛、吊脚楼、码头……扣我心弦的是那张会吱吱呀呀的木马,静静地躺在那,任凭风雨的木马曾经记载了多少生命的快乐和荣光!
流动的江水,流动着温暖的记忆。七年中,我一次次迷失在此。我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住在清水江畔时,苖族飞歌半夜还越江而过!清水江可以给人足够多感受和想象,它既有华丽(拥有可能是世界上最华丽的衣裳,从头到脚都是银子啊),更多是清韵,如同未加雕琢的白玉。
这就是我们远方的家,我们的清水江。
作者
刘铭初,摄影师,专注个性旅行的知途旅行创始人,56小铺创始人。常年考察于中国最原始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是“走遍中国少数民族”总策划师,目前深入了解二十多个少数民族文化,已记录一百多项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抢救性记录者和积极的民族文化传播者。
其个人事迹及其创办的知途旅行公司多年来广受主流媒体关注和报导,目前是《中国民族报》特邀专栏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