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陈玲玲个人简历(陈玲玲有望成最年轻院士)
中科院陈玲玲个人简历(陈玲玲有望成最年轻院士)国家人才计划适当放宽女性申报人年龄限制,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推荐女性科技人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中,鼓励提名更多优秀女科学家作为候选人,在同等条件下支持女性优先入选。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奖励、国家人才计划等各类评审工作中,逐步提高女性专家参与比例。这些工作以全新视角揭示哺乳动物转录组复杂性及长非编码RNA的多样性和重要功能。以 (共同) 通讯作者在Cell (5 篇)、Science (3篇)、Nat Rev Mol Cell Biol (3篇)、Mol Cell (9篇)、Nat Cell Biol (2篇)、Nat Methods等期刊发表 50 余篇论文。受邀担任Cell、Science、Mol Cell等多个期刊的编委,担任美国冷泉港实验室会议、冷泉港亚洲会议、国际RNA学会年会等大会主席。曾获CBIS青年研究员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
近日,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告,其中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36人,而让人引人注目的是两位年龄4开头的女性科学家,一位是来自中科院的陈玲玲,年仅43岁,另一位是来自浙江大学的胡海岚。
如果最终陈玲玲当选,将创造历史,成为第一位女性,且最年轻的院士!(2015年 43岁的北生所的邵峰成为最年轻的“新科院士” 也是当年1600多名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
值得注意的是,刚刚7月30日, 陈玲玲研究组和合作者的研究成果 lncRNA SLERT controls phase separation of FC/DFCs to facilitate Pol I transcription,以Research 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在Science 上。
陈玲玲,2009年毕业于美国康涅狄格大学获得生物医学博士和管理学硕士学位,2011年初任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2017年入选霍徳华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 国际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陈玲玲长期从事RNA代谢和功能研究。她创建并利用RNA研究的新技术体系,发现包括环形RNA和小核仁RNA结尾的长非编码RNA等新型RNA分子家族及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普遍存在、解析它们全新的生成加工途径、揭示新型RNA在细胞核亚结构域功能、天然免疫调控中的重要机制并与小胖威利综合征、自身免疫失调等疾病密切关联。
这些工作以全新视角揭示哺乳动物转录组复杂性及长非编码RNA的多样性和重要功能。以 (共同) 通讯作者在Cell (5 篇)、Science (3篇)、Nat Rev Mol Cell Biol (3篇)、Mol Cell (9篇)、Nat Cell Biol (2篇)、Nat Methods等期刊发表 50 余篇论文。受邀担任Cell、Science、Mol Cell等多个期刊的编委,担任美国冷泉港实验室会议、冷泉港亚洲会议、国际RNA学会年会等大会主席。曾获CBIS青年研究员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科学探索奖、国际RNA学会Mid-Career Research Award等学术奖励。陈玲玲实验室网页:http://www.chenlab-ncrna.com/.
前不久,科技部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措施共16条,核心内容摘要:
在若干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探索设立女科学家项目、适当放宽女性申请人年龄限制。进一步统筹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人才项目中女性科研人员的申请年龄。
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奖励、国家人才计划等各类评审工作中,逐步提高女性专家参与比例。
国家人才计划适当放宽女性申报人年龄限制,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推荐女性科技人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中,鼓励提名更多优秀女科学家作为候选人,在同等条件下支持女性优先入选。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初步名单公布后还要进行会议评审,产生正式候选人,之后进行正式的院士投票选举。让我们怀着美好的祝愿,预祝几位女科学家:陈玲玲、胡海岚、高彩霞、朱兰能够金榜题名!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提名全名单
姓名 |
年龄 |
专业 |
工作单位 |
推荐人姓名或推荐渠道 | |
1 |
蔡秀军 |
57 |
外科学(腹腔镜外科) |
浙江大学 |
段树民、刘允怡、赵玉沛、高 福 |
2 |
曹务春 |
57 |
生物安全与传染病流行病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
院士小组 |
3 |
陈玲玲(女) |
43 |
核糖核酸生物学 |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
徐国良、周 琪、李 林 |
4 |
窦科峰 |
65 |
器官移植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陈润生、朱玉贤、赵玉沛、樊 嘉、尚永丰、舒红兵 |
5 |
高彩霞(女) |
52 |
作物遗传学与生物技术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陈化兰、方荣祥、李家洋 |
6 |
何光存 |
65 |
作物抗虫 |
武汉大学 |
刘耀光、邓子新、桂建芳、朱玉贤、谢华安、张启发 |
7 |
胡海岚(女) |
47 |
神经生物学 |
浙江大学 |
裴 钢、段树民、陆 林 |
8 |
黄三文 |
49 |
蔬菜遗传育种与植物基因组学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 |
陈化兰、林鸿宣、陈晓亚、曹晓风 |
9 |
霍 勇 |
62 |
心血管内科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韩启德、蒋华良、宋尔卫、黄路生 |
10 |
贾建平 |
66 |
神经病学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杨雄里、韩家淮、陈 霖、施一公、马 兰、沈 岩、江桂斌、赫 捷 |
11 |
李劲松 |
49 |
干细胞与胚胎发育 |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
李 蓬、季维智、王恩多 |
12 |
李亦学 |
65 |
生物信息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
徐 涛、王志新、陈润生、骆清铭、赵国屏、金 力 |
13 |
李 毅 |
59 |
植物病毒学 |
北京大学 |
方荣祥、赵进东、许智宏 |
14 |
林圣彩 |
57 |
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 |
厦门大学 |
程和平、孟安明、韩家淮 |
15 |
鲁友明 |
58 |
神经科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裴 钢、张明杰、叶玉如 |
16 |
马克平 |
62 |
生态学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康 乐、陈晓亚、陈宜瑜 |
17 |
戚益军 |
48 |
植物遗传学 |
清华大学 |
曹晓风、韩 斌、隋森芳 |
18 |
瞿 佳 |
65 |
眼视光学、眼科学 |
温州医科大学 |
陈国强、葛均波、骆清铭、谢道昕、杨雄里、苏国辉 |
19 |
瞿礼嘉 |
53 |
植物发育分子生物学 |
北京大学 |
种 康、武维华、朱玉贤 |
20 |
宋保亮 |
46 |
生物化学 |
武汉大学 |
舒红兵、徐国良、陈晔光 |
21 |
滕皋军 |
58 |
介入放射学 |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
赫 捷、金 力、陈孝平 |
22 |
汪道文 |
64 |
内科心血管病学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桂建芳、陈孝平、陈义汉 |
23 |
王以政 |
63 |
神经生物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
叶玉如、蒲慕明、贺福初 |
24 |
王拥军 |
58 |
神经病学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赵继宗、王志珍、张 旭、顾东风、陈润生 |
25 |
吴 皓 |
57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黄荷凤、贺 林、王松灵 |
26 |
薛勇彪 |
58 |
植物分子遗传学 |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
种 康、韩 斌、武维华 |
27 |
杨瑞馥 |
57 |
军事预防医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
院士小组 |
28 |
杨仕明 |
55 |
耳鼻咽喉科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院士小组 |
29 |
杨维才 |
57 |
植物发育生物学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钱 前、李家洋、曹晓风 |
30 |
杨正林 |
55 |
临床检验诊断学 |
四川省人民医院、电子科技大学 |
孟安明、梁智仁、贺 林、魏于全 |
31 |
张克勤 |
62 |
植物保护、生物防治 |
云南大学 |
庄文颖、朱作言、张亚平 |
32 |
张先恩 |
66 |
生命科学与化学(分析微生物学与纳米生物学)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院士小组 |
33 |
张 旭 |
58 |
泌尿外科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邵 峰、陈孝平、赵玉沛、贺福初 |
34 |
张知彬 |
57 |
动物生态学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方精云、陈宜瑜、魏辅文 |
35 |
朱 冰 |
50 |
表观遗传学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徐 涛、王志珍、张明杰 |
36 |
朱 兰(女) |
57 |
妇产科学 |
北京协和医院 |
沈 岩、程和平、陈子江、陆 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