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应该看的10部纪录片(这部9.1分的纪录片)
孩子应该看的10部纪录片(这部9.1分的纪录片)关于孩子的安全教育,很多发达国家都有专门的课程和定期演练。提升孩子的安全教育,比鸡娃更迫切这部纪录片有多实用,看观众们的评价就知道了,我没忍住一口气看完了全集,真是神级教科书!非常推荐给家长带着高年级学龄的孩子看。里面教到的自救方法不仅实用,而且难得用一部纪录片把多个常见的频发事故的逃生方式讲清楚。
前两天和老师闲聊起学校的安全教育,她推荐了一部纪录片“Worst-Case Scenario”给我。老师说,带孩子抽空看看,关键时刻能能保命。
我回到家一查,原来是探索频道与大名鼎鼎的贝爷合作拍摄的。
贝尔·格里尔斯(Bear Grylls),国人称为贝爷,英国探险家、主持人、作家、演讲家。曾在英国空降特勤团服役,擅长徒手搏击、沙漠及寒地作战、生存技能、医疗、跳伞、信号、攀登和爆炸。因其在纪录片《荒野求生》中表现太过惊人,被称为“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
Worst-Case Scenario有中译版本《日常生存自救手册》,豆瓣评分高达9.1分。
这部纪录片有多实用,看观众们的评价就知道了,
我没忍住一口气看完了全集,真是神级教科书!非常推荐给家长带着高年级学龄的孩子看。
里面教到的自救方法不仅实用,而且难得用一部纪录片把多个常见的频发事故的逃生方式讲清楚。
提升孩子的安全教育,比鸡娃更迫切
关于孩子的安全教育,很多发达国家都有专门的课程和定期演练。
在荷兰,95%的儿童在小学毕业时会拥有一张游泳证书。荷兰的小学是从4岁开始、12岁毕业,所有小学会开设游泳课,目的不是为了鸡娃或者比赛,而是让每个孩子在小学阶段学会游泳、能够自救、防止溺水。
学校对孩子会游泳的标准是:孩子要穿着冬天的外套,厚重的胶鞋,跳到水里游50米,各种泳姿游完,再着衣出水。着衣水中自救就是荷兰游泳体系的特色。
在日本,人们在托儿所、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大学等开展防灾教育,主要包括应对地震、火灾、台风、龙卷风、泥石流、雪灾、洪水等自然灾害而进行的教育。
比如地震模拟器让学生感受到和过去实际发生的地震一样的震感;暴雨模拟器会让孩子进入一台机器,机器会产生与台风中一样强烈的雨和风;烟雾迷宫教学生在火灾时如何逃离,而实感型异常气象墙则以问答的形式提供双向体验。
这些都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灾难中保护好自己、减少伤亡。
在美国的公立小学,每年都有三项演习:
· 消防演习(Fire drill,每个月一次)
· 地震演习
· 闭校演习(Lockdown drill)
开学第一周,我就收到了校长发给家长的关于消防演习的通知,
第二周是和当地警局共同进行的封校演习。
封校演习主要是模拟闲杂及危险分子混入校园的应对方案。
与消防演习相反,一旦禁闭发生,学生和老师都不能向外撤离而是要把自己反锁在房间内,直到广播通知封校解除。
昨天,我又收到了班级老师发给家长们的通知,本周会由当地的消防局来给一年级的同学做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和消防用品的使用。
根据《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统计,在我国,“意外伤害已经取代疾病,成为儿童致死的第一位因素”,2019年时,每年就有近4万名儿童因为伤害死亡。
但目前在我们的教育体系里,关于安全、防灾的教育还不够完善,这就使孩子门在遇到意外事故时几乎没有自救能力、丧失了生还的机会。所以,我们需要帮孩子补上这一课。
《日常生存自救手册》两季共12集,每集不超过20分钟,涉及地震、大停电、被困在电梯、乘车刹车失灵、受到人身攻击、被大狗扑等灾难场景。贝爷教我们如何根据身边的现状自救,逃出险境、保全性命。
虽然我们普通人没有贝爷的身体条件和专业训练技能,但出事了哪怕只是做了里面的几个步骤,都能提高自己的安全性。
01
遭遇电梯失控时
电梯是当代社会必不可少的工具,但这个本该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工具,却频频“吃人”,酿成惨剧。
当孩子被困电梯时,他们该如何自救?
我们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可以看到同样是被困在电梯中,主角们打开电梯的天花板得以逃生,但电梯顶部后的钢索是一大危险来源,它很有可能突然下坠将人压扁,因此要让孩子知道,别从顶部逃生,待在电梯里面会更安全。
当电梯失控时,首先不要惊慌,尝试按下紧急按钮或打电话寻求帮助。
如果电话打不通,试试用力拍门,有规律的敲门和叫喊声产生的声浪可以让别人知道电梯出故障了。
如果电梯开始下落,紧靠住一侧墙壁,抓牢扶手,膝盖保持弯曲以减缓冲击力。
当没有扶手时,我们可以降低重心——躺倒在地,用手垫在头下面以减缓冲击力。
切忌用所谓的跳起来减缓冲击力这种错误做法。
如果情况紧急或者电梯已经停止下落,可以用随身携带的坚固且薄的东西,比如银币、多张信用卡叠起、墨镜架来撑开门缝,然后把手指插进去,尝试用力掰开门。
当然,当你不确定电梯是否会继续下落时,这么做会有很大的风险,假如此时电梯突然启动,贸然探出门外会有致命危险。
因此,不到万不得已,最好是等待消防队前来营救。
02
遭遇恶狗扑咬时
狗被誉为是人类忠诚的伙伴,但即使驯养的狗也有发难的时候。
在美国,每年有470万人遭遇狗的袭击。在国内,也时有未成年被狗咬伤、咬死的新闻:
13岁男孩被4条恶犬咬死;
重庆8岁男孩被三只恶犬撕咬身亡;
安徽一男孩被疯狗咬伤13天后,不治身亡;
长沙一名7岁男童,在家附近被一只狗咬的皮开肉绽,左手前臂伤势严重;
河南一名13个月大的宝宝,被一只突然冲出来的恶犬扑倒,狗咬着孩子拖出去半米远,狗被众人打死后,孩子半边脸都已经毁容了;
狗有合群的本能,一只发难,如果周围有其他狗,也会受影响,致伤和致死率也会加倍。
碰到恶狗虎视眈眈,自己首先要冷静和慢慢后退。一定不要转身就跑,狗会马上穷追不舍。我们要慢慢后退,拉远自己与狗的距离。
狗能感应情绪,要是察觉到你的恐惧和恐慌,它们会“得寸进尺”,愈加对你放肆。
另外,看看身边有没有可用的“武器”,比如木条,拿在手里,可以在紧急时刻做一些抵抗。
然后尽快找“避身之所”,比如车里。
或者狗跳不上去的高处。
接下来,留意狗是否有项圈,如果有,意味是饲养的动物,可以尝试向他们喊口令:“不准”、“坐下”,让它们不要向你发难。
要是没有项圈,照样大喊、用大动作和权威的语气喝令它们后退。总之,态度上不能认怂。
然后尝试引开狗的注意。
任何有你气味的东西都管用,比如身上的背包、外套等,尽最大力抛向远方,吸引狗过去,趁着它被吸引开的短暂间隙,抓紧时间逃开。
总之,碰到恶犬,脱困的核心是:不要和狗赛跑,我们跑不过狗;就地取材(比如铁网、高地等)来阻隔狗的追击、斗智不斗力。
如果你找不到掩体躲避,需要与狗正面交锋时,唯有防守。
狗的主要武器是它的两鄂,咬合力达到135斤,加上拉力,足以夺命。
此时,你可以脱下外套,包裹手臂,用手臂堵着狗嘴,阻止它完全咬合。
此举是防止狗咬到自己的颈部等致命地方。
而且包裹的手臂是自己与狗的屏障,能让狗专心“对付”手臂,只要能用包裹的手臂隔开自己与恶狗,就有逃生的一丝机会。
所以,切忌急忙从狗嘴中扯出手臂,否则狗寻找到新的撕咬点,会让自己皮开肉绽。
如果在拖延中找到了逃生的机会,比如你已经靠近自己的车,能够有上车的机会,可以声东击西,比如给狗的脸上泼水,让它松口,趁机抽出手臂、关上车门、离开险境。
03
遭遇人身攻击时
“人身攻击”更容易发生在社会上,尤其是经常夜行的成年人。但不代表这类事件不会发生在孩子身上:
安徽滁州市一名13岁女生在厕所内,被两名女生掌掴64次后晕厥;
辽宁抚顺市5名男生对一个男生施暴,暴打、踹头、要求跪地道歉、扇耳光;
江苏省东海县的东海中等专业学校15岁的张某某和宿舍同学打架,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未成年世界里的人身攻击常常以校园霸凌、校园暴力形式出现,给孩子身心带来极大伤害。
虽然被袭击时很难有还手之力,但如果提前掌握一些战术,关键时刻就能救命。
如果可以,教孩子尽快逃离现场,身体对抗应该是最后的选择。当孩子无法逃脱时,谨记以下自卫的要点:
首先,拉远或者拉近自己和袭击者的距离以获得主动。
比如,当对方用力攻击你时,你向后退(很多人本能是向下抱头躲闪),身体躲开对手攻击,利用其动能让对方失去平衡后,此时你有一点点时间占上风,可以进行攻击。
其次,手并不是你唯一的武器,可以用大拇指或者一切在手里的尖硬的物体(比如钥匙),去攻击对方的身体。攻击时,瞄准脆弱部位很重要。
比如在上半身,眼睛、喉咙和腹腔神经丛是攻击重点,
在下半身,胫骨、膝盖和裆部是重点攻击部位,
一旦这些部位被击中,对方会痛上一会儿,孩子可以争取到逃跑的时间。
有时候,在暂时打倒对方之后,需要注意对方会不会突然使诈,从背后袭击。这时最好的方法,就是突然躺下,用脚使劲踹对方的膝盖,再利用手边的钥匙或者泥土,插入对方的眼睛或者肚子。
既然对方想置你于死地,你也无需担心他的安危。最后,瞅准时机,逃跑、报警。
当然,最好的防卫是:相信自己的直觉,如果感觉不妙,立刻逃离、迅速报警或找到老师。
04
遭遇人群踩踏时
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因为课间时间较短,学生集中去厕所,拥挤导致踩踏。事故共造成22名学生受伤,其中1人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5人重伤。
昆明市北京路明通小学发生因为走廊过道不通畅造成一起踩踏事故,造成学生6人死亡、26人受伤。
湖南湘乡校园在晚上9时许晚自习下课之际,学生们在下楼梯的过程中,一学生跌倒,骤然引发踩踏事件,共造成8名学生遇难,26人受伤。
我们认为踩踏事件常发生在大人身上,比如当我们去夜店、酒吧或者多人聚会时,殊不知学生在校园、宿舍楼也会发生踩踏的悲剧。在拥挤惊恐的人群中,孩子是否知道如何自救么?
如果深陷人群,首先要站稳以免被踩踏。如果跌倒了,尝试抓住手边的任何东西(比如其他人的衣服)尽力站起来。
因为当你跌倒在地,只要一个90公斤重的人挤压到你,就足以使肋骨折断,造成肺穿孔。
此时,到处是惊慌失措的人群,大家根本听不到你的呼救、也注意不到你,所以一定要想办法保护好头部、直至站起来。
如果你站不起来,就保护好头部,尝试移到边上来,由两侧走到房屋出口处。
不要跟着人群,尽量寻找其它出口。我们本能会觉得应该从入口出逃,但多数悲剧的酿成正是因为人们全都试图从同一道门出去。
如果有火灾发生,又处于黑暗之中。烟尘会让人窒息,尝试用液体弄湿袖口、围巾或其他布料,透过它来呼吸,可以过滤浓烟。
恐慌人群的可怕之处在于很容易变成彻底的骚乱,如果加上火警,骚乱就会变成暴力。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凡是出入人流密集的场所,我们应该事先找到周围紧急出口的位置,想好逃生计划,以防万一。
当我们日常身处安逸时,很难想象最危险的情景发生在自己身上。生命无常,当危险来临时,是幸存还是遇难,关键取决于我们有没有利用求生知识做出正确的选择。
由衷希望,我们能牢牢掌握这些知识,但一辈子也不要用上。
来源: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