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千年古村在哪里(济南古村弯弯地)
济南千年古村在哪里(济南古村弯弯地)正如门卫所说的那样,进入山谷相对平坦的一段谷底,已整修一新,主要道路全由过去曾经普遍使用的石头磨盘所铺设,并且表面上涂上了彩色,非常有特色。道路两边依势而建成不同的区域,有“红叶林”“百谷园”“飞云桥”“观景亭”“房车基地”等不同的景区,并且开挖了水塘、雕塑了塑像、堆砌了假山石块等,一应俱全。是节假日居家休闲的好场所。园区到山顶上的弯弯地村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沿谷底上行的羊肠小道,一条是新修建的水泥路面的盘山路。据守护大门的保安人员说,盘山路虽然很平整,但道路狭窄、急弯很多,曾经有车辆掉到了山沟里,现在已不允许开车进村;下面的羊肠小路也做了修缮,特别是底部一段重新铺设了路面、保障设施齐全,成为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里上山既可以感受到新变化,又可以体验到村民们曾经进出大山的原始道路,并且这条路最短,风景也最好。我听从了门卫的意见,选择走羊肠小道。目前,弯弯地村新修了一条蜿蜒曲折的盘山水泥路
济南地处泰山山脉的冲积平原上,城区以南统称南部山区,这实际上是泰山余脉。这些山脉海拔高度其实并不高,就连泰山也只有1500多米高,却并不影响它成为五岳之首,那些余脉就更高不到哪里了,只有几十米到几百米的海拔高度。但这些小的山脉却 十分陡峭,就显得高大起来了。
本文所要介绍的弯弯地古村,就位于其中的一个小山上,海拔高度虽然只有560米,却因山势陡峭、沟堑纵生,相对高度较高,就显得十分偏远和险峻。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沿着九曲十八弯的山路走1小时左右,才能到达近山顶的弯弯地村。因山路坡度较大,路面石子破碎严重,步行就成了进出山村的主要交通方式,或者说是曾经的唯一交通方式。
弯弯地村位于海拔560多米的高山上,隶属西营积米峪村管辖。早先,村里只有十几户人家,且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年轻人都出去谋生了。村里房子很旧很破,只有少数几座比较新的建筑。
几百年来,村民们都是沿着山谷里的羊肠小道进出村庄的,任何车辆都无法通行,所有物资都是靠肩扛手提进出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目前,弯弯地村新修了一条蜿蜒曲折的盘山水泥路与外界相通,水泥路很窄,只能容许一辆小车通过。但是盘山公路修好了,汽车能开到村里,村民却搬走了,昔日的穷山村,变成了一座空村。
2018年年底,弯弯地村整村搬迁到山下的积米峪村安置区,与黄鹿泉頂村等8个村庄一起搬来居住在由政府统一规划、出资建设的小区楼房里,过上了曾经是城里人才有的生活。
虽然我早就知道西营所辖有一个叫弯弯地的古村,但没想到找到它全不费功夫。在我驾车经过彩西路时,突然看到山脚下、弯道处有一处已经开发完成的康养基地,不太宽的路边停靠着几辆小车,吸引了我也停下车来上前打探。原来这就是先前的弯弯地村的土地,被一家大型省级公司收购开发成叫“悦心谷”的康养基地,把曾经的荒山坡变成了集游乐、康养为一体的活动中心,目前已初具规模,可以到园区里游玩了。
园区到山顶上的弯弯地村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沿谷底上行的羊肠小道,一条是新修建的水泥路面的盘山路。据守护大门的保安人员说,盘山路虽然很平整,但道路狭窄、急弯很多,曾经有车辆掉到了山沟里,现在已不允许开车进村;下面的羊肠小路也做了修缮,特别是底部一段重新铺设了路面、保障设施齐全,成为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里上山既可以感受到新变化,又可以体验到村民们曾经进出大山的原始道路,并且这条路最短,风景也最好。我听从了门卫的意见,选择走羊肠小道。
正如门卫所说的那样,进入山谷相对平坦的一段谷底,已整修一新,主要道路全由过去曾经普遍使用的石头磨盘所铺设,并且表面上涂上了彩色,非常有特色。道路两边依势而建成不同的区域,有“红叶林”“百谷园”“飞云桥”“观景亭”“房车基地”等不同的景区,并且开挖了水塘、雕塑了塑像、堆砌了假山石块等,一应俱全。是节假日居家休闲的好场所。
走过了谷底,就开始了爬坡,这一段依旧保持了原貌,原生态,任凭野草丛生,只是在险要处做了加固,并按上了指示牌,方便了游人的前行。一个人重返大自然,沿着原始山路,走走停停,东张西望,倒也悠闲悠哉;虽然是轻装上阵,爬山的过程也是腰酸腿疼、气喘如牛,深深感受到村民们曾经的艰难。
一个多小时后终于来到了古村,正像前面所说的那样,整个村庄空无一人,甚至连猫、狗也没见到一个,更别说鸡鸭羊等牲畜,无不是大门紧闭。有些老房子由于年久失修,已房塌墙倒,物是人非。保留完整的墙上张贴了宣传广告,反而显得有些生气。不多的房屋依山而建,主要集中在相对平坦的地方。走在村中,还可以看到光滑的石板路、黝黑的茅草顶和斑驳的土坯墙,这是满满的历史记忆。唯一的一条道路建在悬崖之上,且很狭窄,不熟悉的人步行起来也需要集中精力,的确不宜跑车。
后来听说,这里可能要结合西营省级特色小镇建设,来发展旅游、康养等项目,将老房子打造成民宿,让老房子产生经济效益。山脚下的“悦心谷”仅仅是第一步。这也许是古村最好的归宿。
今日弯弯地村民已经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弯弯地古村脚下还保留有公交站牌,如今在此乘车的多是游人
弯弯地的荒地变身为“月心谷”景区
景区内有特色的道路
依旧保存原貌
康养基地园区繁多
上山的小路也安上了指示牌
古村旧貌
村民已搬离,留下的生活用品
古村建在大山上
这曾经是进出古村的唯一道路
保存完好的老房子
好久无人居住的老房子
悬崖之上
新修的房子也空无一人
山路旁曾经的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