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闪电访印见莫迪谈了什么(第二次普拜会前)
普京闪电访印见莫迪谈了什么(第二次普拜会前)2019年美印签署了这份54亿美元的合同,印度要购买5套S-400导弹防御系统以满足安全需求。在峰会之后,还将有一份“强大的联合政治声明”,基本涵盖两国之间的所有领域。这份政治声明会关注金砖国家、上合组织以及俄中印战略三角等议程。更重要的是,俄印两国的合作重点将会放在S-400导弹防御系统的购买上,要知道这份购买合同一直受到美国的排斥,特朗普曾多次警告印度,购买俄制武器可能会触发《以制裁反击美国对手法案》,后果很严重。特别是在几个月前,美日印澳在华盛顿的峰会中,拜登当时就对莫迪开出空头支票,不但许诺支持印度进入五常,还支持印度进入“核供应集团”。尽管是大饼,但至少显示出拜登对印度的“鼎力支持”。这一次,普京显然也是有备而来的。12月4日,俄罗斯驻印度大使尼古拉-库德舍夫已经提前做好了铺垫,称这次普京对印度的访问将会产生务实的经济成果,还将为两国的双边关系提供推动力,涵盖两国关系的所有领域。
俄罗斯总统普京接下来的行程非常有意思。12月6日,普京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会谈,这是普京近三年来首次访问印度,意义重大。而一天之后,普京将跟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议。虽然近一个月来,美国拿腔拿调地反复炒作第二次普拜会,然而普京选择在这个万众瞩目的视频会谈之前,先跟莫迪见一面,显然是有所考量的。
当然这其中有对美国近期以来不断挑起冲突的不满,但更重要的是传递出一个信息,“印度对俄罗斯是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甚至优先于很多其他伙伴”。
对俄罗斯来说,美国是对手,而印度则是可以拉拢的“朋友”。上次普京跟莫迪见面还是在2019年11月金砖国家峰会,自从疫情扩散之后,普京出国访问的次数明显减少,这次出访印度甚至是自疫情发生以来,普京首次进行的双边访问。
此外,俄印之间还将进行首次“2 2”的外长和防长峰会,这也让印度成为唯一一个同美国和俄罗斯同时举行“2 2”的国家,也是印度在美俄之间反复横跳的一个例证。我们都知道,印度在美国规划的印太版图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支点,因此无论是前总统特朗普还是现任总统拜登,都对印度总理莫迪极尽拉拢。
特别是在几个月前,美日印澳在华盛顿的峰会中,拜登当时就对莫迪开出空头支票,不但许诺支持印度进入五常,还支持印度进入“核供应集团”。尽管是大饼,但至少显示出拜登对印度的“鼎力支持”。
这一次,普京显然也是有备而来的。12月4日,俄罗斯驻印度大使尼古拉-库德舍夫已经提前做好了铺垫,称这次普京对印度的访问将会产生务实的经济成果,还将为两国的双边关系提供推动力,涵盖两国关系的所有领域。
两国将签署供应75万支AK-203突击步枪的协议,以促进印度工业的发展。同时,印度将会允许俄罗斯军舰使用印度港口设施和海军基地进行加油和维修,并在紧急事态下使用印度洋的海军基地。而作为回报,俄罗斯将会对印度海军进行支持,让其在俄罗斯远东地区作战。
更重要的是,俄印两国的合作重点将会放在S-400导弹防御系统的购买上,要知道这份购买合同一直受到美国的排斥,特朗普曾多次警告印度,购买俄制武器可能会触发《以制裁反击美国对手法案》,后果很严重。
2019年美印签署了这份54亿美元的合同,印度要购买5套S-400导弹防御系统以满足安全需求。在峰会之后,还将有一份“强大的联合政治声明”,基本涵盖两国之间的所有领域。这份政治声明会关注金砖国家、上合组织以及俄中印战略三角等议程。
而为了强化两国之间薄弱的经贸领域,俄罗斯打算在远东地区和北极地区为印度提供发展机会。有意思的是,在俄美关系降至冷战之后的最低谷时,俄印两国关系却又到了从前的蜜月期。为什么作为美国的盟友,印度还可以发展同美国“死敌”俄罗斯的关系?
实际上,在几十年前的尼赫鲁时代,打出的旗号是希望印度在美苏冷战中跟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一样采取不结盟的态度,这样一方面能够保障印度的安全,另一方面也能同时得到西方阵营和苏联阵营的支持。
当时的印度的确成功发展了同俄罗斯和美国的关系。虽然尼赫鲁高喊不结盟,但并不影响他在美苏之间反复横跳。独立之初,为了度过困难时期,印度选择向美国求援,但之后美国和巴基斯坦结盟,成为了美印关系的转折点,印度从亲美的不结盟走向了亲苏的不结盟政策。美国实际上一直在保持印巴之间的战略平衡,白宫打算利用印度作为战略依托,反倒是苏联从一开始就在拉拢印度,而且苏联援助印度的时间点跟中国相当,为的就是布局南亚,染指东南亚,来响应苏联在全世界的布局。
因为印度的战略位置实在是太好了。背靠青藏高原面朝印度洋,三面环海,而且物产丰富,导致苏联和美国两国对这里都有想法。
但苏联和明显更受到印度的青睐,因为苏联对印度的拉拢力度更大。1952年尚未登上最高权力宝座的赫鲁晓夫,在访问印度时就跟尼赫鲁好好地秀了一把“恩爱”,两人相互喂饭的场景颇为肉麻,跟几十年后印度总理莫迪对普京的过度热情如出一辙。
而在推出中国之后,苏联就将更多援助送到印度,可以说印度工业和军工系统的今天,就是苏联人打下的基础。
在赫鲁晓夫病逝后,苏联和印度领导人继续展示“友好”,1971年双方签订的《印度和平友好合作条约》,已经写明任何一方遭到进攻或者受到攻击威胁,双方可共同行动以消除威胁,可见关系匪浅。
当时印军70%的武器都来自于苏联,1985年拉吉夫-甘地访问苏联时,直接拿回了51亿美元的援助,相对于美国只给武器的方式,苏联又给钱又给武器显然更得印度人欢心。
为何苏联对印度百般宠爱?一方面苏联需要印度在国际上帮苏联鸣锣开道;另一方面苏联急需北极圈之外的不冻港,因此三面环海的印度就成了最佳选择。
印度是如何表现的呢,在两国签订友好条约之后,印度开始大肆从苏联借钱。截止苏联解体,印度一共欠了100多亿卢布(当时大致相当于100多亿美元)。而俄罗斯独立之初,卢布大幅贬值,印度机智地选择用卢布换钱,换算成美元只有几百万,有点太损了。
这些钱可是俄罗斯发展经济的救命钱,因此俄罗斯算是彻底看清了印度的真面目。不过,就凭印度的实力,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之后印度还得找俄罗斯购买武器,因为印度的军工系统都是苏联标准,因此根本离不开俄罗斯。而俄罗斯也通过售卖武器“坑了”印度不少钱,当年印度欠下的债,俄罗斯也凭实力给赚了回去,至此,双方基本也没什么深仇大恨了。
印度对于俄罗斯来说始终是一颗棋子,印度也知道俄罗斯也不可能豁出自身的安全,来为印度保驾护航。因此近年来印度又开始倒向美国。
无论是印太战略、还是美日澳印四方对话机制,印度跟美国虽未结盟却胜似结盟。尼赫鲁当年就打着“不结盟”的旗号跟美苏两国眉来眼去,而如今的莫迪更胜一筹,甚至主动对两个大国“卿卿我我”,连“不结盟”的牌子都不挂了。拿完了美国的好处又跟俄罗斯签订契约,这说明印度的地位空前重要吗?
印度的反复横跳,恰恰说明目前的印度还不够强大,在全世界的话语没那么重。想一想,如果印度真如莫迪所言成了“一流大国”,那恐怕美俄两国都要悠着点,如今这个微妙的三方平衡,恰巧是彼此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