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基坑开挖施工方案(桥梁施工技术交底书)
桥梁基坑开挖施工方案(桥梁施工技术交底书)9、 机械应停在坚实的地基上,如基础过差,应采取走道板等加固措施,不得将挖土机履带至基坑边距离2m内停、驶;运土汽车不宜靠近基坑平行行驶,防止坍方翻车。8、 机械不得在输电线路下工作,在输电线路一侧工作,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机械的任何部位与架空输电线路的距离应符合安全操作规程要求。5、 每日须检查土壁及支撑稳定情况,不得将土和其它物件堆放在支撑上,不得行走支撑下。6、 机械挖土,启动前应先检查离合器,钢丝绳等,经空车试运转正常后再开始作业。7、 机械操作中进铲不应过深,提升不应过猛。
一、基坑开挖安全作业交底1、 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有关规定。
2、 挖土中发现管道、电缆及其它埋设物应及时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3、 挖土时要注意土壁的稳定性,发现有裂缝及倾坍可能时,人员要立即离开并及时处理。
4、 人工挖土,前后操作人员间距离不应小于2m,堆土在1m以外并且高度不得超过1.5m。
5、 每日须检查土壁及支撑稳定情况,不得将土和其它物件堆放在支撑上,不得行走支撑下。
6、 机械挖土,启动前应先检查离合器,钢丝绳等,经空车试运转正常后再开始作业。
7、 机械操作中进铲不应过深,提升不应过猛。
8、 机械不得在输电线路下工作,在输电线路一侧工作,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机械的任何部位与架空输电线路的距离应符合安全操作规程要求。
9、 机械应停在坚实的地基上,如基础过差,应采取走道板等加固措施,不得将挖土机履带至基坑边距离2m内停、驶;运土汽车不宜靠近基坑平行行驶,防止坍方翻车。
10、 电缆两侧一米范围内应用人工挖掘。
二、桥墩施工安全技术交底1、模板模板进场后,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试拼装。
(1) 模板安装前进行验收,尺寸是否符合结构设计,有无质量缺陷。安装拆除是否可行方便,节点连接是否合理,并制定安装拆除方案。
(2) 墩身模板安装应按设计和施工说明循序拼装,模板及其支架必须采取有效的防倾覆临时固定措施。
(3) 安装作业高度超过两米时必须搭设脚手架平台,不得站在下层模板上安装上层模板,中途停歇应将已就位的模板固定牢固。
(4) 模板安装时上下应有人接应,严禁抛掷,且不得将支架搭在模板上,也不得将模板与支架或操作平台联成一体。
(5) 已安装好的模板上的实际荷载不得超过设计值,已承受荷载的支架和附件,不得随意拆除或移动。
(6) 垂直吊运模板时应设专人指挥,统一信号,密切配合,吊运散装模板时必须码放整齐,待捆绑牢固后方可起吊。五级风以上应停止吊运作业。
(7) 模板拆除: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方能拆除模板;拆除模板应依据设计规定的顺序和方法进行,无规定时可按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及支架的顺序进行;拆除的模板必须随拆随清理,以免钉子扎脚、阻碍通行发生事故;拆除时下方不能有人,防止砸伤;模板拆除不能硬撬,导致大片散落;用吊车拆模时应待模板松动并栓牢方可移除,不得硬拉硬拽。
(1) 墩身施工平台实行全封闭安全防护措施,平台顶四周的栏杆高度不小于1.2m,栏杆间用多道钢筋连起。栏杆及整个平台吊架外侧满挂密目安全网。
(2) 在墩下通道处设置安全防护棚,保证施工车辆和人员的安全。
(3) 平台上堆放设备材料要均匀对称,防止平台偏斜和倾覆。
(4) 为防止大风对高墩墩身施工的影响,采取抗风措施。
(5) 为防止桥墩产生偏压现象,影响桥墩安全,桥下不得随意弃碴,桥墩永久回填线不得陡于1:3。
3、钢筋安装(1) 高空作业时,不得将钢筋集中堆放,也不要把工具随意丢在脚手板上,以免滑下作人。
(2) 手工搬运钢筋必须带好手套,多人运送钢筋,起落、转、停动作要一致,人工上下传递不得在同一垂直线上。
(3) 用吊车吊运钢筋骨架,必须由司索工绑扎严禁钢筋工参与绑扎,指挥吊运工作,起吊时,下方禁止站人,必须待钢筋降落到地面时方可靠近,就位支撑好后方可摘钩。
(4) 在悬空梁、深基坑绑扎和安装钢筋必须搭设操作平台(脚手架)和通道。
(5) 绑扎立柱、墙体钢筋,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或攀登骨架上下;4米以内柱筋重量不大的,可在地面绑扎后整体竖起;4米以上的应搭设工作台,柱梁骨架应用临时支撑拉牢,以防倾倒;不得采用方木架在柱筋上,以防坠落事故。
(6) 绑扎基础钢筋时,应按施工要求摆放钢筋支架或马凳架起上部钢筋,不得任意减少支架或马凳。
(7) 不准将钢筋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堆放在外脚手架和孔洞临边处。严禁在脚手架上拖拉钢筋。
(8) 施工场地排绑钢筋时,要时刻注意场地的设备、开关箱、电源线和人员,防止钢筋触伤他人及设备的传运部位,触及带电部位造成事故。
(9) 高空作业不得往上或下抛掷任何物料,以防砸伤他人造成事故。
支架稳定是结构安全控制的首要因素,应从以下几方面控制:
(1) 支架搭设处地基要满足承载力要求,要有防排水措施。
(2) 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刚性底座或垫板。
(3) 当采用多层支架时,支柱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严禁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合使用。
(4) 立杆接长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应符合下列规定: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5) 立杆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扫地杆距立杆底不大于200mm,最顶层水平杆距立杆顶不大于200mm。
(6) 设在立杆顶的可调顶托伸出立杆顶不得大于250mm。
(7) 水平杆接长采用搭接接头,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8) 支架纵向及横向每隔三排要设置一道剪刀撑,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边连续设置,剪刀撑与地面的倾角宜为45度。
(9) 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3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10) 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米,应采用2个旋转扣件固定,钢管端部露出扣件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是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5、支架拆除(1) 凡参加搭、拆支架的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工具袋,悬空、临空危险作业必须配带安全带,严禁穿拖鞋、赤脚或硬底鞋上架操作,严禁酒后作业。
(2) 高度2m以上的支架必须铺设脚底板,以方便人员在支架上移动,严禁隔空踩架管行走。
(3) 人行斜道上必须满铺脚手板,不得留有空隙和探头板,所有铺板应用铁丝绑扎牢固,上料斜道坡度不得大于1:3,宽度不得小于1.5m 必须设防滑条,间距以30厘米为宜。
(4) 人行斜道架必须与主体支架连接牢固,混凝土输送泵管支架不得于支架主体相连。
(5) 本班内不得留有未加固紧的扣件及杆件。
(6) 支架顶层侧面要设防护栏栅并挂防抛网。在人员车辆频繁活动的部位必须设置防护隔离栅及防抛网。
(7) 雷雨季节搭设支架,高度超过15m时要设防雷措施。
(8) 拆除时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做到一步一清,不得上下垂直交叉作业。对整片的架子不能采取推倒或倾拉方法拆除。拆除脚手架的大横杆和剪力时撑时,应先拆中间扣,再拆两头扣,由中间人员往下顺杆子拆。
(9) 拆架时,拆除下来的螺栓及小件要放入工具袋内,拆下来钢管要由专人传递,且人员位置要错开,不允许在同一线上操作,严禁从高空抛掷料具落地。
(10) 拆架时,要设警戒线,对各种通行道路或路口要封闭,并挂设危险标志或派专职人员执勤值班。参加拆架人员精神要集中,戴好安全带,互相监督、互相配合、要听从工长或执勤人员的指挥。
6、高空作业高空作业时应注意的一些事项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开工前和施工中定期进行体检,凡患有恐高症等不适应高空作业的人员,严禁从事墩上工作。严禁酒后登高作业。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施工人员所持工具必须用绳挂在工具栏内,防止坠落伤人。悬空高处作业必须设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悬空高处作业包括:在开放型结构上施工,如高处搭设脚手架等;在无防护的边缘上作业;在受限制的高处或不稳定的高处作业;在没有立足点或没有牢靠立足点的地方作业等。高处作业所用的梯子不得缺档和垫高,同一架梯子不得二人同时上下,在通道处(或平台)使用梯子应设置围栏。高处作业与地面联系,应有专人负责,或配有通讯设备。运送人员和物件的各种升降电梯、吊笼,应有可靠的安全装置。严禁乘坐运送物件的吊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