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倩看那些年不堪往事(聂小倩与潘金莲)
聂小倩看那些年不堪往事(聂小倩与潘金莲)因为孔子的一句事死如事生,所以中国人关于死后的想象,完全就是按照活人的世界来的,活人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那么死人的世界相对应的就是什么样子。穷苦人家实在埋不起了,就随便在寺庙找个坑埋了,最后形成了怨气很重的地方,并且最终这种地方被妖怪所控制,聂小倩和许多女性的灵魂被牢牢控制。仅仅是因为一句,你是潘金莲就能引起如此大的风波,足见人们心中对潘金莲这个名字的厌恶,在这些“共识”的背后,似乎隐藏着我们不易察觉的东西,那就是如果你细细查看的话,聂小倩和潘金莲其实是命运和经历非常像的女孩子,但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差距呢?聂小倩和潘金莲原本都是苦命的女孩子,在古代社会一个漂亮女孩子如果不幸生活在穷苦人家,那么她的命很可能就是比较凄惨的。聂小倩生前只活到十八岁,可见也是个薄命的女子,死后被埋在了一个破旧的寺庙里,从这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出,聂小倩生前肯定不是出自于大富大贵人家,那个寺庙说的不好听一点,基本上等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人云亦云,跟随成了根植于我们大脑中最优的人生策略,这虽然为我们避免了许多麻烦和损失,但同时也让我们丧失了许多思考的乐趣。
比如关于对两个非常知名虚构女性的评价,聂小倩和潘金莲,完全就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而且评价就是道德的两极。
一个被不断搬上荧幕,被当做是唯美和爱情的典范,聂小倩努力追求爱情,也成为了人们心中歌颂的对象,但潘金莲却完全就是另外一种待遇,淫荡和不守妇道成了她的标签,而且也成了几百年来人们心中坏女人的代名词。
刘震云的小说《我不是潘金莲》后来还被搬上了大荧幕,范冰冰主演的李雪莲就是因为被丈夫说了一句,你是潘金莲,从此和丈夫闹翻,走上了漫长的维权之路,勾勒了一副全社会各个阶层的画卷。
仅仅是因为一句,你是潘金莲就能引起如此大的风波,足见人们心中对潘金莲这个名字的厌恶,在这些“共识”的背后,似乎隐藏着我们不易察觉的东西,那就是如果你细细查看的话,聂小倩和潘金莲其实是命运和经历非常像的女孩子,但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差距呢?
聂小倩和潘金莲原本都是苦命的女孩子,在古代社会一个漂亮女孩子如果不幸生活在穷苦人家,那么她的命很可能就是比较凄惨的。
聂小倩生前只活到十八岁,可见也是个薄命的女子,死后被埋在了一个破旧的寺庙里,从这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出,聂小倩生前肯定不是出自于大富大贵人家,那个寺庙说的不好听一点,基本上等同于一个乱坟岗。
穷苦人家实在埋不起了,就随便在寺庙找个坑埋了,最后形成了怨气很重的地方,并且最终这种地方被妖怪所控制,聂小倩和许多女性的灵魂被牢牢控制。
因为孔子的一句事死如事生,所以中国人关于死后的想象,完全就是按照活人的世界来的,活人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那么死人的世界相对应的就是什么样子。
尽管没细说聂小倩生前的境况,但看看他变成鬼之后的情况,基本上可以视为她“活着”的遭遇,一个十八岁的女子,被恶势力强迫勾引男子,做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情。
这路数完全就是古代妓院的路数,这不但是个妓院而且还是个黑店,普通的妓院不过就是出卖色相,聂小倩所处的妓院,则是做着最危险和最丧失道德的事情,取人性命,尤其是年轻男子的姓名,这样的黑店聂小倩看起来永无出头之日,直到遇到了宁采臣。
再来看潘金莲的遭遇,潘金莲自幼家贫,被卖给了地主家当丫鬟,做的都是最粗重的活,但是因为生的美貌被地主看上了,在古代社会,很多时候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资本支撑,美貌很可能会成为你的累赘。
通常这种事情会有很多,地主贪图美色,强项占有了潘金莲,只有十几岁的潘金莲人生从此便开始了转折,很多美好的幻想在一个少女的心里或许已经不存在了,但没想到的是这只是噩梦的开始。
万万没想到的是,霸占了潘金莲的地主居然是个妻管严,这种事通常都会收了做个小妾什么的,但是这个地主也完全顶不住太太的淫威,淫威太太觉得潘金莲实在是太漂亮了,留在自己家里做小妾,自己的地位可能保不住。
你把潘金莲弄走也就算了,但是地主的这个妻子不但是嫉妒心强,而且心肠还非常歹毒,她要报复潘金莲,奇怪的是她丈夫做错了事,她报复的对象竟然是潘金莲,这就是弱小的结果,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会把怨气撒在那些比我们弱的人身上。
报复女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她一直不幸福,这种报复方法对于女人来说实在是太歹毒了,潘金莲被强迫嫁给了一个矮矬穷,武大郎。
一个名副其实的矮矬穷,相貌丑陋行为粗鄙,没有任何的情趣,潘金莲终日以泪洗面,生活对于她来说完全就是没有任何希望的。
在遇到关键人物之前,聂小倩和潘金莲的人生都是茫茫苦难看不到希望,但是关键人物的出现,让她们本来绝望的生活,终于有了一丝脱离苦海的希望。
古代社会女性地位不高,尤其是那些无权无势的家庭,女性的地位更加的卑微,聂小倩这种连个正经坟墓都没有的女孩子,自然是做鬼也要受尽盘剥和欺压的。
因为做的是勾引男人的皮肉生意,所以聂小倩姐妹们和青楼女子一样,早早的就对男人失去了信心,在他们眼里,男人都是贪财好色的,每一个好东西,他们统统都该死,谁让他们总是贪图美貌进而丧失了理智呢?
聂小倩姐们们一般过着游戏人生戏弄男人的生活,一边唾弃这男人的无知和无耻,她们把对男人的恨意转化为一次又一次的勾引和吸食,心中毫无愧疚,直到有一天宁采臣的出现。
少女与书生的恋情是那个时代的小说的主流,才子佳人的爱情成了当时无数少男少女的梦想,些小钱只有18岁,尽管她身份特殊,那她也是十八岁岁的少女,这样的年纪,如果遇到心仪的人肯定是会动心的。
聂小倩喜欢宁采臣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很纯净,是个单纯的书生,不像其他男人那样好色,正是这个与众不同的特点打动了聂小倩,尽管聂小倩知道他们两个之间隔着禁忌,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聂小倩还是决定试一试,为自己命运改变而努力,是那个时代最应该被讴歌的女性。
同样的潘金莲也想要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奋斗,她也遇见了自己的关键人物,潘金莲遇到的第一个关键人物并是不西门庆,而是武松,正是第一个关键人物的出现,才彻底导致了潘金莲感情上的失望。
《金瓶梅》有一个很经典的写法的叫做冷热金针,就是整部小说中穿插了冷与热非常明显的对比,而且是大冷里面套小冷,大热下面有大冷,这种强烈的对比手法,被后来的《红楼梦》所吸收。
《金瓶梅》第一回的回目就叫,西门庆热结十兄弟 武二郎冷遇亲哥嫂,说的就是这一冷一热的对比,这这后一句的冷中,依然蕴含着冷与热的对比。
武松成了打虎英雄归来了的,作为哥哥的武大郎自然是非常高兴,本来心如死水的潘金莲看到武松之后,生活的火苗一下子被点燃了,武松的形象实在是太符合她心中完美男人的形象了。
我们之前一直强调武松是打虎英雄,是梁山好汉,很少关注他的内心情感,但作为一个人怎么能够没有情感呢,《金瓶梅》第一回就很明显的点明了武松的情感。
古代有句俗话叫做,宁往大伯子腿上坐,不往小叔子面前过,小叔子因为没有结婚又年轻气盛,往往会对嫂子有各种想法,这句古话就是告诫人们一定要防微杜渐。
但是武大郎一家情况特殊,没了父母,就剩下兄弟两人,武松成了英雄,做哥哥的自然要好生庆祝一番,而且自己哥哥有房子,又不能住在外面,这就给了潘金莲很多机会。
潘金莲是喜欢武松的,武松也看到了潘金莲的美貌和感受到了潘金莲的意思,于是以近乎不近人情的方式,对自己的嫂子表现出了极大的冷淡态度。
这一方面说明武松是个谨守礼法的人,另一方面武松也是害怕自己把持不住,道理很简单,哥哥嫂嫂都是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武松回到家自然是要对哥哥嫂嫂很热情的,但是武松对他嫂子如此冷淡,实际上也是违背礼仪的一种行为。
只不过武松为了更重要的男女之防就顾不得亲情这个礼制,我们肯定不能不负责任的胡乱猜测,武松对潘金莲动了心等等话语,但是从武松种种反常的举止来看,武松心里肯定是紧张的,尤其是直面潘金莲的时候。
潘金莲被武松无情的拒绝之后,心里又一次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原本对生活的一丝希望,又无情的破灭了,但是第二个关键人物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事情的走向,潘金莲因为西门庆,彻底滑向了罪恶的深渊,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聂小倩和潘金莲都等来了自己的关键人物,都下定决心要对命运做出自己最大的反击,但是等待她们的将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结局。
聂小倩认准了宁采臣,不惜一切代价要跟过去划清界限,并最终在燕赤霞的帮助下,逃离了那个魔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和人生。
潘金莲开始喜欢武松,被无情打击后,最终喜欢上了西门庆,因为毒害武大郎一事,被彻底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但如果我们真的仔细对比一下的话,她们的反抗和追求幸福的精神,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她们都挑战了不可能,有人说潘金莲根本就不应该喜欢武松,更不应该找西门庆,他们之间本来就是不可能不应该的,那么聂小倩和宁采臣的,原本可是人与鬼的差距呀,连人与鬼的差距都能克服的话,还有什么事情,是为了自己的幸福而不能去做的呢?
聂小倩成功了,她很幸福,千万不要用现代的眼光来衡量古人,宁采臣不会只爱聂小倩,小说里聂小倩主动给宁采臣纳了两房妾侍,潘金莲尽管结局很惨,但起码中间为自己的幸福奋斗过,也有过一段勉强过的去的日子,总比原来一成不变没有希望的日子强很多。
她们都是女性反抗的代表人物,人的终极目标就是反抗命运,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是命运的牢牢掌控下,少数人觉醒了,决定要反抗命运,聂小倩和潘金莲就是那少量觉醒的人,只不过她们落下如此差距巨大的名声,各种缘由令人唏嘘。
总结:许多事,我们都是人云亦云,偶尔停下来仔细想想,好像许多事又并不是人们通常说的那个样子,聂小倩和潘金莲看似完全相反的两个人物,背后的命运和底层逻辑都是一样的,她们都是要反抗命运,脱离自己原有的生活,只可惜人们对她们的评价实在是差距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