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为何能打败占优势的朱允炆(朱棣被他数次打败险些丧命)
朱棣为何能打败占优势的朱允炆(朱棣被他数次打败险些丧命)就这样曾经横行无忌、百战百胜的朱棣竟然在一介书生面前栽了跟头,但他绝对没想到,他还会在他的身上栽一个大跟头。建文帝得知铁铉守城有功后,加封他为兵部尚书,赞理大将军军事,与盛庸一起率领大军北上。12月明军与朱棣的燕军在东昌大战,结果燕军大败,死伤万余人,而且朱棣麾下第一猛将张玉战死,此战之后朱棣再也不敢取道山东一带。此后朱棣见无法占领山东,便采取冒险行为,径直南下,渡过淮河,结果明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1402年6月南京最终陷落。此时铁铉率兵屯在淮河流域,闻听京城失陷,军队溃散,铁铉也被逮捕。当这个让朱棣恨之入骨的书生被带到南京后,朱棣决定亲自审问、处理。在朝堂之上,铁铉背身而立,正言不屈,朱棣想让他回过身来看看,终不可得(令一顾不可得)。朱棣见他不屈服,便下令将铁铉的耳鼻割下,铁铉虽然是一介书生,但不愧是铮铮铁骨的汉子,依然不屈服于朱棣,“竟不肯顾”。朱棣恼羞成怒,命人将铁铉的被割下的耳朵、
众所周知,明成祖朱棣是一个超级军事家,他在靖难之役中屡屡以少胜多,又曾五征漠北,大败蒙古,名震天下。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军事牛人在靖难之役中被一个书生多次打败,甚至还险些丧了命,明史说他“屡挫燕众”,甚至判定朱允炆若能早点起用他,则“天下事固未可知”。他死后因为其保护人民不受战乱之苦被当地人民更视其为乡土神或城隍爷,这就是明代书生铁铉。.
铁铉出生于1366年,邓(今河南邓州)人,是元代色目人的后裔。洪武年间,铁铉在国子监读书,因熟通经史,成绩卓著,而被朱元璋直接授予礼科给事中之职。此后他又调任都督府断事,在审理一件悬案时,很快就做出了公正的判决,因此朱元璋非常高兴,赐予他 “鼎石”的表字,希望他成为大明的鼎石。1398年建文帝即位后,铁铉升任山东参政。从其经历来看,铁铉不过是一个书生罢了,如果没有靖难之役,他可能会堙没于官员之中,默默而无名,可是历史的风云际会让其名留青史。
朱棣
险些被砸成肉饼的朱棣非常愤怒,下令全军攻城,并调用大炮,按理说济南城防并不坚固用大炮轰炸,城池肯定不保。正当朱棣准备好大炮和弹药准备炮轰济南城时,城头上出现的一幕让他目瞪口呆,他立刻下令不许开炮,因为他看到城头上铁铉将朱元璋的神牌高悬于城上。朱棣自诩为太祖的孝子,自然不敢下令攻击父亲的牌位。朱棣这种既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心里也被铁铉充分利用,弄出了这么一幕滑稽戏。城下的朱棣大炮齐备,兵马强壮,只要命令开始攻击,济南唾手可得,可他暴跳如雷,有怒难发,就是不敢开炮。城上的铁铉得意洋洋,敲打着那些昨天可能还是山中林木的所谓神牌,以挑衅的眼光看着下面的朱棣,就差喊出“向我开炮”这样的豪言壮语,那意思似乎是说:有种你就开炮啊!朱棣没种开炮,只好收兵回营。
就这样曾经横行无忌、百战百胜的朱棣竟然在一介书生面前栽了跟头,但他绝对没想到,他还会在他的身上栽一个大跟头。建文帝得知铁铉守城有功后,加封他为兵部尚书,赞理大将军军事,与盛庸一起率领大军北上。12月明军与朱棣的燕军在东昌大战,结果燕军大败,死伤万余人,而且朱棣麾下第一猛将张玉战死,此战之后朱棣再也不敢取道山东一带。此后朱棣见无法占领山东,便采取冒险行为,径直南下,渡过淮河,结果明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1402年6月南京最终陷落。此时铁铉率兵屯在淮河流域,闻听京城失陷,军队溃散,铁铉也被逮捕。当这个让朱棣恨之入骨的书生被带到南京后,朱棣决定亲自审问、处理。在朝堂之上,铁铉背身而立,正言不屈,朱棣想让他回过身来看看,终不可得(令一顾不可得)。朱棣见他不屈服,便下令将铁铉的耳鼻割下,铁铉虽然是一介书生,但不愧是铮铮铁骨的汉子,依然不屈服于朱棣,“竟不肯顾”。
朱棣恼羞成怒,命人将铁铉的被割下的耳朵、鼻子塞到铁铉的嘴里,让他吃掉,还问他:“甘否?(好吃吗?)”铁铉厉声回答道:“忠臣孝子肉有何不甘!”朱棣无言可对,下令将铁铉凌迟处死。铁铉骂声不绝,“至死,犹喃喃骂不绝”。朱棣非常恼火,觉得铁铉活着不能让他屈服于自己,死了一定让他屈服。于是他吩咐左右的太监架起大油锅,将铁铉的尸体投入其中,顷刻间大殿上顿时充满了焦煳之气。朱棣让人“导其尸使朝上,转展向外,(但)终不可得”。于是朱棣命太监用铁棒加持着铁铉的尸骨朝向自己,朱棣大声笑道:“尔今亦朝我耶!”话音未落,油锅里砰的一声一声,“油沸蹙溅起丈余,诸内侍手糜烂弃棒走,尸仍反背如故”。此时连杀人如麻的朱棣也十分惊骇,于是命人将铁铉的尸骨安葬。
铁铉死时37岁,此后他80多岁的父母被发配海南,长子铁福安被发配到河池,妻子杨氏和两个女儿被配入教坊司(官方妓院)。不久杨氏病死,但铁铉的两个女儿始终没有受到侮辱。之后铁铉曾经的同事把这件事情报告给了朱棣,朱棣说道:“渠竟不屈耶?”于是赦免了她们,许配给了读书人家。一代忠臣铁铉虽然惨死,但后世的人们并没有忘记他。如今在山东各地,仍然有许多明清时期修建的“铁公”祠庙,济南一带更将其视为守护乡土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