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八十年代的农村老式打谷场景(达州农村打谷子的场景)

八十年代的农村老式打谷场景(达州农村打谷子的场景)然后再而现在是用汽油机带动,打谷的人只需将稻谷放到打谷机上就行了,虽然只减少了一个动作,可劳动强度却是大大的降低了,当然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远山的农民家里还有用打谷机了,打谷机的转轮,全靠人力,打谷的人一边要不停地将割来的稻谷放到打谷机上脱粒,一边脚下还要不停地踩动,带动打谷机运转。割谷子是凌晨4点就要起来的,趁着太阳还未升起,全家出动,借着点点星光,田里只传来霍霍的割稻谷的声音,还有虫鸣。80年代、90年代初家里都是用拌桶打谷子的,拌桶边,每人一把重重的稻谷,高高举起,再使劲地摔打下去。每摔打一下,便低低地“嗨”一声,拌桶也随之发出“轰”的一声。也常常是一人的“嗨”声刚落,另一人的“嗨”声便起,“嗨”过十来声后,一把稻谷基本打干净了。之后,又是一把重重的稻谷,又是这此起彼伏的“嗨”声——打谷子在稻田里面要边割边打,还要用手在拌桶里摔,场面那是相当激烈。

那些年收谷子的时光,记忆犹新,每每农忙的时候,这一切这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为那些农忙的父母们致敬,您们辛苦了!

八十年代的农村老式打谷场景(达州农村打谷子的场景)(1)

这段时间我们巴中各地又进入农忙季节了,如果刚好,你老妈喊你回家打谷子,那不仅仅能看那一片醉人的农间风情,乡村的原生态气息,还能帮家里干干农活,感受丰收的喜悦呢!远处蔚蓝天空下涌动着,金色的麦浪哦,不对,是稻浪,善哉。

八十年代的农村老式打谷场景(达州农村打谷子的场景)(2)

栽秧打谷子是农民一年生产生活中的大事,其中又以打谷子为最。离正式打谷子还有好几天,老妈就已开始张罗打谷子的事情了。先是走西家、串东家挨个请打谷子的劳动力。要知道,现在呆在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已经很少了,绝大部分都已外出打工,留在家中的都是些老弱病残,要请几个有劳力的人来打谷子是很不容易的。还好,凭着老妈平时的乐于助人,打谷子的人员终于落实了,而且是把全队留在家中的唯一两个40岁以下的劳动力都请到了,实属不易。人员落实以后,老妈便开始准备打谷子那天的伙食了。

在我们那儿,打谷就有点像过年一样,打谷子是重体力活,帮你打谷的人辛苦了,伙食是要开好的,否则,第二年就再也没有人来帮你打谷子了。什么酒啊、肉啊,甚至鸡、鸭、鱼等好吃的都买好了,以及帮着晒谷的、煮饭的人员都请好了以后,便等着打谷日子的来临。

八十年代的农村老式打谷场景(达州农村打谷子的场景)(3)

割谷子是凌晨4点就要起来的,趁着太阳还未升起,全家出动,借着点点星光,田里只传来霍霍的割稻谷的声音,还有虫鸣。

八十年代的农村老式打谷场景(达州农村打谷子的场景)(4)

80年代、90年代初家里都是用拌桶打谷子的,拌桶边,每人一把重重的稻谷,高高举起,再使劲地摔打下去。每摔打一下,便低低地“嗨”一声,拌桶也随之发出“轰”的一声。也常常是一人的“嗨”声刚落,另一人的“嗨”声便起,“嗨”过十来声后,一把稻谷基本打干净了。之后,又是一把重重的稻谷,又是这此起彼伏的“嗨”声——

八十年代的农村老式打谷场景(达州农村打谷子的场景)(5)

打谷子在稻田里面要边割边打,还要用手在拌桶里摔,场面那是相当激烈。

现在远山的农民家里还有用打谷机了,打谷机的转轮,全靠人力,打谷的人一边要不停地将割来的稻谷放到打谷机上脱粒,一边脚下还要不停地踩动,带动打谷机运转。

八十年代的农村老式打谷场景(达州农村打谷子的场景)(6)

然后再而现在是用汽油机带动,打谷的人只需将稻谷放到打谷机上就行了,虽然只减少了一个动作,可劳动强度却是大大的降低了,当然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八十年代的农村老式打谷场景(达州农村打谷子的场景)(7)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珍惜粮食是对辛苦耕耘的最大敬意。想对在农忙的天下父母说,忙完了,累完了,吃顿好的,停下来好好休息休息!

八十年代的农村老式打谷场景(达州农村打谷子的场景)(8)

八十年代的农村老式打谷场景(达州农村打谷子的场景)(9)

八十年代的农村老式打谷场景(达州农村打谷子的场景)(10)

八十年代的农村老式打谷场景(达州农村打谷子的场景)(11)

八十年代的农村老式打谷场景(达州农村打谷子的场景)(12)

八十年代的农村老式打谷场景(达州农村打谷子的场景)(13)

八十年代的农村老式打谷场景(达州农村打谷子的场景)(14)

八十年代的农村老式打谷场景(达州农村打谷子的场景)(1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