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个人名言(张良的人生前半生拿得起)
张良个人名言(张良的人生前半生拿得起)张良出身于六国贵族,弱冠之年国破家亡。复国,成了他最大的志向。在太史公司马迁的笔下,张良的第一次亮相,仿佛就是一部武侠小说的开场。他用一代谋圣的人生写下六个字:拿得起,放得下。前半生拿得起,后半生放得下。这才是一个人最好的活法。01
当荆轲图穷匕见,喋血秦宫的时候,他一定想不到,有一个人会在一整支全副武装的秦军面前行刺秦王,一击不中后还能全身而退。
当嬴政兵临天下,焚书坑儒的时候,他一定想象不到,有一天会有一个书生,成为了大秦帝国的掘墓者之一。
当韩信感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时候,他也想不到,在这个兔死狗烹的乱世,竟然还有一个功高盖主的人能够潇洒谢幕。
这个人就是,张良。
他用一代谋圣的人生写下六个字:拿得起,放得下。
前半生拿得起,后半生放得下。这才是一个人最好的活法。
01
在太史公司马迁的笔下,张良的第一次亮相,仿佛就是一部武侠小说的开场。
张良出身于六国贵族,弱冠之年国破家亡。复国,成了他最大的志向。
此后,张良四处流浪,散尽家财,招揽义士,谋划“刺秦”。
别说,还真得让他找到了一个力大无穷的猛男,他给这个猛男量身打造了一把百十多斤的大铁锥,瞅准了秦始皇巡游的时机,两人埋伏在路边的草丛中,准备给对方来个一击必杀。
大力士的力气够大,准头也不差,抡起铁锥就将始皇帝的座驾砸了个稀巴烂。
哪成想秦始皇生性多疑,又因为多次遇刺,早就学乖了,每次乘车都会变换不同车辆,这一次,他压根就不在那辆主车当中,因此逃过一劫。
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博浪沙刺秦”事件。
当然,对于张良来说,这是一次彻彻底底的失败,但是这也成了他一生最为津津乐道的“骄傲”。
晚年的张良总结自己的一生,说自己的刺秦之举足以令“天下振动”。
明人陈仁锡更是拍案叫绝:“子房一锥,宇宙生色!”
前半生不犹豫,后半生才能不后悔。
年轻的时候的成长,总是从一次又一次的错误开始的。即便是输了,也认了,起码不后悔。
因为,前半生你有足够的时间去积累人生的厚度,才能在后半生来临的时候创造人生的高度。
公元前218年,当张良登上“全国通缉名单榜首”,开始亡命天涯的时候,项羽还是一个举鼎的少年,刘邦也还在乡下做他的小混混。
而那一年,张子房之名,威震天下。
02
也许每个人在成功之前,都需要经历一段漫长且孤独的时光。
张良这一躲,便躲到了人生不惑。
十年来,张良销声匿迹,但他可不是去做闲云野鹤,而是发奋苦读,厉兵秣马,身边聚集了不少能人异士。
哥不在江湖,可江湖一直有哥的传说。大概说的就是张良这样的人物。
公元前210年,嬴政驾崩,天下大乱,张良立即选择了出山。
当时群雄并起,起义军以项羽为首,以张良的智慧自然明白,想要完成韩国的复兴大业梦想,难如登天。
但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站在刚刚复立的韩王身边。
纵使项羽对其百般示好,纵使他和刘邦惺惺相惜。
因为,这是当初那个韩国少年给自己立下的使命。
有人说,梦想是一个天真的词,实现梦想是一个残酷的词。
可如果一个没有梦想的前半生,生活一定充满了枯萎和乏味。
张良奉韩王为主,在起义军中出谋划策,无时无刻不在面对血与火的考验。
实现梦想的确很难,但是当一个人的心中有着更高的山峰想去攀登的时候,他就不会在意脚下的泥沼,他才能够用平静地方式去面对一般人难以承受的苦难。
眼瞅着韩国复兴有了一丝成功的可能,谁料到项羽为了争霸天下,灭秦后立马毁约,砍掉了无数藩王的脑袋,其中一个就是韩王。
韩王一死,张良坚守了几十年的复国梦想彻底破灭,若是一般人要么心灰意冷,要么屈从于强大的势力。
但是,在某个深夜,张良悄悄走出了项羽的营帐。
这一刻项羽并不知道,他除去了一个敌人,却造就了另外一个更加强大的敌人。
03
刘邦有一句名言: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从项羽身边逃走的张良,为刘邦后来的远大前程,补全了最后一张拼图。
其实,张良和刘邦是旧相识,当年刘邦能成为入关灭秦的急先锋,就是张良出的主意。
可等到他正式投靠刘邦时,两人早就过了不惑之年。
好不容易安稳下来的张良又经历了一次逃亡,而刘邦刚刚遭遇“鸿门宴”上的惊魂未定,被项羽撵到西垂之地巴蜀。
眼看着前半生就要没了,这两个中年男人的事业却依然有些望不到头。
在这个逐鹿天下的关键时刻,人人争相逐利,而张良的选择总是出人意表。
他在刘邦最困难的时候,来到他的身边,再次给自己挑了一条崎岖坎坷的人生窄道。
正如当年那个立志伐秦的少年,也正如博浪沙前一往无前的挥锥一击。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大丈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这是张良对自己前半生做出的最好的回答。
04
俗话说得好:“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张良和刘邦被项羽逼到了墙角,这两个落魄的中年男人凑在一起,就只剩下一个字:“干!”
张良给刘邦出的第一个主意就是“反间计”,派人说服项羽麾下的大将九江王黥布,接着联络各地藩王势力,吹响了反击楚国的号角。
当然项羽这么一个绝代猛人,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仅凭一己之力,便硬生生地杀出一条血路,打得各路反王丢盔卸甲,哭爹喊娘。
刘邦首当其冲,老婆孩子不知道丢了多少次,连老爹都被项羽捉了去差点煮了。
但是,刘邦和张良硬是熬了过来。
公元前204年,楚汉决战,为了配合韩信北伐,刘邦和张良带着一群“老弱病残”牵制项羽,被重兵围困在荥阳,最后刘邦实在挺不住了,脑袋里就两个字“绝望”。
当时一众文臣武将也是阵脚大乱,连刻印信把土地分给六国后人,恢复战国时代的馊主意都提出来了,而且刘邦居然还接受了。
幸好张良及时赶到,阻止了刘邦这一次的贸然举动。
“兄弟们抛家舍业,为陛下抛头颅洒热血,无非就是盼望着能干一番大事业,就算丢了性命也还能够封妻荫子。
假如陛下随意分封那些要功劳没功劳,谈本事没本事,只是些无谓的‘官X代’,又有谁愿意同陛下一起去打江山呢?”
张良一开口,便吓得刘邦背脊发凉。
有人说张良这一拦,拦下了一个“天下归一”的中国。
如果没有张良在最艰难的时刻顶在了最前面,也许“汉人”这个称谓恐怕就会被历史的风沙彻底掩埋了吧。
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曾经说过:“不是因为事情困难,而让我们不敢做;是因为我们不敢做,事情才变得困难。”
人生苦短,在最有能力也最能担当的年纪,别因为惧怕眼前的困难轻易放弃。
前半生要拿的起,拿得不仅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责任。
于张良是一份历史事业,于普通人则是妻儿老小。
就像张良口中的那些“兄弟们”,人之所以耗尽半生去劳碌奔波,甚至要流血牺牲,不就是为自己的后半生或者自己的家人创造一份幸福安乐吗?
05
公元前202年,在张良的辅佐下,刘邦终于将项羽逼死在了乌江,统一了天下。
这一年,刘邦54岁,张良48岁。
老子云:“功遂,身退,天之道。”
刘邦登基的时候,张良被尊为“帝师”,封地三万户,功居百官之首。
张良没有实现年轻时复国的理想,但是他却参与缔造了一个更伟大的帝国。
按理说,张良实至名归,他拿得起也受得起。
可是这时候,张良却选择了放下。
张良回顾自己的一生时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家五世相韩,韩国灭亡之后,我不吝万金家财,替韩国向强秦报仇,令天下为之振动。
如今以三寸不烂之舌为帝王之师,封万户,位列侯,已经做到了一个布衣所能够做到的极致,我已经心满意足。现在我只愿抛弃人间俗事,跟随赤松子云游天下!”
刘邦向来迷信,张良便说了一个神仙——赤松子,从此远离了纷纷扰扰的朝堂。
而身陷名利场,汉初三杰的另外两位,一位纠缠于功名利禄,一位是天生的政客:韩信背着谋反的骂名,灭了三族;萧何也因为违逆之罪,蹲过监狱。
唯张良功成身退,完美谢幕。连自己的儿子也能安然继承爵位。
长剑白衣出汉家,
笑挽清风醉流霞。
莫话人间名利事,
漫举石樽共烹茶。
那一天,张良唱着这首《天行九歌》走进了黄袍山。
直到这个时候,世人才明白,原来“执剑”,不是为了无尽的战斗,而是为了终究的放下。
司马迁给张良的结局只有四个字:“后八年卒。”
比起张良前半生的波澜壮阔,这四个字简单至极,也洒脱至极。
因为他当初拿的比谁都要重,所以最后走得可以比谁都要轻。
布里斯托在《别在世俗眼里和我谈放下》中写道:
“未曾拿起,何谈放下?别搞得像看破红尘、历尽沧桑似的。拿得起,放得下,那是拼搏出的人生;拿不起,放不下,那叫混日子。”
前半生拿不起,就会庸庸碌碌;后半生放不下,就会疲惫难堪。
06
于丹说过:
“看过千娇百媚,行遍千山万水,历经千难万阻,老之将至,生命中的那些红尘过往、意气飞扬,从来就不会消散,深深镌刻在历史的深处,珍存在后人的记忆中。
一回回出发,终究一次次归来。我们用整个前半生去拿得起,也将用全部的后半生去放得下。”
人生走到下半场,终会明白,有生,必有死;有绽放,必有凋谢;有热烈,必有平淡。
前半生拿得起,拿的是一份能力和责任;后半生放得下,放的是一份智慧与从容。
这才是一个人最好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