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邵东杨桥乡陈氏家谱(湖南邵陵陈氏修谱)
湖南邵东杨桥乡陈氏家谱(湖南邵陵陈氏修谱)修谱难度很大,2020年6月20日倡议,现在还是电子稿阶段从这么几点来看,邵陵陈氏修谱善莫大焉,我们应该为倡议者点几个大的赞!一、为首倡修谱者点几个大的赞!很多家族都有多次修家谱的历史,比如我们邵阳陈氏,曾经在咸丰十一年(1861年,距今162年了)续修,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距今116年了)四修,1993年合修(谬误颇多),合修显得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为1994年修谱至今快30年了,所以近两年有邵阳宗亲出来牵头倡导重修族谱。相关人员不辞辛苦,四处奔波……为了啥?还不是为了把族谱修好,让我们都有一部共同的家族历史,我们就好追本溯源,祭祀先祖,弄清历代班辈,而不至于乱了辈分……
文图/陈远泽
乱世藏金,盛世修谱。有家谱的家族才是靠谱的家族。
家谱就是记录一个家族的过去,让子孙后代了解自己家族历史的一部作品。家谱一般记载了家族的姓氏起源、历史变迁及先祖的丰功伟绩和家族的家风家训,是一个家族的文化瑰宝。
我的藏书之一
一、为首倡修谱者点几个大的赞!
很多家族都有多次修家谱的历史,比如我们邵阳陈氏,曾经在咸丰十一年(1861年,距今162年了)续修,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距今116年了)四修,1993年合修(谬误颇多),合修显得没有多大的意义。
因为1994年修谱至今快30年了,所以近两年有邵阳宗亲出来牵头倡导重修族谱。相关人员不辞辛苦,四处奔波……为了啥?还不是为了把族谱修好,让我们都有一部共同的家族历史,我们就好追本溯源,祭祀先祖,弄清历代班辈,而不至于乱了辈分……
从这么几点来看,邵陵陈氏修谱善莫大焉,我们应该为倡议者点几个大的赞!
修谱难度很大,2020年6月20日倡议,现在还是电子稿阶段
二、修族谱到底有什么意义?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来多次修家谱呢?修家谱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两大点——
1、追根溯源,满足归属感。一个人如果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谁?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就好比是大海中的一叶孤舟,即使个人取得再大的成就,也没有归属感,而如果有族谱传承,就会将个体生命融入家族之中,赋予人生新意义。
2、传承正能量,激励后人。一个家族的祖先逝世后,只剩下文化价值,其人生经验、人生历程,会对后人有一定启发。有了族谱,人死后,其故事仍可流传于世,影响后世,可以为后辈所传。后人可以从中学会尊重与敬畏生命,珍重亲情,提高自己的责任感。
鉴于以上两点,要求族谱必须客观真实,不能乱来。
三、修谱必须尊重客观事实,不能乱来
依据现存邵阳陈氏族谱,1993年以前,邵阳陈氏曾经在咸丰十一年(1861年,距今162年了)续修了一次,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距今116年了)四修。如果算上最近这一次,在过去160多年里,一共有四次修谱。
邵阳陈氏1993年修的谱错漏百出,饱受诟病,其中为了与新化鹅塘陈氏班辈保持一致,强行将邵阳老谱中的班辈三十三代接“惟”改为三十五代接“惟”,造成班辈混乱,更被广大有识宗亲不容,所以这一次修谱本应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给予纠正,关键的问题却是——依据最近流出来的一张新谱照片,邵陵陈氏这一次修谱又在重复以前的老路,即抛弃老谱中的惟字辈是三十三辈,将惟字辈改为三十五辈!
新谱的部分,明显“善”是四十二世,那“惟”就是三十五世
针对修谱,我曾多次旗帜鲜明的声明:我们赞成修谱,但必须有一个基本前提,即要尊重历史事实,不能强行合谱,乱写班辈!
如果强行合谱,就会乱了班辈,就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除了一个家庭延续下来,中间缺两代人,还有就是很多家庭的爷爷会变成孙子,孙子也可能变成爷爷。
强行合谱搞乱班辈代数,如果不是无知,那肯定就是愚蠢无耻,更是祸害家族。
譬如以我为例 :是“远”字辈没错,但按照邵阳老谱,我是百万公三十七世孙!但按它们现今的新谱,我则变成了百万公三十九世孙啦。不仅仅是我个人,我的子孙后代,邵阳这边的人及子孙后代都要跟着降两辈,真是岂有此理?
下面有近二百年的古董为证——
大清咸丰十一年,即公元1861年,距今162年
光绪丁未就是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距今116年了
光绪三十三年谱,三十五世嗣孙太学生耀楚能儒氏谨识
就是你们那边能够拿出比这更为古老的物证,我们邵阳这边也决不会认怂,因为我们的祖宗不是傻瓜,我们的祖先中也有不少读书人!
光绪三十三年谱,还是三十五世嗣孙太学生耀楚能儒氏谨识。
啰啰嗦嗦谈了三点,特别是第三点,我再次期盼修谱负责人能慎重考虑——邵阳这边放在一起修,但要单列修,要尊重历史,尊重历史就是尊重我们的祖先!
这世上,无知的人有,愚蠢的人有,无耻的人更有。但无知又愚蠢无耻的人不多,它们应该是精英中的精英吧,它们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不然它们怎么油盐不进,明明人家告诉了其错误,可它们为什么就是不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