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鲫鱼的钓位(野钓鲫鱼系列之钓位大全)
钓鲫鱼的钓位(野钓鲫鱼系列之钓位大全)二.钓草边的方位选择:“春季钓草南,夏秋钓草北”夏、秋季节要选择南岸或西岸的背阴处,只要有1---3米的水深就行,最好是找到水底深浅交界处的深水处,或者斜坡的靠近坡底处效果会非常好。根据不同季节可选择不同的水深0.5----3米之间(最多不超过5米),但选择岸边时,必须选择凹处。冬天和初春可选在北岸或东岸,且离岸可稍远一点的深水。晚春就要选择浅水处。有些地方水深甚至只有0.3米,只要水混也会有意想不到的钓获量。
野钓中钓位的选择非常重要,甚至决定了钓鱼人一天的渔获。要选准一个好钓点,不仅受季节、天气、风向、地形的影响,更是和水情、鱼情、垂钓者的多少密不可分。切不可每到一处就急忙打窝,要在选择一处钓位之后先安好竿线试探水下地形,选准了下钩点之后再决定打窝点 。一.钓鲫鱼选位要选草边、岸边、旮旮旯旯的地方。
在湖泊、水库等大水面钓鲫首选和大水面相连的沟沟岔岔等局部小水面。
在没有沟岔时要选靠近岸边的凹处,俗称“鲤鱼钓凸 鲫鱼钓凹”
离岸不要太远,最好选在草边或者是与大水面相通的草洞,只要有适当的水深越是靠近草或岸越好。
根据不同季节可选择不同的水深0.5----3米之间(最多不超过5米),但选择岸边时,必须选择凹处。
冬天和初春可选在北岸或东岸,且离岸可稍远一点的深水。
晚春就要选择浅水处。有些地方水深甚至只有0.3米,只要水混也会有意想不到的钓获量。
夏、秋季节要选择南岸或西岸的背阴处,只要有1---3米的水深就行,最好是找到水底深浅交界处的深水处,或者斜坡的靠近坡底处效果会非常好。
二.钓草边的方位选择:“春季钓草南,夏秋钓草北”
春季应该钓草丛的南边,盛夏和秋季就要钓草丛的北边,哪怕是只有一两棵草,根据季节不同选择草的向阳一侧或背阴一侧效果也会截然不同。
在野钓过程中,选择钓位和钓点(下钩点)非常重要,有时在同一个钓位,下钩点相差不足0.5米钓效却差距很大。特别是在水面不很大的水草溏里更是如此。
盛夏虽不是钓鱼的好季节,但不是不能钓,只是盛夏无论是选位还是钓法上都要比春、秋季节钓鱼更要复杂些.谚语中说的"早钓东 晚钓西”也只在夏天才用的上。
有个夏季钓鱼的小门道跟大家分享一下.
定点打窝后,下钩时不要把钩下在窝子中间,比如你如果准备钓草边离草一尺远的地方,那么你打窝时要把窝打在离草1米远,下钩时把钩下在窝和草中间离草一尺远的地方。
如果是钓岸边 要把钩下在窝的前方30厘米左右的地方,其效果会比把钩下在窝子中好的多。
三.“春钓滩、夏钓潭、秋钓荫、冬钓阳”准确吗?
谚语说的很好,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有很多非常实际的细节问题需要注意。
首先说“春钓滩”。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温差大,且从立春到立夏有两个多月的时间。
要说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全国各地钓鱼都要“钓滩”显然不切实际。
所以“春钓滩”只是个广义的说法,必须根据实际温度来决定。
春钓滩的主要因素的有两点:
1.是到了春季温度回升浅滩比深水处水温升高的要早,浅滩处的温度高于深水处的温度;
2.是水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冬天到了水温回升的季节,哪里水温高就到那里去;所以鱼到水温较高的浅滩不仅可以找到更适宜自身温度的生存环境,还可以在那里找到其它浮游生物来填饱饿了一冬的辘辘饥肠。
春季要尽量选择下风口的滩,因为下风口的水温相对更高。
虽然鱼有三趋(趋温、趋氧、趋食),但在不同的季节却有主次之分.
冬春季节主要趋温,要以温度为主要依据考虑选择钓位;
盛夏主要趋氧,在炎热的夏天要以水中溶氧量的高低作为选择钓位的主要依据,比如选草边,选下风口.“夏钓潭”也并非绝对。在阴雨天气或者有风的天气,要选择有长出水面的草旁或回风湾效果会更好。夏季只要风力不超过4级,也要尽量选择下风口,风力越大钓点要离岸越近,因为下风口水的溶氧量高。
秋季,鱼为了储存足够的越冬脂肪要大量进食,因此主要趋食,哪里食物丰富就到那里去。比如回风湾(水面上积存漂浮物多的地方)、大树下。
选择岸边的大树下要看当天的风向,如果是南风就要选择南岸的树下(以此类推),若是两到三天风向不变效果更佳。
秋季既要选择背阴处,又要考虑选择下风口或者回风湾,因为那里的食物较多。
冬季则要选择背风处,因为冬季的气温低于水温,下风口的水温会更低。
出钓前一天听天气预报时不仅要听阴晴风雨,还要注意昼夜最大温差和气压,如果出钓当天的温差大于13度或者气压高于1004佰帕,鱼就会非常难钓,钓草边或草洞会略好些,如果用的是台钓采取漂接钓法钓半水或钓浮会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