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长江的内鬼是谁(李学山喋血长江)
喋血长江的内鬼是谁(李学山喋血长江)其他的地方,还有不少的历史穿越,总让我们有种被欺骗、被误导的不舒服感。
看多了国产抗战剧,除了感到似曾相识以外,就是有种说不出的穿越感。也不知道是我们这样的人有恋旧情结,还是现在的年轻人崇尚清新时尚,反正给人的总体感觉是,不伦不类。如果当做娱乐剧本消遣一下也未尝不可。若你当做历史正剧审视细节,那就大错特错了。
《喋血长江》就是这样一部肥皂剧,长达52集,我还没有看完,就感到非常的恶心。当然我并不是说演员演得不好,演员是好演员,很卖力。画面也很新潮,很给力,就是编剧有些太狗血。因为没有看完全剧,不好随便评论,这里仅通过看过的几个画面谈点看法。
剧情反映的到底是什么年代的事,让人一头雾水。根据第一集剧情介绍,是反映的民国初年,也就是1912-1927年间,这段时期夏晓倩被卖给袍哥会的莫掌舵,无论看莫掌舵为了自己行业前途,准备把夏晓倩当做礼物送给花旗轮船公司船东查理斯。得知夏晓倩被土匪劫持,便觉得有内奸,要彻查此时,殊不知内奸是自家少爷莫元清,莫元清为了掩人耳目,背着父亲杀尽了合作的土匪。如果说此时的莫元清和向不争都已经20岁左右的话,向疯子和莫老太爷也就是50岁左右年纪。但是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莫元清和向不争也就是30多岁,他的儿子莫英豪、向青云顶多就是七八岁的样子,怎么会短时间突飞猛进内长成个20多岁的大小伙子。更何况向老爷子一点都没变老,比第一集还显年轻。不知导演和编剧是怎么计算历史时间的。如果再算上后来出现的小雨、莫二爷,就更加不可思议。
剧情道具太过当代,穿越的地方太多。比如民国初年的档案袋,全部用的都是电脑打印的简化字“档案袋”,任命书都是用的舒同体写的。这简直就是开历史的玩笑,把观众当傻子了。简化字最早也就是50年代后期的事,电脑版舒同体的出现更晚,也是2000年左右的事情,就算舒同当时是国内闻名的书法家,也不至于一个共产党员给国民党书写文书吧。
其他的地方,还有不少的历史穿越,总让我们有种被欺骗、被误导的不舒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