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在家如何训练孩子独立上下楼梯(让孩子摆脱依赖)

在家如何训练孩子独立上下楼梯(让孩子摆脱依赖)训练时,老师以手势要求坐在椅子上的小宏起身,接着引导他在训练阶梯上前进;到达终点时,要求他拿起篮子里的球,转身往回走;当他走回起点时,将球交给老师,就可以坐下,并可得到一个玩具以作奖励。三分钟后重复相同的训练,反复五次即结束当次的训练。当小宏在步行板的训练到达某一目标后,即带他到实际的楼梯进行训练,直到最后都能确实完成目标为止。各阶段的训练目标如下:训练场所为铺有大型塑料软垫的知动教室。每次训练前,老师先依照进度,将步行板拼组成训练阶梯,然后在起点位置放一张椅子,终点放一个目标塑料篮,内装一颗塑料球。1.缺乏正确的技能,比如没有专心看着阶梯、没有用两手扶栏杆前进、没有将重心往前等。2. 训练场地布置及训练方式为避免影响正常作息时间,训练计划以早自修或下课时间进行。训练时,以一端裁成斜边的梯形木板作为步行板,尺寸分为低(二点五公分)、中(五公分)、高(十公分)三种高度,以及窄、中、宽三种宽距

开学第一天,老师发现小宏的小腿多出几处瘀伤,与家长联系后才知道,是因搬家造成的。

原本旧家位在大楼内,小宏平常都是搭电梯上、下楼,新家是两层楼透天厝,必须经由楼梯上、下楼,这对原本走路不稳,又鲜少爬楼梯的小宏来说,无疑是项严峻的考验。每当上楼梯时,小宏总会伸手要求大人搀扶,不然就会踌躇不前,即使用手扶栏杆,步履也相当缓慢,一不留神还可能踩空跌倒;下楼梯情况比上楼梯更严重,非得让大人全程搀扶,否则就会蹲在楼梯顶嚎啕大哭,不肯下楼。小宏的妈妈感到非常困扰,希望老师能够协助训练小宏独力上、下楼。

在家如何训练孩子独立上下楼梯(让孩子摆脱依赖)(1)

1. 实地观察与分析问题

综合小宏妈妈提供的信息,以及实地观察的结果,我们认为,小宏不敢上、下楼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缺乏正确的技能,比如没有专心看着阶梯、没有用两手扶栏杆前进、没有将重心往前等。

2. 训练场地布置及训练方式

为避免影响正常作息时间,训练计划以早自修或下课时间进行。训练时,以一端裁成斜边的梯形木板作为步行板,尺寸分为低(二点五公分)、中(五公分)、高(十公分)三种高度,以及窄、中、宽三种宽距。由于上下楼梯训练着重于高度上的变化,因此将步行板的宽距固定,仅在高度上做不同升降幅度的组合。

在家如何训练孩子独立上下楼梯(让孩子摆脱依赖)(2)

训练场所为铺有大型塑料软垫的知动教室。每次训练前,老师先依照进度,将步行板拼组成训练阶梯,然后在起点位置放一张椅子,终点放一个目标塑料篮,内装一颗塑料球。

训练时,老师以手势要求坐在椅子上的小宏起身,接着引导他在训练阶梯上前进;到达终点时,要求他拿起篮子里的球,转身往回走;当他走回起点时,将球交给老师,就可以坐下,并可得到一个玩具以作奖励。三分钟后重复相同的训练,反复五次即结束当次的训练。当小宏在步行板的训练到达某一目标后,即带他到实际的楼梯进行训练,直到最后都能确实完成目标为止。各阶段的训练目标如下:

阶段一 相同落差幅度阶梯训练

1.可以独力上、下十个低幅度升降的阶梯。

2.可以独力上、下十个中幅度升降的阶梯。

3.可以独力上、下十个高幅度升降的阶梯。

阶段二 不同落差幅度阶梯训练

1.可以独力上、下十个由低、中幅度升降组成的阶梯。

2.可以独力上、下十个由中、高幅度升降组成的阶梯。

3.可以独力上、下十个由低、高幅度升降组成的阶梯。

阶段三 实际阶梯训练

1.可以扶着栏杆独力上、下楼梯。

2.可以不扶栏杆独力上、下楼梯。

在阶段一和阶段二,老师会根据小宏的反应及进步情形,适时微调步行板的高度。在阶段三,则依照小宏的状况给予肢体上适时的协助及引导,增强其独力上、下楼梯的意愿。在各阶段的训练过程中,老师全程跟在小宏身边,除了给予必要的引导及预防跌倒外,尽量不出手牵引。

在家如何训练孩子独立上下楼梯(让孩子摆脱依赖)(3)

3. 实施成效

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小宏已可扶着栏杆独力下楼,甚至可以不扶栏杆独自上楼。现在,小宏在家里都可以自己上、下楼,不会再伸手向父母求助,更不会蹲在楼梯顶嚎啕大哭。

本文转载自网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特教观察”(tejiaoguancha)

猜您喜欢: